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写作字的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 2.形容诗句的词语知道是形容哪一类的好?举几个例子吧:文采斐然、入木三分(一般形容批判现实的好诗)、雄奇飘逸(一般形容想象奇特的诗词,多用于豪放派)、平白如话(指易被理解)、婉约细腻(婉约派)所以形容词还得看诗词的内容和风格来定.“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的清新飘逸洒脱,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如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1、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2、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秋浦歌》)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代表作.“大江东去”二句,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人物一笔收尽,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而“乱石穿空”数句,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3、沉郁:如果说豪放是火山爆发,沉郁就是海底潜流.当诗人飘逸飞动、奔放不羁时,就形成豪放;当诗人沉思默处、忧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李白豪放,其体轻,其气清,故袅袅上升,飞入云霄,若野鹤闲云,随处飘逸;杜甫沉郁,其体重,故沉沉下坠,潜入心海,感情激荡,回旋纡曲.何为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4、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端.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再如辛弃疾的词.5、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 3.形容写作字的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4.形容艺术家的诗句有哪些1.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行》唐代 白居易2.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琴歌》唐代 李颀3.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船夜援琴》唐代 白居易4.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伯牙绝弦》佚名5.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竹里馆》唐代 王维1.琵琶行 / 琵琶引唐代:白居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暂歇 一作: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银篦 一作:云篦)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 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 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 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 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5.形容灵感的诗句有哪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文章》陆游 偶尔心明,自然灵感。宝珠出入骊龙颔。真常常应显昭彰,性通通达无昏暗。——《踏云行·偶尔心明》马钰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绝句》夏元鼎 《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鉴赏: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 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鉴赏: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文章》陆游 原文: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译文: 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 纯白没有瑕疵,并不需要人力去刻意追求。 你看古代的彝器(青铜祭器),精巧、笨拙都不能改变。 汉代离先秦最近了,但文章的深厚、浅薄已有了很大的差异。 胡人的音乐是怎样的?就是一些管弦与丝竹。 后夔(传说是舜的乐官)不再写音乐了,千年以来,谁又能跟他相比拟呢? 鉴赏: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在提出问题以后,举了正反两方面的例证,最后发出不能复见后夔的感概。其实作者所说的“天成”,并不就是大自然的恩赐,而是基于长期积累起来的感性印象和深入的思考,由于偶然出发而捕捉到灵感。只要能做到“纯粹无瑕疵”和“巧拙两无施”,便是好文章。清人刘熙载说:“西江名家好处,在锻炼而归于自然。放翁本学西江者,其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平昔锻炼之功,可于言外想见。” 6.形容古诗词的词语、例如:婉约、豪放等等、越多越好豪放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豪放派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婉约派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婉约派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7.形容手法精湛或者技艺高超的诗句有哪些形容文笔、书法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李白《江上吟》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形容民间技艺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赵孟《赠放烟火者》 妙手都无斧凿瘢。——辛弃疾《浣溪沙》 别有梓人传,精艺夺天工。便使玉人雕琢,妙手略相同。——张雨《水调歌头·赠都料邵子和还嘉禾》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 工师颐指挥,意气何轩腾!披图觇宏规,技巧诚足称。——清·林朝崧 绘画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秦观《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山空云断得流水,咫尺万里开江湖。——文徵明《题高房山横轴》 8.描写书法的诗句1,郑板桥 《题竹兰诗》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 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2,黄庭坚 世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3,杜甫《饮中八仙歌》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4,李欣《醉后赠张九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两三声。 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 5,李焕《赠零陵僧》 张颠没后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文字大如斗。 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 忽如斐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 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 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帖。 6,李白《赠怀素草书歌》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行。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魔雷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7,韩偓《题怀素草书屏风》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尤有墨迹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照,字字恐成龙。 8,王梦楼《快雪堂跋》 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 问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严书。 9,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 狂僧挥瀚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渐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 鱼笺绢素岂不贵,只嫌局促儿童戏。 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少豁胸襟气。 长幼集,贤豪至,枕糟藉麴犹半醉。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纸纵横千万字。 10,傅山《论书》 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 平原气在胸,毛颖足吞虏。 9.形容人的诗句、词句一 楼的错了别人是问的男生思念女生的诗句 不是描写女子美貌的诗句。 当然最能体现 思念之情的 就是《关雎》《蒹葭》这两首诗经了。当然在《关雎》这首诗经里面最突出的一句就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大楷意思是 美丽贤惠的女子,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翻来覆去都难以入眠。 当然《蒹葭》这首诗经从头至尾都是写的男子思念女子了 一会在河水边,当男子走上前去。却又在水中央。然后又扒开芦苇,却发现女子又在水中滩。逆流而上,道路崎岖去找她 却看见女子就在河水边。.等等出现一次次得幻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大楷我就记得这一句了。后面的跟第一句都差不多。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