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初中古诗词意象ppt免费

1.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

树木类①竹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

以其神恣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令人心驰神往;又以虚而有节、疏疏淡淡、不慕荣华、不争艳丽、不媚不谄的品格,与古代贤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的情操相契合,故古人有“君子比德于竹”之名言。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画以写竹,诗以咏竹。

郑板桥心性狂放不羁、傲岸正直,因此他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②柳 汉字中“柳”与“留”谐音。折柳送别,暗寓了殷勤挽留的意愿。

如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杨柳青青,参差披拂,长条垂地;杨花漫漫,满天飘飞,不计东西;折尽柳条,殷勤挽留,今日惜别,何日归来?那杨柳仿佛是送行者伸出的千万条手臂,牵衣扯袖,不忍友人远去。殷殷挽留之意,是何等浓郁?柳亦如此,人何以堪!③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象征着不屈的意志。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高洁的品质。

④梧桐 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我国有“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之说,因此,诗文中常以梧桐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最具有想象力和浪漫特色的末段,就化用了以上意蕴。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这幅美妙神异的图景寄寓了人们对纯洁爱情的企盼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求。梧桐落叶早,古人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说法。

古人素有悲秋的情结,睹物伤怀,见叶落更觉秋深。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中,处于囚禁生活中的南唐帝王,自是有一番愁苦,而这清冷的月光照着光秃的梧桐树,愈加增添了院中人的愁怨。

2.花草类①兰 兰花为美好、高洁、纯朴、贤德及俊雅之类的象征,因为兰花品质高洁,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称。《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沅有芷兮澧有兰”之语。

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于众草。”兰本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②菊 傲霜的菊花,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而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③梅 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梅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④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纯洁的爱情。

⑤草 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杜甫的“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描写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⑥红豆 以红豆寄相思。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3.动物类①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苏武,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非常普遍。

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等。②燕子 燕子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表现时事境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及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情,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③猿猴 古诗词中常常借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都是表达悲叹之情。

④双鲤 鲤鱼代指书信。如“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⑤莼羹鲈脍借指思乡之情。如《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

眼。

2.古诗词中几个常见意象赏析

月:思乡,怀人蝉: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伤春 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南浦、柳岸、长亭:送别地的代名词.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松柏:人们常用松柏耐寒象征孤直坚强有生命力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3.古诗词中几个常见意象赏析

在文学创作中,文人常借周围的景物入诗入文,使原本客观的物象因承载创作者的情绪而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种被主观化的客观物象便被人称作意象,通过意象的使用,可以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则意溢于海”的境界。中国画讲求在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中国古诗词也如此,意象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想要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就必须深剡理解意象的内在意蕴。

愁苦的流水。

水因其柔顺灵动、滋养万物的秉性被世人所珍爱,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水更成了文人最钟爱的一种形象。在《道德经》中它是至善的品行;在《诗经》中它是爱情的背景;在《论语》中它是时光的倒影;而在更多的古诗词中,它则是文人骚客借以抒写无边愁绪的意象。

南唐后主李煜在其绝命词词《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用用比喻手法将内心之愁比作一江东流的春水,这种种比喻不仅没有使人感到夸张做作,反而把无形的愁绪化作有形的流水,使读者更能清楚地感知作者的情绪,因而成为干古传诵的咏愁名句。李煜,一个曾享尽人间尊崇的皇帝,在沦落成囚居异邦的阶下囚后,于夜晚登上小楼,凝望明月,前尘的种种仿佛画片一样涌现在眼前;想到故国的雕栏玉砌可能还在,而自己已失了当时的模样,不禁感慨万千,止此时心中翻涌的愁绪也只有那汪洋恣肆、波涛翻滚、奔流不息的春水才足以描摹。

自李煜后,以流水作为意象来写愁绪似乎成了文人黑客之间的一种共识。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用斩不断的流水嵛自己难消的不得志之愁;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以滚滚东流之水对比自己长

期的羁旅之愁;唐五代韩氏《题叶》“流水何太急,深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用繁忙不歇的流水反衬深宫宫女岁月难遗的闲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用迢迢不断的春水喻无边无际的离

愁。

寂寞的梧桐。

或许是能引神鸟凤凰来梄的传说,让其有了难以接近的孤傲,抑或是“一叶落,天下皆知秋”的自然习性,使其有了萧瑟难

耐的清冷,梧桐在中国的古诗词中逐渐成了寂寞的代名词,诗人词客把它作为一种意象揉进作品中,用以表现寂寞凄苦的心境。

受字数限制,待续。

4.归纳古诗词常用意象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

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5.关于古诗词的意象词语集合(五十个)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或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3、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沙鸥:飘零、伤感鸟:象征自由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

自喻。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