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动听的声音的诗句

1.形容”声音好听“诗句

1、李贺

《李凭箜篌引》——箜篌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白居易

《长恨歌》——霓裳羽衣曲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3、秦观

《临江仙》——瑟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4、李白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古琴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5、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顾况

《郑女弹筝歌》——古筝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7、无名氏

《琵琶》——琵琶

山僧扑破琉璃钵,壮士击折珊瑚鞭。珊瑚鞭折声交戛,玉盘倾泻真珠滑。海神驱趁夜涛回,江娥蹙踏春冰裂。满坐红妆尽泪垂,望乡之客不胜悲。曲终调绝忽飞去,洞庭月落孤云归。

8、闻鹅声如在白门,闻橹声如在三吴,闻滩声如在浙江,闻骡马项下铃铎声如在长安道上。

解释: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对各种感觉的等级作了分类,认为听觉最为纯粹,与此相关的声音具有“抽象的物质性”,标志“从空间向时间”和"从物质向观念的过渡"。

在信息闭塞的中国古代,能把耳朵听到的各种知识和消息融会贯通再用口告诉他人的人,就是圣人,”圣“繁体即作”圣“,听觉体验在华夏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世间多景,常景奇景,声景美景,世间辽阔,时间又渺茫,人人皆心有感念。有才情的人作诗词记述,写下“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超越茫茫时空中求得“知音”。若干年后,在某时某地,也许有人在一瞬心有灵犀。

2.形容女人声音好听的诗句

1、《玉女舞霓裳》唐代:李太玄

原文:

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

千回赴节填词处,娇眼如波入鬓流。

译文:女子的舞姿随风散开又收起婀娜身影翩翩起舞,歌声如乐器一样铿锵有力既富有韵律又十分悠扬。她翩翩起舞以目传情,发鬓之间的那对娇眼,如水波一样清澈让人神魂颠倒。

2、《洛神赋》两汉:曹植

原文:

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译文:洛神转动白洁的脖颈,回过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启,缓缓地陈诉着往来交接的纲要。只怨恨人神有别,彼此虽然都处在盛年而无法如愿以偿。

3、《赠花卿》唐代:杜甫

原文: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4、《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唐代:李群玉

原文: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译文:你看那歌姬柔滑的裙裾宛若拖曳着六幅湘江秀水,高耸的发髻如同轻挽着一段巫山烟云。她那绰约的风姿只应该在天上出现,她那动听的歌声又岂会在人间听闻。

5、《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宋代:欧阳修

原文: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译文:明净的秋水畔,一位美丽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莲。轻盈的罗袖,玉腕上时隐时露的金钏,勾勒出她绰约的丰姿和婀娜的身影。她的娇颜倒映在水上,与莲花争妍,她的纤手摘取了香藕,却不防藕"丝"缕缕,撩起了她的绵绵情思。

转眼天晚,风起露降,沉浸于遐想的少女蓦然回神,却只见一派晚烟轻浮,不见了同来的伙伴。此时,远处传来了隐隐的棹歌声,只听得那歌声愈去愈远,余音袅袅于江南岸边,似是洒下了一路离愁。

3.形容声音好听诗句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以下三篇为“摹写声音至文”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原文: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原文: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原文; 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呜。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4.描写声音动听的句子

这几句十分有名:仅供参考吧。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意为: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像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幺》,粗弦嘈嘈,好像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子,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像撕裂绸帛。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出自: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全诗如下: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5.形容”声音好听“诗句

1、李贺 《李凭箜篌引》——箜篌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白居易 《长恨歌》——霓裳羽衣曲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3、秦观 《临江仙》——瑟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4、李白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古琴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5、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顾况 《郑女弹筝歌》——古筝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

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7、无名氏 《琵琶》——琵琶 山僧扑破琉璃钵,壮士击折珊瑚鞭。珊瑚鞭折声交戛,玉盘倾泻真珠滑。

海神驱趁夜涛回,江娥蹙踏春冰裂。满坐红妆尽泪垂,望乡之客不胜悲。

曲终调绝忽飞去,洞庭月落孤云归。 8、闻鹅声如在白门,闻橹声如在三吴,闻滩声如在浙江,闻骡马项下铃铎声如在长安道上。

解释: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对各种感觉的等级作了分类,认为听觉最为纯粹,与此相关的声音具有“抽象的物质性”,标志“从空间向时间”和"从物质向观念的过渡"。 在信息闭塞的中国古代,能把耳朵听到的各种知识和消息融会贯通再用口告诉他人的人,就是圣人,”圣“繁体即作”圣“,听觉体验在华夏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世间多景,常景奇景,声景美景,世间辽阔,时间又渺茫,人人皆心有感念。有才情的人作诗词记述,写下“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超越茫茫时空中求得“知音”。

若干年后,在某时某地,也许有人在一瞬心有灵犀。

6.形容声音很好听的句子有哪些

1、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2、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出自】雨果《悲惨世界》

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出自】杜甫的《赠花卿》

4、我听不见彩虹出现的声音; 我听不见太阳落下的声音, 花开雪飘的声音,我听不见; 风吹草动的声音,我听不见; 野狼的声、猎人的枪声、天使的哭声,我听不见, 我只听见寂寞,在草丛里来来回回的奔跑。——【出自】几米《听几米唱歌》

5、听到的声音很美,那听不到的声音更美。——【出自】济慈《希腊古瓮颂》

6、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出自】徐志摩《再别康桥》

7、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出自】白居易《琵琶行》

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李白《早发白帝城》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登高》

10、万松亭下清风满,秦声一曲此时闻。——【出自】刘禹锡《伤秦妹行》

11、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出自】白居易《早蝉》

12、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出自】陈陶《鸡鸣曲》

13、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出自】白居易《夜琴》

14、啾啾深众木,噭噭入孤城。——【出自】皇甫冉《赋得郢路悲猿》

15、飒飒微雨收,翻翻橡叶鸣。——【出自】孟郊《听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