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饮酒诗

1.李白诗词全集饮酒的诗词

是《月下独酌四首》这个诗集。

1、《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白话释义: 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2、《月下独酌四首·其二》——唐·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白话释义: 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 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3、《月下独酌四首·其三》——唐·李白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白话释义: 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锦。 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 富贫与长寿,本来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

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无差别,何况世上万事根本没有是非定论。 醉后失去了天和地,一头扎向了孤枕。

沉醉之中不知还有自己,这种快乐何处能寻? 4、《月下独酌四首·其四》——唐·李白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白话释义: 无穷的忧愁有千头万绪,我有美酒三百杯。

虽然愁多酒虽少美酒一倾愁不再回。 因此我才了解酒中圣贤,即使酒少愁多,酒酣心自开朗。

辞粟只能隐居首阳山,没有酒食颜回也受饥。 当代不乐于饮酒,虚名有什么用呢? 蟹螯就是仙药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莱。

姑且先饮一番美酒,乘着月色在高台上大醉一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

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

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2.求有关于饮酒的诗唐诗,宋词均可

李白《金陵肆酒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李煜 《渔父词》一壶酒,一竿纶,快活如侬有几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窦叔向《表兄话旧》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3.关于饮酒的古诗

关于饮酒的古诗: 1,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代: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译文: 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酒兴颇浓,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

我喝醉想要睡觉,您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抱着琴再来。 2,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代: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译文: 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

归来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声如雷,反复叫门也不应。

只好拄杖伫立江边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

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夜深风静,水波不兴。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湖中了却余生。

3,问刘十九 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4,九日送别 唐代: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译文: 在此风声呼啸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那里可以找一登高远望之处送别归去的友人呢? 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明日就要成为断根的飘蓬一般匆匆离去了。 5,题袁氏别业 / 偶游主人园 唐代: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译文: 别墅主人和我没有见过面,偶来坐坐赏那林木和石泉。

主人哪,不要发愁去买酒,口袋鼓囊囊,不缺打酒钱。

4.古诗《饮酒》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其五] 《饮酒》其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需要注释么? 这是陶渊明《饮酒》20首的全部内容。

5.古诗《饮酒》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其五]《饮酒》其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需要注释么? 这是陶渊明《饮酒》20首的全部内容。

6.关于饮酒的古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分析】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

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张曾任水部员外郎,排行十八。

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形容初春细雨如奶油样的滋润。

"最是"二句:言春之好处正在此时,绝对胜于烟柳全盛时。皇都,京城。

【会心一悟】写出了早春和盛春的不同景象。更重要的是,体会和认识春天,不必等到"烟柳满皇都"之后,要善于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就去感悟它,了解它,把握它。

说早春的"草色",可以"遥看"却难近视,蕴含了世间许多事物的普遍规律。有的事,朦胧地看似乎是有的,一叫真去看细部却又说不清楚了。

到底是有还是无呢?全在看者的眼光和见识了。看待社会形势,何尝不是如此。

七绝·早春 文 / 石阶寻迹 金花艳丽耀葱茏, 唱彻迎春白雾中。 我挑青帘高望处,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译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声强风一起呼啸!将军的猎骑,飞驰在渭城的晴郊。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锐敏捷的鹰眼,积雪溶化了,飞驰的马蹄更象是风追叶飘。 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驻马时,细柳营已经来到。

回头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无垠的大地啊,暮云笼罩着原野静悄悄。 角弓:装饰着兽角的硬弓 渭城:古时的咸阳 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 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 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大地连成一片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

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至如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

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全诗表现了将军射猎时的豪迈气概 如梦令 李清照 【年代】:宋 【作者小传】: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县人。父李格非,北宋知名文士、散文家。

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子、金石家。她是中国古代杰出女词人。

著有《李易安集》十七卷,《漱玉词》一卷(别本五卷),不传。今人有《李清照集注》、《重辑李清照集》等。

【内容】: 常记溪亭日暮①,沈醉不知归路②。 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

争渡,争渡③,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②沈:同“沉”。 ③争:同“怎”。

【译文】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 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