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自律的诗句逆水行舟用力撑, 一篙不慎退千寻。 古云此日足可惜, 吾辈更应惜秒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附:、律吕自相召 宋 李纲 《水调歌头·律吕自相召》 2、天律自主持 唐 卢仝 《月蚀诗》 3、自伴律僧斋 唐 贾岛 《赠友人》 4、当律心自隐 宋 黄庭坚 《次韵师厚答马著作屡赠诗》 5、青律飞灰气自醇 宋 晁补之 《和欧阳宣德经野步》 6、尊公文律自瑰奇 宋 晁说之 《送周秀实知新昌》 7、孰知诗律自前生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督两欧阳诗》 8、铿然律吕自天成 宋 陈岩 《漱玉滩》 9、文律自随星斗变 宋 邓忠臣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 10、律谐风自艮 宋 范成大 《次韵郊祀庆成》 11、住僧自缚律 宋 洪咨夔 《山行纪事》 12、清诗学自禀绳律 宋 李流谦 《陈彦博擢第后归拜先墓作此送之》 13、以身为律人自服 宋 李流谦 《公归行送王显谟》 14、吹寒固自乏暖律 宋 李流谦 《宋才夫作诗自言作县之况以冷官为可乐戏用韵》 15、自节蒉桴谐律吕 宋 刘克庄 《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16、自取众律和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17、陈家诗律自专门 宋 任希夷 《书故三司副使陈公诗轴后》 18、观公诗律自前生 宋 释宝昙 《又和归南湖喜成》 19、音兮律兮自拍独吹 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20、婆律著人酲自解 宋 苏籀 《酴醿一首》 21、律吕与我数自齐 宋 王禹偁 《拍板谣》 22、子自调新律 宋 叶适 《送周子静》 23、不律不吕自中节 宋 曾丰 《南康刘尉于厅事之东开轩日清濑盖取其前松声》 24、不妨自就声律笼 宋 张镃 《陈子西投赠长句走笔次韵奉酬》 25、春回律自移 宋 张镃 《春前一日赋呈诚斋觅荆溪诗编且邀看玉照堂花》 26、怪渠诗律自江西 宋 赵蕃 《读公择箧中徐季益孙子进昆仲诗有怀其人因以》 27、从他岁律自峥嵘 宋 郑刚中 《癸丑年暖阁初成》 28、非律非禅自整齐 宋 郑刚中 《义荣见示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 29、非律非禅自在身 宋 周必大 《德回上人写予真求赞》 30、军动自无律 明 罗颀 《从军行(八首。并序)》 2.自觉自律的古文第一则: 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五则:学习方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别人的优点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别人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都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行施加在别人身上。” 以上佳出论语. 3.形容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自律的诗人及诗句于谦的《石灰吟》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达了诗人光明磊落的情怀与崇高清白的人格。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版本一)墨梅•王冕(元) (版本二)墨梅•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边树,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只流清气满乾坤。 竹石·郑燮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蝉 [初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⑦蝉声唱,南冠客思深⑧。 不堪玄鬓影⑨,来对白头吟⑩。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4.关于自律的名言警句自律名言警句20例: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2、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3、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徐九经 4、名不可以虚求,贵不可以伪得。——《袁子正书政略》 5、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 ——魏源 6、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王澍 7、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 ——陈弘谋 8、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李惺 9、权似一条河,清浊看官德。 ——《现代国洪河作》 10、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 11、古人有言曰:“大-法小廉。” 大臣能廉,仅得其半。非廉无以行法,非法无以佐廉。 ——陈弘谋 12、公生明,廉生威。——年富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14、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峻,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王夫之 15、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 ——岳飞 16、大臣之廉耻,即天下之风尚。——史可法 1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18、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挽救。——德谟克利特 19、贪污受贿,此弊不去,为患浸深。 ——包拯 20、自私与贪婪相结合,会孵出许多损害别人的毒蛇。——艾青 扩展资料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 遵循法纪,自我约束。 自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没有它,一切纪律都会变得形同虚设。真正的自律是一种信仰、一种自省、一种自警、一种素质,一种自爱、一种觉悟,它会让你发觉健康之美,感到幸福快乐、淡定从容、内心强大,永远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 5.关于自律的名言1、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唐 吴叔达 2、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意大利 但丁 3、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 柏拉图 4、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英国 莎士比亚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6、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北宋 王安石 7、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法国 德拉克罗瓦 8、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北宋 朱熹 9、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沈从文 10、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业精于头上星空,心中自律——康德 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屠格涅夫1、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唐 吴叔达 2、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意大利 但丁 3、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 柏拉图 4、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英国 莎士比亚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6、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北宋 王安石 7、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法国 德拉克罗瓦 8、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北宋 朱熹 9、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沈从文 10、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11、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益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也对自己有害——原苏联 马卡连柯 12、个人勇敢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个人从属于全体——德国 黑格尔 13、一个年轻人,心情冷下来时,头脑会变得健全——法国 巴尔扎克 14、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德国 歌德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辱,莫大于不知耻。 —— 王通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美)富兰克林 1.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俗语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中)冯玉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英)毛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苏)高尔基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尔斯泰 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 ——(美)马克.吐温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美)富兰克林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 ——(法)莫里哀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英)莎士比亚 信用难得易失。 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日)池田大作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 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中)三毛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瑞士)阿米尔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英)莎士比亚 守信用胜过有名气。 ——(美)罗斯福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德)康德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英)哈伯特 (以上名人名言摘自 1.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俗语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中)冯玉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英)毛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苏)高尔基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尔斯泰 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 ——(美)马克.吐温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美)富兰克林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英)莎士比亚 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日)池田大作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中)三毛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瑞士)阿米尔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英)莎士比亚 守信用胜过有名气。 ——(美)罗。 6.关于廉洁自律的古诗北宋包拯作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并肯定“廉者,民之表也”,斥责“贪者,民之贼也”,表达了官员只有守住直道、正气、廉洁,为官廉政、用权为公,才能受到老百姓的爱戴。苏轼写下“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意指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到白居易的“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表达出做人要性情淡泊,不计较眼前得失。杜牧的“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表达的含义是:人不为世俗所累、不为外在所扰,心如平湖不起波澜,故闲而从容,因此,是非名利就可有可无,曲肱疏食,自得其乐,是谓“得不忧,失不惧”。 辛弃疾的“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表达出了只有留下事业才会如芳草常在,而其他一切都是浮云……这些都表达出诗人们倡导的清廉为官的气节和风范。因此党员干部要终生做到:勤为径做人、善为本做事、廉为先做官,行如碧玉洁、清廉爱人民,心同朗月明、洁身为人民。 7.自觉自律的古文第一则: 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五则:学习方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别人的优点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别人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都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行施加在别人身上。” 以上佳出论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