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不在乎流言蜚语做自己的古诗句有哪些1、《桃花庵歌》 唐代: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贫贱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2、《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代: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3、《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以古文表达不要在意流言蜚语怎讲1、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三闾祠》 释义: 不要在意世上没有知己,没有哪个庸人是不妒忌有才之人的。 2、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一》 释义: 白日真黑夜假谁去分辨,从古到今的事无尽无休。 3、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出自宋代苏轼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释义: 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 4、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出自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释义: 庾信的文章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有了高超雄健的笔力,做文章时文思如潮、挥洒自如。当时( 唐朝 )的人讥笑庾信传下来的文章,以至于庾信都“害怕”他们了(主要是反话,讥讽讥笑他文章的人)。 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出自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释义: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3.用古文的一句话形容话不能乱说(人言可畏)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译文:“连 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自己说话欺骗自己的人,他们知道做人要做好事,要丢弃恶的事,但是他们心里这样出发想,现实却没有做到。 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是智慧。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加强大而不可战胜。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的人有志向。不丧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身虽死而“道”犹存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真实的话听起来不好听,听起来好听的话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不狡辩,狡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学问的人,知道学海无涯,因为处处虚心向别人请教。一知半解的人,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到处卖弄自己。 扩展资料: 一、人言可畏的释义: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二、1、人言可畏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于产曰:“人心之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释义: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人的心思像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 三、成语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四、1、近义词:众口铄金 人言藉藉 流言蜚语 人言籍籍 积销毁骨。 2、反义词 :口碑载道 有口皆碑。 参考资料:百度汉语-人言可畏 4.形容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成语:流言蜚语 【发 音】 liú yán fēi yǔ 【释 义】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或挑拨离间的话。 亦作:“流言飞语”、“流言飞文”各家辞书均认可,可以认为两词为同时存在的异形词。 【出 处】 《明史·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用 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九老,你不要以长安的~陷人。” 【近义词】 蜚短流长、风言风语 【反义词】金玉良言、药石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