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运用暗喻古诗词

1.有隐喻手法的古诗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⑤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

2.运用比兴手法的古诗

1、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拟行路难·其四》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释义: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走路叹息坐卧惆怅。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代: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览 通:揽;明月 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 一作 消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释义:弃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明月。

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释义: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仲卿的母亲驱赶回娘家,她发誓不再改嫁。

但她娘家的人一直逼着她再嫁,她只好投水自尽。焦仲卿听到妻子的死讯后,也吊死在自己家里庭院的树上。

当时的人哀悼他们,便写了这样一首诗。孔雀朝着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便是一阵徘徊。

“我十三岁就能织出白色的丝绢,十四岁就学会了裁衣。十五岁学会弹箜篌,十六岁就能诵读诗书。

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伤悲。你既然已经做了府吏,当然会坚守臣节专心不移。

只留下我孤身一人待在空房,我们见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渐疏稀。每天当鸡叫的时候我就进入机房纺织,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

三天就能在机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还故意嫌我缓慢松弛。不是我纺织缓慢行动松弛,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公婆难服侍。

我已经受不了你家这样的驱使,徒然留下来也没有什么用处无法再驱驰。你这就禀告公公婆婆,及时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释义: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那一头的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把你的儿子喊出来把这些东西都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5、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短歌行》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谈讌 一作:谈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3.诗中常见的暗喻.

松、竹、梅是岁寒三友. 这是百度百科上的几句话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松的特点是凌霜不凋、冬夏常青。

苍松劲挺,饱含风霜而生机勃勃 个人觉得在诗中出现这三种意象,无外乎就是表达作者清高.不从流俗.洁身自好.坚韧不拔的高尚品格吧. 竹因为有节嘛.所以一般是指有崇高的气节啊.挺拔正直之类的.郑燮(郑板桥)有首最通俗的诗形容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梅因为是唯一在冬天开的花,纯白似雪.凌霜怒放..称为寒冬斗士.表达一种不畏客观环境的艰难.高洁孤傲的品格.但也有说梅于冬春开花,称报春花使. 梅花还有表达思念之情的意思吧.边塞诗中多见.有个曲就叫<<梅花落>>.“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中“梅花”就指<<梅花落>>.还有那个名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兰 我最先想到的词就是空谷幽兰.幽芳高洁. 其实松、竹、梅、兰这四种都差不多.大多用来指君子. 柳 喻义就多了,最常见的就是离别之情啦.折柳送别.还有暗讽小人得志的.记得原来读过一首诗.就是说柳絮满天飞,无法无天.遮蔽天日.具体的诗就找不到了..还有比喻美女的啊,那一方面.柳夭桃艳啦,烟花柳巷啦之类的. 山石和溪流。不清楚..好像不是诗词的常见意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可以看作是一类. 带萧索凄凉意味. 古道有长路漫漫的意思,进而就引出什么游子思乡啦,战士出征啦,前路未卜啊之类的,反正如果不是诗歌有特别的背景,一般都是描写心情抑郁的.边关最常见的有两种情怀.一种是战士常年戍守边关,不得归家,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一种是忧国忧民,对战事的担心.渴望征战沙场,立志报国..落日..其实可以写的很气势磅礴.就比如说那个极其经典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字面很简单,但画面意境真的悠远. 清风、细雨和微草这个是一类的.一看就觉得比较婉约和有情调. 当然清风细雨可以指闲适.淡泊.清新的情怀.但有时侯在作者眼中也会是很烦人的噢.. 总之呢.意象不会有固定的意蕴的.作者怎么想.就能赋予它怎样的生命.以上都是我根据自己经验所写的比较常见的情况.希望能给你一点帮助.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里这句话是经典) 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o(∩_∩)o。

4.含隐喻的诗..

李商隐因恋人曾在洛阳城南宅中种石榴,《尹喜内传》云:“喜从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桃、紫梨。”因此以“碧桃”与“石榴”相连代修道恋人,如“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石榴》),《偶题二首》:“小亭闲眠微醉销,山榴海柏枝相交。水文簟上琥珀枕,旁有堕钗双翠翘。”是恋人所居环境中的石榴树;“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无题 凤尾香罗》)是以石榴开花的四月为与恋人相约的季节;“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寄恼韩同年二首》)是直接将石榴花指代恋人;后来大中年间的“夜杵鸣江练,春刀解若榴”(《拟意》)也提到石榴,可见石榴是李商隐心目中难以忘怀的“物华”之一。

“柳”是李商隐和恋人相识、相知的见证。李商隐的咏柳诗有十几首,郢州江边与军营有关的“细柳”,洛阳西苑的柳、崇让宅池边的柳,开封吹台的柳,长安的曲江柳、章台柳、灞桥柳等,以及后来江南的柳、《柳下暗记》中吹台的柳,在四川幕中看到柳树就想起当年被移入金銮殿的柳(《巴江柳》),都是李商隐难以忘怀的“物华”。如“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赠柳》),“杨柳路尽处,芙蓉湖上头”(《代赠》),指的是长安曲江边的柳。李商隐以柳条随风飘拂指代移情别恋,“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赠柳》),以王昌龄《青楼曲》中“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隐指柳边主人在皇宫中的“青楼”;“曾逐东风拂舞宴,乐游春苑肠断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柳 曾逐东风》),指恋人的感情在皇帝与自己之间挣扎;而《谑柳》中更是以“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夸。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对恋人有所讽刺。在与恋人被迫分离之后,凡是看见春天的柳总会引起诗人心中无限的相思,“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解有相思苦,应无不舞时。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国亦通体,谁来独赏眉”(《柳 动春何限叶》),那片片柳叶就像恋人细细长长的眉,随风飘荡柳枝就像恋人舞动的细腰。后来更是不管是春天的柳还是春天曲江边飞来飞去的黄莺、以及池边的柳和梅,都引起李商隐对赋梅人的思念。而“青门弄烟柳”(《乐游原》)即在灞桥分别时的柳;《柳 曾逐东风》、《柳 江南江北》则是江南的柳,由此春天成为李商隐“先春已断肠”(《春风》)的季节,每逢春日看到柳树,就会引起心中隐隐的痛,“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日日》),“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柳 柳映江潭》),是在襄阳汉江边见到柳树,想起川中和曲江的柳,回忆当年经过柳树成荫章台街之事,以庾信《枯枝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抒发自己难以忘怀的感情。

“牡丹”是洛阳名花,是当年李商隐对恋人的赞美之词,也是众人对宋若荀的拟称。《松窗杂录》:“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价值千金。”[5]李商隐《牡丹 压径复缘沟》:“压径复缘沟,当窗又映楼。终销一国破,不啻万金求。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应怜萱草淡,却得号忘忧。”“终销一国破,不啻万金求”的牡丹是宫中特有,尤其“锦步障”为宫中作派。《玉尘集》云:“穆宗每宫中花开,则以重顶帐蒙蔽栏槛,置惜春御史掌之,号曰括春。”说的就是兴庆宫的牡丹。“应怜萱草淡,却得号忘忧”指牡丹有愁,不如萱草号为“忘忧”,与被称为“长乐”、“莫愁”的宋若荀作比,谓恋人姐妹虽为皇帝信任之人,还不如作一个平民百姓安逸、自由。而李商隐后来的 “缘忧武昌柳,遂忆洛阳花”(《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漫成三首》),更是明指恋人姐妹当年被友人们称作洛阳牡丹。

“菊”、“荷”也是李商隐与恋人早年爱情的见证。李商隐《上令狐相公状一》中说到:“每水槛花朝,菊亭雪夜,篇什率征于继和,杯觞曲赐其尽欢。”《和马郎中移白菊》就是那时所作,“郢曲新传白雪英”与后来《九日》中“曾共山翁把酒扈,霜天白菊绕阶墀”都指随令狐楚在郢州、开封白菊盛开时节恋人歌唱;而《菊 融融冶冶黄》回忆当年重阳时节“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的菊花及当时的欢宴,《野菊》:“细露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宴。”也说到后来的悲剧与恋人进宫有关。“荷”也是当年两人相处时的环境。李商隐《如有》诗:“如有瑶台客,相难复索归。芭蕉开绿扇,菡萏荐红衣。浦外传光远,烟中结响微。良宵一寸艳,回首是重帏。”池边芭蕉、荷花曾为他们的幽会创造了优美的环境。

5.分别摘抄一句关于借喻,明喻,暗喻的诗句

借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释义: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采用借喻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明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苏轼释义: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采用明喻的手法,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暗喻: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青松》陈毅释义: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采用暗喻的手法,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