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以兰花形容君子的诗句

1.最早用兰花形容君子的诗词

诗经·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出自诗经 卫风

2.形容君子兰的诗句

题兰》

清·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古 风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题 画 兰

清 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秋 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3.赞美君子兰的诗句或者语句有哪些

君子兰

韩少华

兰,孔夫子曾誉之为香国的王者,屈原也曾用来比作贤人美士;而郑板桥爱兰,至死不渝,更为人所称道。至于君子兰,被人们珍爱,乃至敬重,却并非怀古,而是有感于今了。

兰而冠以“君子”,是其确有古君子之风么?

君子兰,主根、花茎、蕊柱,一以贯之,垂老而不改其正直;展叶喷华,自是由于本固而荣了,哦,古人曾说:“君子务本”。

君子兰,叶青如碧,花洁似乳,萼层出,蕊循序,素心蕴藉,华彩风发,既质朴,又光耀照人。古人也曾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兰,叶丰泽,花明润,神貌泰然,却绝无矜傲;即面对山花野卉,也处之怡悦。古人还曾说:“君子泰而不骄”。

据一位老园艺师讲,君子兰根深而硕,只灌以清泉,就行了。所需极俭,却给人以启示和感召。正如古人所云:“君子惠而不费”。

听一位南国友人说,君子兰原生在水边,石畔,任凭水淡石荒,居处简陋,只要一株卓立,就会峻影高洁,清芬悠远,足以让石水生香。也如古人所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古人还曾说,那种“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人,才堪称“君子”。那么,人们心中活着这样一个人:多少烈士,曾向他托付襁褓中的孤儿;八亿黎民,曾向他寄予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上振兴大业的使命。而他,一生处巨变,临奇险,气节却从不可夺。如果把“君子”二字贯以民族大义和党性原则,那么,称他是“当今君子”的风范,“革命君子”的楷模,也不为过誉吧。

他,就是生前喜爱君子兰的那位当代伟人。

“君子怀德” 。他所怀的品德,如山高水远。

“君子喻于义”。他所信的主义,如地久天长。

“君子不忧不惧”。他无疚而不忧,无私而不惧——这,该是当今君子之风的精魂了。

哦,愿这君子之风,香兰之气,荡我神州……

4.代表兰花的诗句

《芳兰》 唐 李世民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感遇》(其一)

唐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其二)

唐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楚思》

唐 高蟾

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描写兰花的诗句古诗。

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兰二首》(一)

唐 唐彦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第二篇:《兰花的诗词赏析》

兰花的诗词赏析

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兰花。对于兰花一直有一种莫名的情

愫。可能在兰花的馨香环境中长大的人,更容易喜欢上它。人们对于兰花的评价从古至

今一直都很高,兰花一直被说为是空谷幽兰;因为兰花是喜阴的植物,常被说来是隐士来道

出作者归隐的想法。

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

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

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兰后来又引申出

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

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

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

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

现咏兰的佳句。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

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

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

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

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

"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

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

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所以兰花在古人眼中是很高贵的,也就有很多古诗词是描写兰花的,或借兰

花抒发自己的归隐之志,或表现自己对兰花的喜爱,或借兰花蓝表现自己郁郁不

得志的心情。下面是对我最喜欢的两首首写兰花的诗词的赏析:描写兰花的诗句古诗。

孔 丘《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隐俗之中,见芳 兰独茂, 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得,今 乃

与众草为伍。” 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 逢时,托词于兰。这首诗是孔子在被赶出鲁国是看

到路边兰花与杂草生长在一起,有感而生就写出了这首诗,他更是借这首诗写出自己像兰花

一样生不逢时,生不逢地。他一兰花自喻也表现了自己不愿与杂草生在一起的文人高洁。

5.形容兰花的诗词

1、《兰花》

宋代:潘牥

闻说吾家又一种,移来远自剑津湾。

叶如壮士冲冠发,花带癯仙辟谷颜。

行辈合推梅以上,交游多在菊之间。

平生我亦好修者,乞取幽兰镇小山。

作者潘牥(1204-1246)字庭坚,号紫岩,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福州富沙(今属福建)人。

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

2、《兰花》

宋代:许棐

竹底松根惯寂寥,肯随桃李媚儿曹。

高名压尽离骚卷,不入离骚更自高。

作者许棐,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海盐人(今属浙江)。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3、《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其十八 兰花》

宋代:刘克庄

清旦书窗外,深丛茁一枝。

人寻花不见,蝶有鼻先知。

作者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4、《题兰花图》

元代:刘基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置月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薋菉葹。我欲纫之充佩祎。

睘睘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作者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

5、《兰花》

明代:文嘉

奕奕幽兰傍砌栽,紫茎绿叶向春开。

晚晴庭院微风发,忽送清香度竹来。

作者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明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仲子。吴门派代表画家。

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

6.形容“兰花”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1. 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画兰》 李日华

2.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兰》 丁谓

3. 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采兰吟》 释文珦

4.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兰》 梅尧臣

5.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芳兰》 李世民

6.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题杨次公春兰》 苏轼

7.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写兰》 景翩翩

8.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折枝兰》 郑板桥

9.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着色兰》张羽

10.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咏兰诗》张学良

11.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浣溪沙 兰花》

12.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兰花诗》 唐 李白

13. 结根喦谷谢群芳,多谢光风为发扬。《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 刘宰

14.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兰花》 秋瑾

15.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兰花》 孙克弘

7.赞美君子兰诗句有哪些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郑板桥《题兰》

释义: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出处:郑板桥的《题画兰》

赏析:诗人借咏兰花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通过赞美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依旧有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

8.赞美君子兰诗句

赞美君子兰诗句有:

1.《俏 美人 》

--华丽凡

吾家一株君子兰,

亭亭玉立群花间。

望眼欲穿俏美人,

含苞待放魅力显。

2.《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3.《俏美人》

--白老师

吾友一株君子兰,

含苞欲放春无限。

今日君子献情窦,

明朝华容赛天仙。

拓展资料:

一、君子兰花语:

1.君子兰的花语有“高贵”的寓意。这也是其种名nobilis(来自拉丁文nobelesse,为“高贵”之意。)的由来。

2.君子兰的花语除了“高贵”、“宝贵”外,尚有“丰盛、有君子之风”的寓意。

3.君子兰的花语:高贵,有君子之风。

二、象征意义:

它那厚实光滑的叶片直立似剑,象征着坚强刚毅、威武不屈的高贵品格;它丰满的花容、艳丽的色彩,象征着富贵吉祥、繁荣昌盛和幸福美满,所以人们广泛培育。 中国共培植了160多个名贵的君子兰品种,是百姓家庭常见的花卉品种。

君子兰之所以特别受人喜爱,不仅是由地它鲜艳娇美的花容,更由于它具有一种其他花卉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这就是它既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朵,更有值得欣赏的碧绿光亮、犹如着蜡、晶莹剔透、光彩照人的叶片。所以,不少鉴赏花卉的行家认为:君子兰即使没有娇艳动人的花朵,仅仅它那犹如碧玉琢成的叶片,就已经是一些观叶植物所望尘莫及的了。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