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肤浅的诗句1、公子家 唐代:聂夷中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译文 公子家的花种满了整个花园,花开了,遮住了花园的路。一棵禾苗在花儿旁边生长出来。公子以为禾苗是恶草,便顺手将禾苗拔掉了。 2、公子行 魏晋: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蹋烂麦青春。 译文 富贵人家的公子们穿着锦缎做的比彩霞还要鲜艳的衣服,一大清早就骑着马去野外游春。他们尽兴玩耍,根本不管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纵马奔驰,踏烂了无数的麦苗。 3、公子行 唐代:顾况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冬冬鼓声发,暮游冬冬鼓声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译文 轻薄的公子哥儿面色白如美玉,京城路上春风缠绕着他的马足。 双脚踏着金蹬马鞍上绣着飞鹘,长衫白胜雪还把犀牛皮带紧束。 道两旁的槐树已放绿树阴初成,马鞭上节节镶缀珊瑚灿若流星。 喝得红头涨脸酒气冲天色狰狞,大街上推搡开治安官员往前行。 早晨出去游玩咚咚鼓声敲起来,晚上游玩回来咚咚鼓声才断绝。 进得门后他不肯自己走上厅堂,由美人搀扶着在月色中登台阶。 4、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宋代: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译文 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画工将我画在风筝上,那么我正好借着风力,乘风直上。 在半空中,风慢慢吹来,我觉得身体渐渐平稳了,只觉得要飘到月宫去了。此时正是雨后,夕阳西下之时,又有多少人身在平地,羡慕我登上了碧霄之中啊! 5、神鸡童谣 唐代:佚名 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 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 译文 生了儿子用不着让他去学习知识,因为当今社会学会斗鸡走马这些娱乐手段,比读书还有用。 你看那贾家的小伙子,年龄刚十三岁,家中的富贵奢华连许多世家大族都远远不如。 贾昌技艺高超,能够号令群鸡,预期其中的胜负,他指挥斗鸡时身着绣着花纹的白色丝质衣衫,后面还跟着装饰华丽的乘舆。 贾昌的父亲在长安千里之外的泰山下死去,贾昌奉旨扶柩回葬,沿途的县官们都有派差夫奉侍、引导、牵挽着灵车。 2.形容肤浅的句子这世界上真正有成就的往往不是第一流的聪明人,而是第二流聪明加第二流愚笨的那种人。太聪明,就把什么都看开了,不肯做傻事,花笨功夫了,也就没希望了。——佚名 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歌德 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人之抛弃机会,绝对多于机会抛弃人。 仅仅天赋的某些巨大优势并不能造就英雄,还要有运气相伴。——拉罗什夫科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佚名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苏轼 机会不但会造出小偷,也会造出伟人。——佚名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 良机只有一次,一但坐失,就再也得不到了。——勃朗宁 良辰难再,人生中大好的时刻,不要去作旧梦重圆的事。——佚名 乐观主义者从每一个灾难中看到机遇,而悲观主义都从每一个机遇中看到灾难。——佚名 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西蒙 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狄更斯 人们若是一心一意地做某一件事,总是会碰到偶然的机会的。——巴尔扎克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施耐庵 糟蹋了机会,怨不得别人,是你自己的事。——佚名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串机缘。事件和决定,这些机缘、事件和决定在它们实现的 如果良机不来,就亲手创造吧。——欺迈尔斯 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见机会到来,而且机会过来时,没有一伸手就抓住它。——罗曼·罗兰 3.形容人肤浅的成语【半吊子】: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半间不界】: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才尽词穷】:才;才学;尽、穷:完,没有了。才学用尽,没词了。形容学问肤浅。 【陈言肤词】:指陈旧而肤浅的言词。 【凡才浅识】:才能平庸,识见肤浅。 【肤末支离】:肤浅琐碎。 【肤受之言】: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管窥之说】:管窥:从管中看物。比喻见解局限、偏颇、肤浅。 【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箦:席子。汉中有个人将自家的竹席子当作竹笋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简忽所见】:简忽:怠慢疏忽;见:见解。指肤浅的见解。 【略知皮毛】: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末学后进】:学识肤浅的晚辈。 【末学陋识】:末学:学无根底;陋识:学识肤浅。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目睫之论】:比喻肤浅的见解。 【皮肤之见】:比喻肤浅的见识。 【皮里膜外】:膜:生物内部薄皮形的组织。形容肤浅浮泛未能触及实质。 【皮相之见】:皮相:从表面上看。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 【皮相之士】:皮相:从表面看。指仅看外表不察内情、见识肤浅的人。 【皮相之谈】:皮相:从表面上看。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 【蜻蜓点水】: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诠才末学】: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未知万一】:万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学识肤浅。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于:向。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渊博的人向学识肤浅的人请教。比喻不耻下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