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坚定目标奋勇向前的诗句

1.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目标明确的古诗词

1、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2、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林肯

3、信念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佚名

4、信心虽然不是钢铁,却能铸造出一条坚实的人生之路。——佚名

5、使人站起来的不是双脚,而是理想、智慧、意志和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56532创造力。——佚名

6、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温塞特

7、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

8、理想是世界的主宰。——霍桑

9、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10、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郑秀芳

11、如果把人生比之为杠杆,信念刚好像是它的“支点”,具备这个恰当的支点,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薄一波

12、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苏霍姆林斯基

13、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

14、信念是人生的火把。——佚名

15、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佚名

16、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17、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尔

2.有什么诗句表达目标已经确定,努力前进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长歌行》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骐骥一越,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3.形容目标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等等,李白的很有代表性。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醉卧美人膝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4.

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步出厦门行》2.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 3.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中国谚语 4.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 5.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6.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7. 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 ----------奥维德8.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9.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但丁10. 信念是有益的,但它不具有真理性。 -----------阿米尔11. 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一样 --------- 池田大作12.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1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14.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曹雪芹《红楼梦》15.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已亥杂记》16.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17.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石玉昆《三侠五义》步出夏门行 (五章) 曹操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心意怀?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步出夏门行》的第一首《观沧海》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辣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的第二首《冬十月》篇: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昆鸟〕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钱□(博改金旁)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的第三首《土不同》篇:乡土不同,河朔隆冬。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艹丰〕〔艹赖〕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首《龟虽寿》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三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 应该是写在天宝三年(公元774年)李白被权贵排挤离开长安的时候。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

而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一片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才学识见如李白,曾经在宫廷中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却因为小人进馋而“赐金放还”从此险山恶水,天各一方。

未来的生活中,闲来垂钓,宛如昔日垂钓而受周文王之聘,助文王打下江山的姜尚(姜太公),而历史上又有的这样一个典故:伊尹在受汤之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起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又有了对未来的新的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前路多艰,虽然未来还会有机会,但是万般的艰难险阻、矛盾,都闪现在诗人的脑海中。最后,出于诗人本身积极入世的愿望和毅力、决心,他吟出了这样的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共十四句八十二字,在七言歌行中属短篇。但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它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写了《咏老赠梦得》一首给刘禹锡(字梦得):“与君俱老矣,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於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诗,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第一部分分头两句:“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意思是说:人谁不顾虑,不怕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你呢?下四句:“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意思是说:身体消瘦衣带常常紧缩,头发稀疏帽子便自动偏斜,为了爱惜眼睛而废弃书籍不读了,经常请医生调理、治疗,是为了延年益寿。这一部分是承接白居易原诗而来的,表示了对白居易的“咏老”思想情怀的回应,说明在对“老”的看法尚颇有同感。

读来极为亲切。 后。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