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同乡的诗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①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②。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③。(注:①少府:唐时县尉;蜀州:指今四川省崇川市。 ②辅:护持,夹辅。③无为:不要。)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川”一作“蜀州”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 这里化用其意。: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题一作《渭城曲》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朝雨:早晨的雨.浥:湿润.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易水送别》(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2.有哪些描写“同乡”的诗句描写“同乡”的诗句1.《赠李李堂》年代: 宋 作者: 石介颛顼宅帝丘,放勋葬成阳。 有虞渔雷泽,三帝声汪洋。圣人遗风烈,生民多材良。 吾宋八十年,贤杰近相望。黄州号辞伯,两朝志文章。 尚书实大臣,朝延畏雄刚。堂堂高夫子,立言肩荀扬。 凛凛李丞相,功来业萧张。三人名未泯。 相国方胜骧。又生不世才,李常与李堂。 二子皆绝群,凤凰摩苍苍。一举一万里,志气不可量。 新文各百首,寒金敲琳琅。古音抱淳澹,云和与空桑。 豪气迈俦匹,骠褭与飞黄。千里希一贤,四公乃同乡。 二子复颖耀,士风实深长。遥知濮水上,千载流声光。 2.《王通直挽章》年代: 宋 作者: 吕祖谦近来南国家,半是北人坟。异县谁怜我,同乡又失君。 深居传雅尚,坚坐挹清芬。日落长安第,三槐拂暮云。 3.《寄毛素轩宣慰》年代: 宋 作者: 黄庚旌麾曾驻鉴湖边,别去匆匆又两年。清夜梦分千里月,同乡人名一方天。 素知心事有鸥在,欲寄音书无雁传。见说使星临浙右,明朝便买渡江船。 4.《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年代: 宋 作者: 方回公论乾坤万古留,秋崖秋壑两般秋。尚思下惠甘三黜,肯向新都羡五侯。 籍甚故家佳玉树,彼哉亡国阽金瓯。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 5.《次韵许大初见赠二首》年代: 宋 作者: 方回相逢未觉道途难,把酒论诗数夕间。磊落胸襟开古谊,从容色笑借和颜。 长年役役鱼千里,末俗悠悠虎九关。赖是同乡复同味,一寒如此遽春还。 6.《沁园春·道曰五行》年代: 元 作者: 李道纯道曰五行,释曰五服,儒曰五常。矧仁义礼智,信为根本,金木水火,土在中央。 白虎青龙,玄龟朱雀,皆自句陈主张。天数五,人精神魂魄,意属中黄。 乾坤二五全彰。会三五、归元妙莫量。 火三南方,东三成五,北玄真一,西四同乡。五土中宫,合为三五,三五混融阴返阳。 通玄士,把铅银砂汞,炼作金刚。7.《江城子·积雨陂塘五月秋》年代: 元 作者: 舒*积雨陂塘五月秋。 送还留。且停舟。 听我骊驹,歌彻上庐州。无柰绿窗眉锁恨,情脉脉,思悠悠。 同乡翻作异乡愁。善谋猷。 尽优游。不见闾阎,谈笑觅封侯。 勋业此时都莫问。书有便,寄来不。 8.《满庭芳 赠醴泉吴郎中》年代: 元 作者: 马钰黄金满屋,白玉盈房。儿孙罗列成行。 饶你般般遂意,难免无常。要脱轮回生灭,除非是、云水溪傍。 常清净,也不须礼念,只*心香。仿效风仙了道,继史公归逝,豁豁洋洋。 两个神仙,尽是与你同乡。即非远年传说,是迩来、亲见嘉祥。 但放下,便管教云步蓬庄。9.《杂曲歌辞·长干曲四首》年代: 唐 作者: 崔颢君家定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10.《长干行》年代: 唐 作者: 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3.有哪些描写“同乡”的诗句描写“同乡”的诗句 1.《赠李李堂》 年代: 宋 作者: 石介 颛顼宅帝丘,放勋葬成阳。 有虞渔雷泽,三帝声汪洋。 圣人遗风烈,生民多材良。 吾宋八十年,贤杰近相望。 黄州号辞伯,两朝志文章。 尚书实大臣,朝延畏雄刚。 堂堂高夫子,立言肩荀扬。 凛凛李丞相,功来业萧张。 三人名未泯。相国方胜骧。 又生不世才,李常与李堂。 二子皆绝群,凤凰摩苍苍。 一举一万里,志气不可量。 新文各百首,寒金敲琳琅。 古音抱淳澹,云和与空桑。 豪气迈俦匹,骠褭与飞黄。 千里希一贤,四公乃同乡。 二子复颖耀,士风实深长。 遥知濮水上,千载流声光。 2.《王通直挽章》 年代: 宋 作者: 吕祖谦 近来南国家,半是北人坟。 异县谁怜我,同乡又失君。 深居传雅尚,坚坐挹清芬。 日落长安第,三槐拂暮云。 3.《寄毛素轩宣慰》 年代: 宋 作者: 黄庚 旌麾曾驻鉴湖边,别去匆匆又两年。 清夜梦分千里月,同乡人名一方天。 素知心事有鸥在,欲寄音书无雁传。 见说使星临浙右,明朝便买渡江船。 4.《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公论乾坤万古留,秋崖秋壑两般秋。 尚思下惠甘三黜,肯向新都羡五侯。 籍甚故家佳玉树,彼哉亡国阽金瓯。 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 5.《次韵许大初见赠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相逢未觉道途难,把酒论诗数夕间。 磊落胸襟开古谊,从容色笑借和颜。 长年役役鱼千里,末俗悠悠虎九关。 赖是同乡复同味,一寒如此遽春还。 6.《沁园春·道曰五行》 年代: 元 作者: 李道纯 道曰五行,释曰五服,儒曰五常。矧仁义礼智,信为根本,金木水火,土在中央。白虎青龙,玄龟朱雀,皆自句陈主张。天数五,人精神魂魄,意属中黄。乾坤二五全彰。会三五、归元妙莫量。火三南方,东三成五,北玄真一,西四同乡。五土中宫,合为三五,三五混融阴返阳。通玄士,把铅银砂汞,炼作金刚。 7.《江城子·积雨陂塘五月秋》 年代: 元 作者: 舒* 积雨陂塘五月秋。送还留。且停舟。听我骊驹,歌彻上庐州。无柰绿窗眉锁恨,情脉脉,思悠悠。同乡翻作异乡愁。善谋猷。尽优游。不见闾阎,谈笑觅封侯。勋业此时都莫问。书有便,寄来不。 8.《满庭芳 赠醴泉吴郎中》 年代: 元 作者: 马钰 黄金满屋,白玉盈房。儿孙罗列成行。饶你般般遂意,难免无常。要脱轮回生灭,除非是、云水溪傍。常清净,也不须礼念,只*心香。仿效风仙了道,继史公归逝,豁豁洋洋。两个神仙,尽是与你同乡。即非远年传说,是迩来、亲见嘉祥。但放下,便管教云步蓬庄。 9.《杂曲歌辞·长干曲四首》 年代: 唐 作者: 崔颢 君家定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10.《长干行》 年代: 唐 作者: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4.关于老乡聚会的诗词有哪些1、《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代: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译文:今天是清明节,和几个好友在园林中小聚。天气晴朗,春风和煦吹动着柳絮飞扬,清明乞新火后,人们的厨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饭的轻烟。杜若开出了很长,文章想起了两位贤人。什么时候能够命驾,在落花前饮着酒。 2、《客至》 唐代: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译文: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3、《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4、《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5、《赠卫八处士》 唐代: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译文: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与商星这两个星宿。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不觉得你我各巳鬓发苍苍。打听故友大半都已逝去了,听到你惊呼胸中热流回荡。 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便叫他们张罗家常酒筵。 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黄梁掺米饭喷喷香。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地喝了十杯。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5.形容“老乡”的诗句有哪些1。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5。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6。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7。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8。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9。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10。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2。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3。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 1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5。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三首》。 6.回忆同乡的诗词思念故乡的诗词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2、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两汉乐府.《悲歌》)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1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1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