1.形容“不知道怎么办”的诗句有哪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蝶恋花》晏殊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酬张少府》王维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将进酒》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其一》斜睛若不眄,当转复迟疑。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西汉罗敷《陌上桑》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先秦屈原的《离骚》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荀子·礼论》《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来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注释: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 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 离恨:一作“离别”。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碧树:绿树。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注释:⑴酬:以诗词酬答。 张少府:当指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 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遭李林甫排挤罢相。 少府,唐人称县尉为少府。从“君问穷通理”句看,张少府亦是诗人同道之人。 ⑵晚年:年老之时。唐包佶《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诗:“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风尘。” 唯:亦写作“惟”,只。好(hào):爱好。 ⑶自顾:自念;自视。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李善注:“郑玄《毛诗笺》曰:‘顾,念也。’”长策:犹良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靡毙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2.形容"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成语或者诗句有哪些欲言又止,言不尽意,举棋不定,迟疑不决,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1.欲言又止 【拼音】:yù yán yòu zhǐ 【简拼】:yyyz 【解释】: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事在两难,欲言而止。" 【示例】:语甚凄楚,惊问之,~者再。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近义词】:首鼠两端、举棋不定、迟疑不决 【反义词】:快人快语、心直口快、一针见血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2.言不尽意 【拼音】:yán bù jìn yì 【简拼】:ybjy 【解释】: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出处】:《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示例】:病中作词一阙,调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 【近义词】:言外之意、词不尽意、意味深长 【反义词】:言之无物、言讷词直、空洞无物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信末尾 3.举棋不定 【拼音】:jǔ qí bù dìng 【简拼】:jqbd 【解释】: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藕。" 【示例】:对于"逃匿"震南村中,拒不从命的小小的胡杏,他们却是~。 欧阳山《苦斗》七十八 【近义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反义词】:斩钉截铁、当机立断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犹豫不决 4.迟疑不决 【拼音】:chí yí bù jué 【简拼】:cybj 【解释】: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示例】:我做了她的俘虏,她反而有点~了。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近义词】:犹豫不决 【反义词】:当机立断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犹豫不定 5.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拼音】:shū bù jìn yán,yán bù jìn yì 【简拼】:sbjyybjy 【解释】: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 【出处】:《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示例】: 3.形容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的诗句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晏殊 2.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酬张少府》王维 3. 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李白 4.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其一》 5. 斜睛若不眄,当转复迟疑。 6.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西汉罗敷《陌上桑》 7.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先秦屈原的《离骚》 8.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荀子·礼论》 1.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来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注释: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离恨:一作“离别”。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⑹凋:衰落。碧树:绿树。 2.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注释: 3. ⑴酬:以诗词酬答。张少府:当指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遭李林甫排挤罢相。少府,唐人称县尉为少府。从“君问穷通理”句看,张少府亦是诗人同道之人。⑵晚年:年老之时。唐包佶《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诗:“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风尘。”唯:亦写作“惟”,只。好(hào):爱好。⑶自顾:自念;自视。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李善注:“郑玄《毛诗笺》曰:‘顾,念也。’”长策:犹良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靡毙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4.形容,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成语,或者诗句语字典没语接近: 欲言止 拼音: yù yán yòu zhǐ 简拼: yyyz 解释: 想说停止说形容难言苦衷 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语甚凄楚惊问欲言止者再 言尽意 拼音: yán bù jìn yì 简拼: ybjy 解释: 指说能表达思想全部内容 处: 《周易·系辞》:书尽言言尽意 写同学朋友类的作文时,应尽量避开那些班中的“高官名人”。因为这些人“受人瞩目”,并且已经个性尽消。相反,那些所谓的“皮大王”、“假小子”和“小胖墩”却个个活灵活现,满身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