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闹市区有片净土的古诗词《酬吴七见寄》 作者:白居易【唐代】 曲江有病客,寻常多掩关。又闻马死来,不出身更闲。 闻有送书者,自起出门看。素缄署丹字,中有琼瑶篇。 口吟耳自听,当暑忽翛然。似漱寒玉冰,如闻商风弦。 首章叹时节,末句思笑言。懒慢不相访,隔街如隔山。 尝闻陶潜语,心远地自偏。君住安邑里,左右车徒喧。 竹药闭深院,琴尊开小轩。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 君本上清人,名在石堂间。不知有何过,谪作人间仙。 常恐岁月满,飘然归紫烟。莫忘蜉蝣内,进士有同年。 2.谁知道明朝的楚石写的“怀净土”诗句有个弥陀自在心,才生一念隔千岑。于中岂待回光照,直下翻为向外寻。绿水青山皆妙体,黄莺紫燕总玄音。凡夫只为贪瞋重,不觉身栖宝树林。 我佛真身不可量,大人陪从有辉光。食时并是天肴膳,行处无非圣道场。庭下碧流微吐韵,殿前瑶草细吹香。十方一等庄严刹,终说西方出异方。 万劫修行相好身,身光知是几由旬?消磨岁月无穷寿,含裹虚空不老春。四色蕅华香气远,诸天童子性情真。况兼善友皆招我,来作逍遥快乐人。 要观无量寿慈容,只在而今心想中。坐断死生来去路,包含地水火风空。顶分肉髻光千道,座压莲华锦一丛。处处登临宝楼阁,真珠璀璨玉玲珑。校注:“而今”,别行本作“如今”。 每为娑婆苦所萦,谁闻净土不求生?天人皆是大乘器,草木亦称三宝名。处处园林如绣出,重重楼阁似生成。诸贤莫怪归来晚,见说芙蕖始发荣。 却望金莲宝界遥,楼台一一倚云霄。黄莺韵美春长在,玉树枝柔岁不凋。流水有声随岸转,好花无数逐风飘。野人自选归来日,何待诸贤折简招。校注:“金莲宝界”,别行本作“金绳宝界”。 此邦潇洒乐无厌,遥羡诸人智养恬。座用真珠为映饰,台将妙宝作庄严。纯金细砾铺渠底,软玉新梢出树尖。眉相古今描不尽,晚来天际月纤纤。 参差宝构倚层虚,纵有丹青画不如。林影交飞金孔雀,水光倒浸玉芙蕖。分明池上佛身现,宛转眉间毫相舒。百亿三千大千界,尽令方寸摄无余。 放下身心佛现前,寻常盈耳法音宣。风柯但奏无生曲,日观长开不夜天。行趁玉阶云冉冉,坐依珠树月娟娟。凡夫到此皆成圣,不历僧祇道果圆 妙明觉体即如来,暂借莲华养圣胎。瑞相且分三十二,流光何止百千垓。庄严宝具相随到,细软天衣不假裁。上品上生生死绝,尘尘刹刹紫金台。 作佛何须向外寻,毫悬白玉面黄金。人人有宝名如意,种种无求不称心。第一义天离染污,出三乘海断飘沉。自从彻证圆通后,耳畔常闻妙法音。 未归极乐尚阎浮,漂泊风尘更几秋?残梦频惊蕉叶雨,故乡只在蕅华洲。屈伸臂顷无多地,高占人群最上头。二大士心怜老病,何妨携手上层楼。 法王治化宝莲宫,菩萨声闻满国中。普覆犹如天在上,大明胜似日生东。青螺髻接浮云岭,白玉毫辉跨海虹。世出世间无比者,当知体性本来空。 见得如来清净身,山河大地绝纤尘。螺蛳蚌蛤神通妙,蚯蚓虾蟆法句真。不用别求安养国,何须重结往生因。一言勘破维摩老,堪作毗卢顶上人。 纸画木雕泥塑成,现成真佛甚分明。皈依不是他家事,福德还从自己生。万树花开因地暖,千江月现为波清。朝参暮礼常如此,在处皆通极乐城。 3.赞颂阿弥陀佛的诗句弥陀经典佛说道,极乐世界殊胜地,圣鸟说法宝树排,七宝池中功德水。 池中纯金沙布地,楼阁皆是金银饰,朵朵莲花殊胜开,大如车轮放光彩。 微妙香洁圣庄严,国土昼夜奏天乐,无有众苦只受乐,阿弥陀佛今说法。 众生闻之悉念佛,佛土更无三恶道,圣鸟皆是变化现,十方诸佛所赞叹。 一切诸佛皆护念,佛说众生应发愿,善根福德善男女,因缘具足持名号。 临终清醒心不乱,弥陀圣众来接引,往生净土受诸乐,聆听佛法得解脱。 往生净土受诸乐,证道佛果乘愿来。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4.描写佛 诗句禅客来问念佛理,我说此问从何起。 念佛是我我是谁,佛我究竟何为体。 水中月影镜中面,水月镜面从何现。 何者是假何者真,请君问取镜中人。 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访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 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 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学道多沙数,几个得泥丸。 弃金却担草,谩他亦自谩。似聚砂一处,成团也大难。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 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三界横眠无一事,明月清风是我家。 身如菩提树, 心似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非树, 明镜变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求自在不自在,得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