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竹的诗句古诗词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2.竹子的诗句古诗关于竹子的古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李峤《风》 3.关于竹子的诗句的古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竹石》清·郑燮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绝句》元·王庭筠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东湖新竹》宋·陆游 4.描写湖的诗句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问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渌水曲 李白 渌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诗中水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5.描写溪、湖的古诗词山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②带“花”字的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月亮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四季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唐·刘方平《代春怨》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唐·温庭范《题望苑驿》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芳菲消息到,杏梢红芳菲:指春花季节。宋·贺铸《小重山》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岚:雾气。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 几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同上)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6、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秋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6、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6.带有“竹”的古诗词未出土时先有节; 纵淩云処也无心。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7.描写竹子的诗句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庭竹 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新竹 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题刘秀才新竹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8.江河湖泊 诗句五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唐·韩翃《送僧归日本》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唐·钱起《饯别王十一南游》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唐·杜甫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李白《送友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9.描写湖的诗句有那些咏西湖诗句: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 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王瀛) 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王瀛)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张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 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潘阆) 平 湖 秋 月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 一色湖光万顷秋。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钟禧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西湖柳枝词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院 风 荷 [清] 许承祖 绿盖红妆锦绣乡, 虚亭面面纳湖光。 白云一片忽酿雨, 泻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寄杭州友人 [明] 钟禧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史鉴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春山接郡城。 记得扁舟载春酒,满身花影听啼莺。 西湖柳枝词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湖心亭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饮龙井 [清] 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咏西湖的诗句作者: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六和塔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 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这首七绝,“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 元代诗人萨都刺描写杭州清河坊的诗句,杭州楼外楼菜馆“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他日腰缠三万贯,看舞越姬学醉仙。” 孟浩然有 《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 一首诗: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宋代曾在富阳石头山(今鹳山)设观涛所;而元代杨维桢“风送江声万里潮”正是在这一带的记载;清代陈子澜 《 恩波桥诗 》 又有“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刘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随逐客到严州”;南宋谢翱又有“潮信到严滩”的诗句(这里所指的严滩即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急流险滩);元代仇远有“直上严滩势始平”;而清代黄仲则更有“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的诗句。飞来峰,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苏东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的诗句称道龙井的山泉。 广东籍革命老前辈**元帅的一首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宋代杨万里的那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动人的诗句,真可谓西湖咏荷诗中的千古绝唱了!古时的白乐天守杭时有:“绕郭荷花三十里”之句。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称之:“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见其对西湖的眷恋之情。 唐朝诗人张 á 的 《 孤山诗 》 ,由于诗中有“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等诗句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淮于今判伪真 ] ;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公元 825 年,大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满后,离别杭州时在西湖边写下这样的诗句。 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句“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与罗浮诗人苏东坡常品茗吟诗于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苦蛟龙潭”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