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书谱宋词

1.王羲之《十七帖》和孙过庭《书谱》,哪个好,哪个更出色

为唐孙过庭述历代书法和论书法变迁的专著。

据闻原有三卷,但传世仅有上卷。纸本,草书。

纵二十七点二且米,横八百九十八点二四厘米。三百五十一行,三千五百余字。

衍文七十余字;〖汉末伯英〗下朗一百六十六字,〖心不厌精〗下阙三十字。此帖结体遭美,草法周祥,论书精辟,为有唐书坛巨制,后世奉为圭臬。

宋米芾云:〖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孙承泽云:〖天真潇洒,掉臂独行,为有唐第一妙腕。

〗铃有〖宣和〗、〖政和〗、〖北海孙氏珍藏书画印〗、〖梁清标印〗、〖安岐之印〗、〖乾隆〗、〖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帖前宋徽宗泥金书签〖唐孙过庭书谱序〗七字。

曾经宋王巩、王铣、宣和内府、元焦达卿、明严嵩、韩世能、清孙承泽、梁情标、安岐、清内府等收藏。后归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

俗称〖真迹本书谱〗。刻本历来有〖薛刻本〗和〖安刻本〗。

另有〖太清楼本〗、〖嘉靖本〗、〖停云馆本〗、〖王烟堂本〗、〖钱氏多刻本〗等。《宣和书谱》、《书史》、《清河书画舫》等著录。

过庭《书谱》草书,当为规矩作草之范本。虽然亦以萦绕为主,但绝不故意造作,简约原则仍然未泯。

尤其两字连绵者不多,偶一为之,益增流美。使转有连有断,极有节奏展次。

用笔以圆笔宛转为主,间有方笔亦多情致。特别后半更见飘逸,顺文直下,一泻而成,字随笔转,笔以情动,可谓从心所欲矣。

学草书者,从《书谱》既可增益书学理论修养,又可窥得草法使转,望能于此多驻时日,加意摩娑为好。

2.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简介

【作者小传】: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

宋·张炎《词源》卷下:“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词综》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3.中国古代十大诗词作家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1.李白——中国人最为熟知的伟大诗人入选理由:人尽皆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一泻千里,寄兴无端的盛唐气象,是文学史上不可复制与模仿的神话。

生平:( 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 , “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品: 《望庐山瀑布》,《临终歌》,《江上吟》,《蜀道难》 2.苏轼——始开词境的千古文豪入选理由:以诗为词的第一人,提高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诗词文章书画皆绝。

生平:(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3.杜甫——忧国忧民,一代诗史入选理由:其诗具有极高史学价值,亦有极高艺术价值。

生平:(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4.白居易——天长地久有时尽,诗名绵绵无绝期入选理由:新乐府运动倡导人,其注重写实的是个理论具有重要地位。

生平:(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5.辛弃疾——金戈铁马,一怀国恨入选理由:以文为词,为宋词发展带来巨大改革,“辛派词人”在南宋词坛影响巨大。生平:(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6.李煜——春花秋月,后主遗恨入选理由:王国维先生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生平:著名的有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汉族,在位时间(961-975),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诗.被称为“千古词帝”。

7.纳兰性德——和泪泣血的真情人入选理由:爱情诗词包含真情,历来为人吟咏称颂。宋代之后,词史上的第一人。

生平: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大学士明珠长子。

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兰词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

8.李清照——羞煞须眉的巾帼词客入选理由:女性词人中的佼佼者,其作品传诵千古,为人民熟知与喜爱。生平:李清照(1084.2.5—1155.4.10)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创“易安体”,为宋词大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

9.刘永——才子词人,白衣卿相入选理由:首开慢词体制,以俚俗语言入词,对宋词改革创新贡献巨大。“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生平:(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10.李商隐—— 朦胧浓丽,恍若仙境入选理由:爱情诗为其一绝,千百年来被传诵不休,后世“西昆体”等皆以李商隐为宗。生平:晚唐著名诗人。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以上不过我一家之言,主要考虑他们的知名度与对诗词发展的贡献,所列举皆为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像三曹父子,建安七子等其实也可入选,但因为十个名额实在太少,难以取舍。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4.婉约派,花间派,著名诗词

李白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长相思(汴水流)

刘禹锡

忆江南(和乐天春词)

皇甫松

梦江南(兰烬落)

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更漏子(玉炉香)

梦江南(梳洗罢)

韦庄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思帝乡(春日游)

牛希济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鹿虔扆

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

冯延巳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云)

谒金门(风乍起)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李璟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煜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捣练子令(深院静)

清平乐(别来春半)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乌夜啼(无方独上西楼)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钱惟演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林逋

长相思(吴山青)

范仲淹

苏幕遮(碧云天)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定风波(自春来)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倾杯(鹜落霜洲)

张先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竟)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祁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

欧阳修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踏莎行(候馆梅残)生查子(去年元夜时)南歌子(凤髻金泥带)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魏夫人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生查子(金鞭美少年)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幕)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王观

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苏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洞仙歌(冰肌玉骨

永遇乐(明月如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李之仪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黄庭坚

清平乐(春归何处)

秦观

八六子(倚危亭)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

更多参见:《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词》

《无可奈何花落去:二晏词》《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词》

《长恨此身非我有:豪放词》 《玉楼明月长相忆:婉约词》

《谁道人间秋已尽:人间词·人间词话》《梦里不知身是客:南唐词》

《忆昔花间初识面:花间词》《一片幽情冷处浓:纳兰词》

《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词》《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

5.有关茶具的诗词有哪些

1、《汉宫春·行李溪头》宋·辛弃疾

行李溪头,有钓车茶具,曲几团蒲。

儿童认得,前度过者篮舆。

时时照影,甚此身、遍满江湖。

怅野老,行歌不住,定堪与语难呼。

一自东篱摇落,问渊明岁晚,心赏何如。

梅花正自不恶,曾有诗无。

知翁止酒,待重教、莲社人沽。

空怅望,风流已矣,江山特地愁予。

2、《西河·天似洗》宋·黄升

天似洗。残秋未有寒意。

何人短笛弄西风,数声壮伟。

倚栏感慨展双眸,离离烟树如荠。

少年事,成梦里。客愁付与流水。

笔床荼具老空山,未妨肆志。

世间富贵要时贤,深居宜有馀味。

大江东去日西坠。想悠悠千古兴废。

此地阅人多矣。且挥弦寄兴、氛埃之外。

目送蜚鸿归天际。

3、《褚家林亭》 唐·皮日休

广亭遥对旧娃宫,竹岛萝溪委曲通。

茂苑楼台低槛外,太湖鱼鸟彻池中。

萧疏桂影移茶具,狼藉苹花上钓筒。

争得共君来此住,便披鹤氅对清风。

4、《满江红·秋水涓涓》宋·周密

秋水涓涓,情渺渺、美人何许。

还记得、东堂松桂,对床风雨。

流水桃花西塞隐,茂林修竹山阴路。

二十年、历历旧经行,空怀古。

评砚品,临书谱。笺画史,修茶具。

喜一愚天禀,一闲天赋,

百战征求千里马,十年饾饤三都赋。

问何如、石鼎约弥明,同联句。

5、《过千顷寺访谷隐老》宋·胡仲参

别久交情淡,重来似旧时。

人生云聚散,世事月盈亏。

茶具权行酒,禅床借看诗。

漫天多雪意,预约探梅期。

6.有个评价张旭草书的诗词叫什么酒后什么颠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7.形容洛神的诗词有哪些

1、《洛神》

年代: 唐 作者: 唐彦谦

人世仙家本自殊,何须相见向中途。

惊鸿瞥过游龙去,漫恼陈王一事无。

2、《观洛神图慨然有作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张嵲

天边崧少远微茫,犹想霓旌驻水旁。

逸态瑰姿何处在,尚应遗恨寄君王。

3、《孙过庭摹洛神赋赞》

年代: 宋 作者: 岳珂

大令好书洛神赋,后人犹袭邯郸步。

夫君草圣洞千古,笔下纵横敏风雨。

凌波杳杳去无所,半幅尚能追媚妩。

几年唐印阅振武,谁其别之视书谱。

4、《洛神怨》

年代: 唐 作者: 刘沧

子建东归恨思长,飘飖神女步池塘。

云鬟高动水宫影,珠翠乍摇沙露光。

心寄碧沉空婉恋,梦残春色自悠扬。

停车绮陌傍杨柳,片月青楼落未央。

5、《题洛神赋图诗》

年代: 宋 作者: 王铚

曹公文武俱绝伦,传与陈王赋洛神。

高情寓托八荒外,曾是亲逢绝世人。

五官郎将莫轻怒,椒房自是袁家妇。

闻道生时覆玉衣,便是于今腰束素。

惊鸿翻然不重顾,射鹿深冤更凄楚。

不将降虏赐周公,先识祸机杨德祖。

此意明明可自知,岂有神人来洛甫。

空用平生八斗才,七步那能说微步。

楚离日月常争光,湘夫人后夸高唐。

丹青画写鬼神趣,笔端调出返魂香。

妙画主文尽天艺,神理人心两无异。

此情万古恨茫茫,且为陈王说余意。

8.关于“书法人生”的诗词有哪些

1、宋·傅山《论书》

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胸,毛颖足吞虏。

2、宋·黄庭坚《题杨凝式书》

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3、清·王文治《论书绝句》

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书禅未易论。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渠是过来人。

4、清·李欣《醉后赠张九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两三声。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

5、唐·李白《赠怀素草书歌》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行。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恍恍如闻魔雷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古人为何爱用书法做诗?

一方面古人的书法写得都不很不错,对书法有着热爱之情;另一方面以书法入诗,可以充分表达作者豪迈的心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