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神兽飞虎的诗句

1.描写神兽的诗句

描写“神兽”的诗句有:

1. 论罪等饕餮,囚衣御方良。——《观秘阁苏子美题壁及中人张侯家墨迹十九纸率》黄庭坚 ·北宋

2. 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麂》 杜甫·唐

3. 虽有是说,修身以待终,何至陷饕餮。——《杂感》陆游·南宋

4. 遥想当年汉武,猎河西、貔貅飙举。——《水龙吟·雷台铜奔马》 张行·唐

5.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满江红(万灶貔貅)》 黄机·宋

6. 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夏州叛 满庭芳》 徐君宝妻·宋

7. 鏖战动貔貅,尽半生残梦,一夕寒秋。——《望海潮》 李践·元

8. 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尚书)》沈唐·明

9.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惜别行》杜甫 ·唐

10. 麒麟鸑鷟纷夹侍,善怀菩萨当重来。——《承知府待制诞生之辰辄广善怀菩萨故事成古诗》 陈与义·宋

11. 麒麟之台,羁雌众雏故山曲。——《送尹补阙元凯琴歌》张说 ·唐

12. 天降麒麟瑞。—— 《千秋岁》黄公度·宋

13. 任是麒麟阁上,争如鹦鹉杯中。——《朝中措 寄杨漕》元好问·元

14. 驾白麒麟,鞭青鸾凤,次第孤山客。——《酹江月 念奴娇》黎廷瑞·宋

15. 吾师楞伽山中人,气岸古淡僧麒麟。——《经旷禅师院》贯休·唐

2.关于神兽辟邪的诗句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百解,共四个名字,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貔貅出世》 诗经

三代神器夏商周, 龙生九子名貔貅。

铜铁炉中翻火焰, 几千寒暑几春秋?

1、《水龙吟·雷台铜奔马》 唐朝:张行

燕驮天马翱翔,雷台风雨鸣鼍鼓。昆仑玉策,祁连绿草,山丹牧旅。汗血凝霜,精鬃袅雾,峥嵘虎步。向前敲壮骨,乱尘飞锈,铜声吼,流沙怒。

遥想当年汉武,猎河西、貔貅飙举。悠悠丝路,绵绵车仗,威严驾驭。千古风光,万年富贵,蚁槐惊悟。叹黄粱未熟,前尘犹梦,后踪追溯.

2、《满江红(万灶貔貅)》 宋朝:黄机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狂鲵剪,於菟缚。单于命,春冰薄。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旗帜倚风飞电影,戈铤射月明霜锷。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3、《夏州叛 满庭芳》 宋朝:徐君宝妻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余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4、《望海潮》 元朝:李践

飞鸿凌月,霜城著雪,胡歌更上云头。铁甲冷肩,征袍露趾,青衫壮士多谋。鏖战动貔貅。尽半生残梦,一夕寒秋。千里荒城,倦寻幽水、洗吴钩。

5、《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尚书)》 明朝:沈唐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井州。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馀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3.描写兽的诗句

1,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病马》

---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长吟

3,咏虎

长啸发山空,悲风振林木。

飒飒秋雨寒,凄凄夜鬼哭。

腥膻徒自矜,皮毛甘可服。

何如偃鼠安,饮河期满腹。

4,临邑虎年咏虎

---蒋瑞祥

一啸山河动, 雄风撼九州。神功惊爪尾, 生气喜须眸。警世非称霸, 假威心与仇。少年抒壮志,声谒武源流。

5,马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6,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他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他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到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此外 李贺共写了23首马诗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催榜渡乌江[1],神骓泣向风。

君王[2]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一)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二)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三)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四)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其十五)

唐剑斩隋公,□[3]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六)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其十七)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其十八)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十九)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十一)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其二十二)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4.五大神兽~神龙、飞虎、朱雀、玄武、金麟

更正一下,应该是中国古代四大神兽 在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了。

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龟蛇合体。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

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 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 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觜、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 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 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

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四神之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地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

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四灵圣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虽然在欧美奇幻中很少出现,但是在中国和日本的神话传说中,它们却以尊贵无比的四圣兽身份出现。 关于龙的传说有很多,龙的出处也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由印度传入的、有的说是中国星宿变成。

印度本身是在龙神的说法的,但龙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实物的-蟒蛇。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着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

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而比较明确的定形是在汉代,从大汉朝开始,龙就被确定为皇帝的象征与代表。

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话里,龙更像是长翅膀的蜥蜴。 在四方的神灵中,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有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

」;「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山海经中的龙都是用骑乘的,而跟他同类的蛇则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绕颈,显示出两者的不同来;不过在五方的五神却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样,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朱雀、玄武(黑色的龟蛇,武是龟蛇之意)、青龙、白虎又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周易>>中的乾卦,包括“六龙”,分别是亢龙有悔,飞龙在天,潜龙勿用,或渊在洲,见龙在田,和群龙无首。

“六龙”可解释如下:当苍龙星位于太阳附近时,人看不到被太阳光芒遮住的苍龙星,我们称之为潜龙,之后,龙角与天田星同时出现在地平线上,称之为见龙在田在后来苍龙星全部出现即“或渊在洲”,当苍龙星宿升到最高点,横跨南天,人们看到“飞龙在天”,之后,龙体开始下沉“亢龙有悔”最后,苍龙整体又落回地平线以下。而“群龙无首”不能解释为这个天文周期的最后一部分。

如果把簸箕放在外面,没有簸箕的龙是内卷的,而在古文中,“群”“卷”两个字恰恰通假,也就是说,这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卷体的苍龙从天上俯冲下来,头已经落到地平线以下,所以,“龙”字本身就是一幅远古时代的星象图。 【灵兽—青龙】 简介 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东方的灵兽,为青色的龙,青龙的方位是东,左,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右,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前,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后,代表冬季。

在中国二十八星宿中,青龙是东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 东方七宿 亦名苍龙,苍龙的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

相关说法 还有在龙心的部分,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而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也有关于夏朝是属于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龙生于郊’的祥瑞之兆的记载。

青龙的故事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著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5.描写神兽外貌的词

表情:狰狞 青面獠牙

膀大腰园 披头散发 虎背熊腰 尖嘴猴腮

蓬头历齿 鸠形鹄面 铜筋铁骨 肠肥脑满

眼睛布满血丝 凶狠的目光

动作:昂首阔步 挤眉弄眼;横冲直撞;蹑手蹑脚;欢呼雀跃;鬼鬼祟祟;伏案疾书;

载歌载舞;大步流星;摩拳擦掌;手疾眼快;手忙脚乱;惊慌失措;落荒而逃;鱼贯而入;争先恐后;步履蹒跚;小心翼翼;捧腹大笑;如饥似渴、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