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悠然结尾的的古诗词

1.含有悠然的诗句

四海皆兄弟,悠然共醉醒。

——陆游《梦中作》马生客新丰,悠然酌斗酒。——张镃《杂兴》晓来浩露出,细履欣悠然。

——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妄比酂侯功蔑尔,每怀疏傅意悠然。——李逢吉《酬致政杨祭酒见寄》悠然更起严滩恨,一宿东风蕙草生。

——温庭筠《寒食前有怀》尽日悠然舴艋轻,小轮声细雨溟溟。——皮日休《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其三》觉来欲往心悠然,魂随越鸟飞南天。

——李白《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二》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唐寅《七律诗咏齐云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偶焉此栖迟,抱膝悠然吟。——纳兰性德《茅斋》。

2.表现“悠然闲适的生活态度”的诗句带赏析有哪些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陶渊明 意思: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印入眼帘。赏析:辞官归田后的陶渊明,采菊东篱,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起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

这种自然、平和和超逸的境界。犹如千年陈酒,能让人品味出无限韵味,人们从中获得的文化快感涌动于心底千余年,这是中国文化人生存意义上的美学观,一种生存哲学。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孟浩然 意思:吃饭的时候面对着农田和晒场,一边喝酒一边聊着今年的收成。相约开年重阳的时候,在来此赏菊花。

赏析:“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轩窗一开上句描述的美景即入屋里来,“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细微的动作表现出了主人的豪迈。窗外群山环抱绿树成阴,窗内推杯换盏,这幅场景,就是无与伦比的古人诗酒田园画。

“场圃”的空旷和“桑麻”的话题又给人以不拘束、舒展的感觉。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

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这就是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

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问刘十九》白居易 意思: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赏析:“绿蚁新醅酒”,开门见山点出新酒,由于酒是新近酿好的,未经过滤,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故称“绿蚁”。

诗歌首句描绘家酒的新熟淡绿和浑浊粗糙,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让读者犹如已经看到了那芳香扑鼻,甘甜可口的米酒。次句“红泥小火炉”,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诗人围炉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家酒。

“红泥小火炉”对饮酒环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酒已经很诱人了,而炉火又增添了温暖的情调。

诗歌一、二两句选用“家酒”和“小火炉”两个极具生发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容易唤起读者对质朴地道的农村生活的情境联想。4、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酬张少府》王维 意思: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赏析:摆脱了现实政治的种种压力,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这是非常令人舒心惬意的。

“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王维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说他逃避现实也罢,自我麻醉也罢,无论如何,总比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

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以描绘,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从写诗的艺术技巧上来说,也是很高明的。5、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祯 意思: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赏析: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

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细细品味,这些“一”用得十分贴切又有情趣。

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3.求体现出悠闲自得的情怀的诗句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尔,如此。这4句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远”的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世俗,超凡脱俗。这句,从感受效果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自得地采,偶一抬头,无意中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4.莫字结尾的诗句

莫莫莫 —— 宋 ·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绿窗春与天俱莫 —— 清 · 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座客飞觞红日莫 —— 清 · 吴伟业《圆圆曲》

不道春将莫 —— 五代 ·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不夙则莫 —— 先秦 · 佚名《东方未明》

岁聿云莫 —— 先秦 · 佚名《小明》

岁聿云莫 —— 先秦 · 佚名《小明》

雨深秋寂莫 —— 唐 · 李煜《悼诗》

君妇莫莫 —— 先秦 · 佚名《楚茨》

青溪合冥莫 —— 唐 · 杜甫《万丈潭》

欲解从君今尚莫 —— 宋 · 文同《题东岩隐者壁》

莫莫复莫莫 —— 唐 · 温庭筠《古意》

碧树野烟连广莫 —— 宋 · 李新《尹公湖晚归》

云月孤高公也莫 —— 宋 · 黄庭坚《木兰花令·用前韵赠郭功甫》

扶醉归来天欲莫 —— 宋 · 杨公远《游水西次吴秋磵韵》

隐见云日莫 —— 宋 · 苏辙《吕希道少卿松局图》

芳意竟寂莫 —— 宋 · 范成大《两木》

期至才旦莫 —— 宋 · 赵蕃《二十三日雨中发赣州》

归来月落天色莫 —— 宋 · 李廌《和钱之道游虎丘二首其一》

居闲无适莫 —— 宋 · 钱亿年《避暑椒山呈潘师清》

潮信不嫌城寂莫 —— 宋 · 梁栋《雨花台》

不用漂流叹迟莫 —— 元 · 张宪《行路难·行路难》

悠然朝复莫 —— 宋 · 释文珦《空庐》

5.形容淡然、淡定的古诗词

1.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李远留下来的两句残句,

这两句诗其实意思比较浅显易懂,但是表现出的忘忧意境令生活在嘈杂现世的人们十分向往。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的诗,深夜候客,无所事事,轻敲棋子,诗人心情闲适,所以蒙蒙细雨也就有了诗意。

3,个人特别喜欢苏轼的《定风波 》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其实还有很多,像苏轼陶渊明王维的诗词或豪放洒脱或清新自然但人生的态度都是淡然淡定的,有时间可以多读一些,自己也有益处。

6.表现悠闲自得的诗句是哪一句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所以,最能表现诗人悠闲自得心境的两句诗是“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7.有万的结尾诗句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悲哉行》王昌龄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今夕行》杜甫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杂曲歌辞•行路难》卢照邻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相和歌辞•胡无人行》李白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古风》李白

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李白

颜公二十万,尽付酒家钱。——《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李白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遣悲怀三首》元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