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艾草的诗句禽虫十二章(白居易) 燕违戊己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疑有凤王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 [不知其然也。燕衔泥常避戊己日,鹊巢口常避太 岁,验之皆信。 ] 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鲲鹏鳞羽多?[齐物也。 ] 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弟兄。但恐世间真眷属,亲疏亦是强为名。 [故名也,江、沱间有鱼,每游辄三,如媵随妻,一先二后,土人号为婢妾鱼。礼云:雁兄弟行。 ] 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 [自警也。] 阿阁鹓鸾田舍乌,妍媸贵贱两悬殊。 如何闭向深笼里,一种摧颓触四隅?[有所感也。] 兽中刀枪多怒吼,鸟遭罗弋尽哀鸣。 羔羊口在缘何事,暗死屠门无一声?[有所悲也。] 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应是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自照也。 ] 蠨蛸网上罥蜉蝣,反覆相持死始休。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仇。 [诫报也。] 蚁王化饭为臣妾,螺母偷虫作子孙。 彼此假名非本物,其间何怨复何恩?豆苗鹿嚼解乌毒,艾叶雀衔夺燕巢。鸟兽不曾看本草,谙知药性是谁教?[尝猎者说云:鹿若中箭发,即嚼豆叶食之,多消 解。 箭毒多用乌头,故云乌毒。又燕恶艾,雀欲 夺其巢,先衔一艾致其巢,辄避去,因而有之。 ] 一鼠得仙生羽翼,众鼠相看有羡色。岂知飞上未半空,已作乌鸢口中食。 鹅乳养雏遗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细微幽隐何穷事,知者唯应是圣人。 [鹅放乳水中,不能离,群雏从而食之,皆饱而去 之。又如鱼想子,子成鱼,并皆是佛经中说。 ] 浣溪沙(杜甫)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古风(陆游) 木生虽拱把,鲜不困斧斤。 枯朽亦可全,又以芗故焚。嘉禾终銍艾,岂独草见耘。 此理讲已熟,要当尊所闻。山房(陆游) 四纪移家剡曲傍,自茨生草作山房。 寒侵夜艾知霜重,行遍天涯觉梦长。戒婢无劳事钗泽,课奴相率补陂塘。 无衣已免豳人叹,数箔春蚕岁有常。雨晴至园中(陆游) 入夏经月雨,园路久已荒。 今朝偶一到,蒿艾如人长。岂惟蛙黾豪,颇觉蜂蝶狂。 怅然怀故山,舍东百本桑。迨此积雨余,枝叶沃以光。 父老适相遇,藉草挥一觞。一觞颓然醉,笑语相扶将。 赋诗示儿子,此乐未易忘。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李白)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权德舆) 芳讯来江湖,开缄粲瑶碧。诗因乘黄赠,才擅雕龙格。 深陈名教本,谅以仁义积。藻思成采章,雅音闻皦绎。 清时左冯翊,贵士二千石。前日应星文,今兹敞华戟。 谢公尝乞墅,宁氏终相宅。往岁疲草玄,忘年齐举白。 酒酣吟更苦,夜艾谈方剧。枣巷风雨秋,石头烟水夕。 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酷似仰牢之,雄词挹亭伯。 老骥念千里,饥鹰舒七翮。叵能舍郊扉,来偶朝中客。 浣溪沙(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东坡八首(并叙)(苏轼)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 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焉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下隰种秔稌,东原莳枣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 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家童烧枯草,走报暗井出。 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自昔有微泉,来従远岭背。 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 岁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块。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作之。)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蜀人以细雨为雨毛。稻初生时,农夫相语稻针出矣。)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蜀中稻熟时,蚱蜢群飞田间,如小蝗状,而不害稻。)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 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农夫告我言,勿使苗叶昌。 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李公择也。) 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百栽倘可致,当及。 2.有关艾叶的诗句习俗来源:端午节本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至唐黄巾起义时,黄巢义军攻打中原地区,时值端午。当地官员于是放出风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动员民众逃离家园,是为"走黄巢"。实际是使义军无法与民众接触,以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 中原地区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一小孩为亲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亲生的小孩刚能行走,她嫂子的遗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岁。妇人一人带二小孩逃难,背着她嫂子的遗孤,却让自己刚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却落在后头。走不多远,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小孩走路,而让小的小孩走路?”妇人如实相告,黄衣人听后甚为感动,道:“你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已破黄巢之刀,黄巢已无法取你人头,其实你只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义之家,黄巢便无奈你何。”言罢竟忽不见。妇人认为是仙人指点,于是回家依言而作,并沿途叫逃难之人插艾草可破黄巢之刀云云。因此妇人平时善良,多行善事,诸多民众都相信,依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黄巢”,在家中过端午节。 果然,义军过境,见家中插艾草的人家,无人打扰,随军的医生还为民众看病,问疾苦。一时妇人遇仙人指点之事在各地传开,平民之家,不再“走黄巢”,纷纷插艾草过端午,并效妇人行忠义之事。 其实,黄衣人是黄巢义军的前锋谋士,武艺高强。义军所到之处,都是无人村,义军无人支援,成了孤军。谋士知有蹊跷,化成便衣,独自寻找原因,遇是了妇人。忽然不见,只是纵身跳上大树隐藏起来了。谋士小施一计,不仅破了官府的:“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谣言,为义军获得民众支持,又使民众积德行善成风,世人于是将此传统继承下来,成为今天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 陆河人为客家人,多为中原迁移到陆河。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黄巢”“插艾草”的习俗。 注:黄巢(?~884) 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善击剑骑射。 关于艾草的诗: 七律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还有些散碎的句子和对联: 门高无碍齐公子,海阔难寻楚大夫。 菖蒲驱恶迎喜庆,艾叶避邪保平安。 蒲剑冲天皇斗观,艾旗拂地神鬼惊。 松大夫招来百福,竹君子扫去千灾。 思无邪正心诚意,虑有德履泰临丰。 端阳艾叶如旗招百福,午日菖蒲似剑斩千妖。 盛世本无邪,寰宇长昭天子镜;德门原有庆,端阳亦镇赤灵符。 胜地纪中天,象取白芳占汇吉;翔风符正午,薰来引竹报平安。 3.描写艾蒿的句子早晨送孩子去上学,惊喜地发现小区大门旁插着几枝艾草,一股艾草香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我这才意识到,端午节就要到了。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端午节就蕴藏在这悠悠的艾香里。 艾草是一种中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似菊,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绒毛。在我的家乡,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房前屋后,随处都能见到它苍绿色的身影。艾草的生命力极强,割去一茬,新的一茬很快又会长出来,即便是秋后秆叶枯萎,到了来年的春天,它又会顽强地冒出一片新绿,并且疯狂地长成一片蓬勃的葱郁。 童年时代,每到端午节这天,母亲就会早早地唤醒我,沿着乡间小路,到田地边去采艾草。母亲把割来的艾草,挂在房子的门框上,苍郁的艾草叶给农家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艾草除了具备驱除蚊蝇,毒虫的功效外,还有诸多的用途。艾草阴干压制成艾条、艾柱,能治病驱蚊;艾草煮的鸡蛋,也酥香可口,有清火消炎的功效。艾草还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等作用。记得小时候,不论我和弟、妹风寒感冒了,母亲会用晒干的艾叶熬荼,连续喝上几天,感冒便不日而愈。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上一年级的一个冬天,我的双脚生了冻疮,脚踝肿胀的像两个刚出锅的馒头,妈妈熬了一锅的艾草水,让我把双脚浸泡在热腾腾的艾水里,几天后,肿胀全无,功效很是神奇。 此后,我喜欢上了艾草,那清苦浓烈的香味,混合着泥土和阳光的温暖气息,让我铭记于心。后来,我很留意关于记载艾草的文字,如《诗经》曰:“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孟子》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写道:“艾以叶入药,味苦,无毒。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胎。”就是这种不起眼的植物,为许多人除去了病痛之忧,成为寻常百姓生活中必备之物。 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地远离了故乡,但我与那平凡而神奇的艾草却藕断丝连,每逢端午之际,我都会去药店买些艾草条,不为驱蚊,也不为避邪,只是喜欢那种苦香味,似蒿草,像野菊。有时在工作之余,我会把艾草条点燃,放在百会、三足里、神厥、关元等穴位进行热灸,任凭自己被那浓烈的香味和烟雾所包围,清苦的香味就像我蕴藏的心事,在五月的田野里弥漫开来。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下班后,我和妻子带着孩子,去梨园里割艾草,尽管这时候的艾草长得不算太高,但那淡淡的清香味,却时刻弥漫在梨园得最深处,闻着那艾草的香味,我觉得是那样的芬芳、亲切与可爱,我似乎闻到了家乡的味道,闻到了母亲包的粽子的香味,也唤起了我心底那份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4.形容“艾叶”的句子有哪些1、洗个艾叶澡,泡个艾叶脚,舒舒服服烦恼都赶跑;对你“爱也”真,对你“爱也”深,生活有你就不闷。端午,帮你挂艾叶,能爱你真好。 2、洗洗艾叶,将烦恼荡涤;包包米粽,将思念缠绕;煮煮红枣,将爱恋加温;划划龙舟,将激情燃烧。吃个粽吧,福禄寿康到!端午佳节好,幸福快乐找! 3、端午到,艾叶长,门旁竖立驱邪魔;端午到,香囊傍,百病不沾体健康;端午到,裹粽子,香飘万里情谊长;端午到,观龙舟,千帆竞渡逞豪强。端午快乐难尽数,愿你开心人健康! 4、粽子香,艾叶芳,灿烂心情赛春江;龙舟忙,喝雄黄,健康快乐好运长;太阳光,暖洋洋,愿你永把幸福尝;短信响,情飞扬,朋友祝福:端午快乐! 5、艾叶又飘香,时间近端阳;低头思好友,就在水一方;念念未敢忘,问候送心上;届时配香囊,佑你永安康;粽子尝一尝,瑞气满口香。 6、端午节又到,粽香又飘扬。糯米加红枣,穿上艾叶衣。扎个红腰带,漂亮又大方。洗个热水澡,清爽又宜人。端午送祝福,实惠又吉祥。端午节快乐! 7、艾叶扬,粽子尝,欣然佳节逢端阳;佩香囊,饮雄黄,豪情龙舟争渡忙;情意长,蜜如糖,朋友祝福到身旁:愿吉祥,祈安康,快乐幸福你珍藏。 8、一片艾叶,渗透情意的芬芳;一条龙舟,搏出热情的高涨;一个粽子,裹满生活的蜜糖;一声问候,愿你心情飞扬。端午快乐! 9、洗个艾叶澡,泡个艾叶脚,舒舒服服烦恼都赶跑;对你“爱也”真,对你“爱也”深,生活有你就不闷。端午佳节挂艾叶,愿我们的爱直到天荒地老。 10、端午节又来到,甜甜粽子不可少,艾叶飘散着清香,糯米粘粘味道好,一颗红枣照日月,纪念屈原忠肝胆,健康美食智慧造。划动双桨赛龙舟,祝你鲤鱼跃龙门,前程无量。 11、我用一缕春风的清新,两滴夏雨的舒畅,三片艾叶的清香,四个红枣的甜蜜,包了一个端午粽,愿你吃过后,烦恼不留,事业起飞,八面玲珑,成功九拿十稳。 12、一个粽子代表一种思念,一片艾叶传来一声问候,一条龙舟伴着几许牵挂,一杯雄黄内含多少心愿,一条短信传达一生祝福:祝你幸福平安,端午节快乐! 13、艾叶清香扑鼻来,荷花浮水擎雨盖。粽子香甜好喜爱,童年往事未忘怀。龙舟竞渡江上赛,健康快乐真精彩。香包可爱随身带,幸福吉祥全送来。五月端午好运来,愿你开心笑常在! 14、艾叶挂门墙,疾病都绕道;香包随身携,百病自然消;粽子香又甜,品尝开怀笑;龙舟破浪行,欢乐来开道。端午佳节,愿你过得丰富多彩,快快乐乐! 15、粽飘香,艾叶芳,温暖阳光照晴空;赛龙舟,喝雄黄,远方老友勿相忘;日也盼,夜也念,健康快乐我心愿;短信到,情飞扬,端午请把幸福尝;祝老朋友端午快乐,心想事成。 16、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的好方法,可用艾叶水泡脚。做法:把艾叶撕碎放入泡脚桶,用滚开的水冲泡,待艾叶泡开后温水泡脚,直至全身微微出汗。用此法期间要多喝温开水,少吃寒凉食物,注意休息。 17、端午节,钟馗像一悬,吉祥连成连;艾叶菖蒲一挂,好事来到家;龙舟这么一赛,忆古欢乐在心怀;吃一个粽子,念一下过去,民俗丰富多彩,祝你快乐迎面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