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穿和服女子的诗句

1.形容“和服”的句子有哪些

1. 礼装--女房装束(十二单)

正式的称呼其实是「女房装束」,「十二单」是后来的俗称。最里面穿「小袖」(或称「肌着」),下着「长跨」(日字为「衣」字旁,即宽松的长裤)。

「跨」有分会露出足部的「切跨」和完全盖住足部的「长跨」,穿着十二单时需穿「长跨」,已婚未婚颜色有别,一般说来未婚到生产完第一子之前穿浓色(即深紫色),之后穿绯色(红色)。

再来是「单」。袖子的开口很大,类似现在的和服。

「单」之上是五层衣物,称为「五衣」。这五层衣物的颜色可是大有学问,称为「袭色目」,随着四季推移而有不同浓淡的配色,例如春天的「紫之薄样」、夏天的「红梅之袭」,光听名字就觉得很美吧?

再来是「打衣」,是红染的菱织物,质料会泛着淡淡柔美的紫红色光泽。

打衣之上是「表着」,通常上面有着立体的浮织物,和鲜艳的花纹,非常具有华丽之风。

最上层是「唐衣」,像披风似地套在「表着」上,看起来不像一般委地的和服,只有和服的上半截,是拜见身份高的人时必穿之物。

最后系上「裳」,就是一大片长长拖在后面的那块美丽扇型长布,左右两边各有两条长带子,左右各一条拖在后面,另外两条绕到正面打上一个大大的蝴蝶结。

手上则拿着「绘扇」。重要典礼时要梳成「垂发」,发上戴「额栉」和三根「钗子」。

2. 褂,相当于男性的「衣冠」

次于十二单的正礼装,如中宫(皇后)、女御(次于中宫的妃子)等上级贵族女性们所穿。

比十二单『稍微』简便一些,一样有「小袖」「长跨」「单」「五衣」「表着」,无「唐衣」及「裳」,多一件「褂」(外衣,色彩鲜艳)。

3. 细长

年轻贵族女性的礼装,与十二单的差别在于没有「裳」,「唐衣」改为委地的「细长」,「细长」之名源自于它左右两旁各有两道长长的裾,拖曳在身后,

3. 生绢,相当于男性的「直衣」

日常生活所穿,「生绢」是一种相当轻、细的材质,尤其是夏天贵族女性常穿「小袖」、红色的「长跨」、及生绢制的「单」,较为凉爽舒适。

4. 小褂,相当于男性的「狩衣」

更为轻便,只有「小袖」、「切跨」、「单」和「褂」,有时连「单」都可省略,是最轻松的穿著。

5. 壶装--外出服

衣裾会卷起,衣物才不会拖地,以方便行走,再戴上有及膝薄纱的「市女笠」。

2.描述穿旗袍美女的诗句

1. 锦袍素雅身段娇,春风拂柳展妖娆。舞步轻盈惊四座,醉眼周郎瞩小乔。

2. 锦袍华贵淑女娇,玲珑曲折现苗条。媚态横生销魂处,飘然漫步飞燕骚。

3. 锦袍炫丽仪态娇,圆臀玉腿细柔腰。痴迷竟日旗服美,饱览娥眉乐陶陶。

4. 柳风中摆,新荷雨中摇。亭亭长玉颈,款款小蛮腰。乍现玲珑态,凭添妩媚娇。从来民国范,大美数旗袍。芊芊淑女,婀娜旗袍着身,曼妙多姿,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5. 梦回邂逅,终难忘。天下华服,不相识,又何妨

扩展资料: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旗袍的襟、领、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

3.关于形容古代女子衣着很美的诗句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杜甫《丽人行》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汉乐府《羽林郎》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4.描写女性静态美的句子,或者描写穿汉服女子得句子(20字以内)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2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2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5.求描述和服的一段文字

呵呵

可以这么说:日本和服起源于中国唐朝。 日本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 大和时代,倭王曾三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带回大批汉织,吴织以及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大多是文人和手工艺者,他们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日本。 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后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至于和服的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开始腰包在前面,后来移到了后面。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

6.形容穿旗袍的美女的句子有哪些

1. 模特身着一身红色的旗袍,看上去像是静静地倔强的从墙角开出的野蔷薇,就像一只翩翩欲舞的红色蝴蝶,充满了那种旧时代与新时代气质的完美融合。

2. 我认为,女人不管是高矮胖瘦,只要是穿上合体的旗袍都能散发出浓浓的女人味。闭上眼睛,我喜欢勾勒的画面是:“清晨,白朦朦的雨雾中,一个身材凹凸妙曼,皮肤白嫩细致,身穿碎花旗袍的江南女子,举着色彩淡雅的花伞悠然自得的走在绿树丛荫的街道上。她沉着淡定的微笑,不紧不慢的小碎步,给人一种温馨倍致的美感。”

3. 旗袍与我,也许就像一位少女突然看到了一位一片风情,处处妩媚的少妇一样,嗅闻着她一阵阵的散发着心事的暗香,却也有看不透的处处玄机,隔夜听雨一般诗意而又朦胧。殊不知,那青涩的年龄怎解风情呢!旗袍,这个美丽的忧伤,和我并肩走过了一段花荫般的岁月。依旧喜欢旗袍,走在街上,看到一个婀娜的女子,高挽着发髻,穿在身上的旗袍,散发着暧昧的诱惑。对于这样的女子,总会高搁一眼,打心里喜欢。旗袍,若穿不出风情,不如不穿!我一直耽溺于这样的完美与执着。

4. 旗袍塑身,饱和7a64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3性强,这是旗袍吸收西式的裁剪和审美方法所遗留下来的。既有着东方传统古典韵味,又有着时尚潮流元素,可谓是中西合璧的精华。纤腰骨感的女人可以穿出纤细动人的韵致,饱满的女人则能穿出盈润的味道,每个女人都会有一件适合自己的旗袍!也有一位天才的诗人写了一首美丽的诗,字里行间虽不见旗袍,写的却是一个幽怨、美丽的旗袍女子,这就是戴望舒的《雨巷》。

5. 这是一块华丽的绸缎,也是一件雍容华贵的旗袍。民国时期,更是旧上海名媛的最爱,结合西方美,旗袍由最中国风演变为最中国美,将东方女人的气质与华贵,挥洒到极致!精细的手工刺绣,绝美的风墨韵花,风姿绰约犹胜当年。如今看来,这旗袍不禁汇聚了中国自古以来的美与气质,更是融合了当今的国际时尚美。也正因此,并非是女人都能穿旗袍的。

6. 有时像柔软的长春藤、劲健地摇摆的小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想:只有穿旗袍的中国女人,才会具有如此婀娜的姿态。

7. 旗袍世界穿旗袍的女人如诗,淡然清雅;穿旗袍的女人如画,明艳动人;穿旗袍的女人如歌,悦耳动听;穿旗袍的女人如梦,甜蜜美好。

8. 旗袍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传承了古韵丰盈的中国情结,它是中国女装古典美的精华,是千年历史的另一种氤氲。旗袍成为了中国国服的代表和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同时也发扬光大至全世界。比如约翰•加里亚诺在1997年秋冬高级女装系列发布会上,就引用了中国旗袍的因素。以大红色为主题,保留旗袍中窄身的腰身设计,配长长的下摆和流苏装饰,增加了华丽的奢华之气。再如,“龙”是中国的象征,在传统旗袍上多以绣龙来配衬。而伊夫•圣•洛朗在2004年秋冬服装系列发布会上,就运用了“龙”的图案,颇有民族韵味。

9. 她像是倾国倾城美人一般,绝色得教人不忍闪烁目光。抬首间,就将身体的唯美描画的刻骨入心,难怪民国时期,是女人最为娇贵的服饰。不禁,目光驻落在了四个青瓷美人身上,当初本以为仅仅是因为美人的容貌迷乱了我。但与相她们朝夕相处数日后,才恍然明白,原来是因为她们身上的青花旗袍。

10. 喜欢穿旗袍的女人大多是静默成诗的婉约中透着古意当她们携一袖暗香流韵带着深深浅浅的心事穿过岁月风尘时身后,便也留下了一路。

11.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旗袍专卖店,应接不暇的一件件落幕在我眼前,本想与其他店一样做一个路过者穿梭在人群中,然而,渐稀渐远地是,我又回过头朝向里店走去,件件都是那么的美,透露着女性的身材及自信,它的存在使中国女性在中国这片炙热的土地上显现出一次又一次的人格魅力,把最美的一面展示在世界的最东方。

7.描写女性的衣服的诗词有哪些

1、《美女篇》——两汉曹植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译文:挽起的衣袖可见她的手,洁白的手腕上戴着金色的手镯。头上插着雀形的金钗,腰上佩戴着翠绿色的玉石。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丝罗衣襟在春风里飘舞,轻薄的裙纱随风旋转。

2、《丽人行》——唐代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译文: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头上戴的是什么珠宝首饰呢?翡翠玉做的花饰垂挂在两鬓。

3、《白纻辞三首·其一》——唐代李白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译文:女子漂亮的彩色丝制舞衣是用吴地出产的剪刀裁制而成的,她明妆丽服,比今日的春光还要灿烂照人。她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迷人,扬眉转袖之间,好像片片雪花在轻盈地飞舞。她的容貌真是倾国倾城,为世间所罕见。

4、《九歌·少司命》——先秦屈原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译文: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带,我忽然前来又忽然远离。日暮时在天帝的郊野住宿,你等待谁久久停留在云际?

5、《羽林郎》——两汉辛延年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译文:胡姬今年十五岁,正是美貌俏丽的年纪,独自守垆卖酒,在明媚春光的映衬下益显艳丽动人。内穿一件长襟衣衫,腰系两条对称的连理罗带,外罩一件袖子宽大、绣着象征男妇合欢图案的短袄。头上戴着著名的蓝田所产美玉做的首饰,发簪两端挂着两串西域大秦国产的宝珠,一直下垂到耳后。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