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王维的古诗选了几首王维常见的也较有名的古诗,并将名句加粗,望采纳!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关于王维的古诗少年行四首 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子。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注: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莲花坞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鸬鹚堰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扬。 独立何【衤离】【衤徙】,衔鱼古查上。上平田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萍池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田园乐七首(选二)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金屑泉 日饮金屑泉,少当千余岁。翠凤翔文螭,羽节朝玉帝。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北【土宅】 北【土宅】湖水北,杂树映朱栏。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漆园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椒园 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尊瑶席,欲下云中君。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鸟鸣涧 人间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文杏馆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人路,樵人不可知。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木兰柴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茱萸泮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倘留客,置此芙蓉( 一作茱萸) 杯。 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临湖亭 轻舸迎上( 一作仙) 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南【土宅】 轻舟南【土宅】去,北【土宅】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柳浪 分行皆绮树,倒影入清漪。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3.王维代表诗句有哪些代表王维风格的诗句如下: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柴鹿》。 4、“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5、“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有一种空明宁静之美,其将禅与诗完美地结合,诗中常折射出一种清幽的禅趣。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4.王维的古诗有哪些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图。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1], 遍插茱萸少一人[2]。 【赏析】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广泛为人们传诵。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5.赞美王维的句子莫不是这首>?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文注释]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单车:形容轻骑简从。 问边:慰问边士。 属国:秦汉时官名典属国的简称,诗中指作者本人。当时作者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得胜将士。 居延:城名,属凉州张掖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指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自喻。 长河:指黄河。 萧关:古关名,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衢。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边疆的统帅正率兵虎据燕然,镇守着祖国的西北边陲。 燕然: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的确抓住了王维的艺术特色,可算是不易之论。 [背景介绍]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层次结构]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名句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写作特色] 这首诗叙事直白平实,语言简单朴素,内容明晰易懂。作者奉使出征,独当重任,以征蓬、归雁自比,点出春行之时令,寓悲凉之情于壮美之色中,大漠奇观,非“孤”、“圆”不能形容,劲拔而苍茫,温暖而感伤,写景壮观,气势流畅,无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亦细味其趣,以为再无“孤”、“圆”更有情有理的两字。可见其对仗之工,用字之确。 6.有关王维的诗一.名称 《送元二使安西》(别名:《渭城曲》) 二.作者 王维 三.体裁 七言绝句 四.年代 唐代 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五.原文 原文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六.注释 ①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 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称呼,类似现在的“元老二”。 ②使:出使。 ③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④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⑤浥:湿润。 ⑥客舍:旅店。 ⑦更:再。 ⑧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⑨故人:老朋友。 ⑩尽:喝尽。 ⑩君:元二。 注译 本诗表达了作者送元二时情节的 :悲伤 ,含蓄。 咸阳县的清晨下着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地上的尘土。 旅店门前的一排排柳树,显得更加新鲜。 请再喝一杯酒吧!西出阳关后就没有好的朋友了! 【赏析】 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 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这首诗又叫《赠别》、《渭城曲》、《阳关曲》、《阳关三叠》。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这是古代送别诗中的名作。前二句起兴,于清晨景物中特拈出"青青柳色",这是自《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来,文学作品表现惜别之情时常用的意象。 以下两句将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劝酒"这一举动之中。"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里人迹稀少;三言你我朋友自此一别,则知己难求。 如此,则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对朋友的关切,尽 蕴于杯中矣。所谓"惜别意悠长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说破也。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云:"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 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 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诗人象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 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 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 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 7.王维的诗有哪些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我理解你!!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木童]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西施咏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送朱大入秦避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旧唐书·王维传》说代宗时王缙编次王维诗 400余篇。 又王缙《进王右丞集表》云编次王维诗文凡10卷。述古堂原藏有南宋麻沙本《王右丞文集》10卷,后归陆心源□宋楼。 北京图书馆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以影印出版。元刻有刘须溪评点《王右丞集》(诗集) 6卷,《四部丛刊》据以影印,其中已杂有钱起、卢象、崔兴宗等人作品。 明人顾起经有《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附文集4卷,这是现存最早的王维诗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为止较好的注本。 除笺释全部诗文外,并附评语,对于作者可疑的诗歌加以说明,间有考订;又收辑有关王维生平和诗画评论的资料,作为附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61年将赵注本重加校订,排印出版。 又郑振铎曾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用赵殿成注本等四种版本加以校勘,收入《世界文库》中。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顾起经注本和赵殿成注本都附有注者所撰王维年谱。今人陈贻□有《王维生平事迹初探》一文,后附《王维简要年表》(载《唐诗论丛》)。 送别 送张五归山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蓝田山石门精舍 青溪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李处士山居 渭川田家 新晴野( 一作晚)望 西施咏 李陵咏 老将行 桃源行 洛阳女儿行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冬晚对雪忆胡居( 一作处) 士家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酬张少府 送梓州李使君 登裴秀才迪小台作 过香积寺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山居秋暝 终南别业 归嵩山作 终南山 辋川闲居 春园即事 观猎 汉江临泛 使至塞上 送李太守赴上洛 积雨辋川庄作 辋川集(二十首) 并序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送别 相思 山中 田园乐七首(选二) 少年行四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渭城曲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 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 雪景 传为。 8.关于王维的诗王维诗词全集(412首全) 王维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 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 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你可以去看一下:/baidu/zuozhe/王维 所有诗名排列,点对应诗名称就可以看到内容 《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使至塞上》《鸟鸣涧》《鹿柴》《竹里馆》《送别》《送别》《终南别业》《积雨辋川庄作》《终南山》《观猎》《杂诗》《杂诗》《杂诗》《渭城曲》《渭城曲》《红豆》《渭川田家》《渭川田家》《渭川田家》《过香积寺》《桃源行》《桃源行》《山中》《少年行》《汉江临眺》《辛夷坞》《青溪》《青溪》《老将行》《老将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归嵩山作》《送梓州李使君》《酬张少府》《洛阳女儿行》《从军行》《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秋夜曲》《新晴野望》《和贾至舍人早朝大..》《书事》《息夫人》《夷门歌》《夷门歌》《春中田园作》《酬郭给事》《陇西行》《栾家濑》《出塞作》《送秘书晁监还日本..》《春日与裴迪过新昌..》《漆园》《伊州歌》《孟城坳》《赠郭给事》《蓝田山石门精舍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晦日游大理韦卿城..》《燕子龛禅师》《燕子龛禅师》《横吹曲辞 陇头吟》《山居即事》《偶然作六首》《送李睢阳》《故南阳夫人樊氏挽..》《燕支行》《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故南阳夫人樊氏挽..》《与胡居士皆病寄此..》《与胡居士皆病寄此..》《登河北城楼作》《寓言二首(次首《..》《杂诗三首》《早朝》《早朝》《酌酒与裴迪》《登楼歌》《饭覆釜山僧》《蓝田山石门精舍》《纳凉》《自大散以往,深林..》《纳凉》《李陵咏》《洛阳女儿行 (..》《扶南曲歌词五首》《华岳》《扶南曲歌词五首》《待储光羲不至》《苦热行》《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奉和圣制天长节赐..》《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奉和圣制天长节赐..》《送魏郡李太守赴任》《送从弟蕃游淮南》《丁宇田家有赠》《同崔傅答贤弟》《青雀歌》《答张五弟》《送魏郡李太守赴任》《送从弟蕃游淮南》《田家》《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奉和圣制登降圣观..》《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早春行》《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奉和圣制登降圣观..》《奉和圣制送不蒙都..》《留别山中温古上人..》《赠吴官》《双黄鹄歌送别》《过太乙观贾生房》《不遇咏》《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宋进马哀词》《送邢桂州》《自大散以往深林密..》《辋川闲居》《晓行巴峡》《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宿郑州》《叹白发》《秋夜独坐怀内弟崔..》《春园即事》《叹白发》《黄雀痴》《酬诸公见过(时官..》《丁寓田家有赠》《大同殿柱产玉芝,..》《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苑舍人能书梵字兼..》《奉和圣制与太子诸..》《韦侍郎山居》《寒食城东即事》《横吹曲辞·陇头吟》《送綦毋秘书弃官还..》《上张令公》《济州过赵叟家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投道一师兰若宿》《红牡丹》《送孙秀才(《纪事..》《羽林骑闺人》《相和歌辞·班婕妤..》《从岐王过杨氏别业..》《送丘为落第归江东》《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清如玉壶冰(京兆..》《赋得秋日悬清光》《与卢员外象过崔处..》《赠从弟司库员外絿》《送韦大夫东京留守》《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冬日游览》《瓜园诗》《同崔员外秋宵寓直》《奉和杨驸马六郎秋..》《过崔驸马山池》《韦给事山居》《春日上方即事》《故太子太师徐公挽..》《奉和圣制暮春送朝..》《奉和圣制重阳节宰..》《奉和圣制十五夜然..》《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赠东岳焦炼师》《送祢郎中》《送熊九赴任安阳》《山中示弟》《河南严尹弟见宿弊..》《游化感寺》《奉和圣制从蓬莱向..》《献始兴公》《观别者》《过李楫宅》《赠裴迪》《新秦郡松树歌》《鱼山神女祠歌》《相和歌辞·祠渔山..》《谒璿上人》《济上四贤咏·崔录..》《从岐王夜宴卫家山..》《寄荆州张丞相》《和尹谏议史馆山池》《登辨觉寺》《归辋川作》《淇上田园即事》《千塔主人》《故西河郡杜太守挽..》《和陈监四郎秋雨中..》《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奉和圣制从蓬莱向..》《赠房卢氏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