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几年全国卷1古诗趋势一、近20年全国卷古诗鉴赏命题特点1、分值和题量总体稳定,逐步增加。 从1995年至2017年,全国卷古诗词鉴赏题的分值和题量总体保持稳定并呈缓慢增加的趋势。95年为1题3分,96至98年为2题6分,99年为3题9分,00年为1题3分,01至04年为2题6分,05年至09年全国大纲卷为2题8分,07年至今的新课标卷分值一直为11分,题目数量为2个。 分值从最初的3分增加6分、8分、9分,一直到当下的11分,缓慢增加。试题数量以2个为主,设置1题和3题的试题极少。 以上的命题趋势体现了高考试题对古诗词鉴赏内容重视程度逐渐增加的特点。2、题型整体平稳,稳定中有创新。 从题型上看,95至01年全为客观题,每题3分,选项设置形式为四选一。02年至16年全为主观题,其中02至04年为1题6分,05年以后的大纲卷设置为2题8分,其中每小题4分。 07年至16年的新课标卷设置为2题11分,其中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6分。17年试题形式较以往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由一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组成。 其中客观题设置为五选二的形式,要求选出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按照PISA考试的分值设置方法,分为3分、2分、1分和0分选项,分值共5分;主观题分值为6分。3、考点稳定,题材多样,考点稳中有变,难度逐渐增加。 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考点作出的规定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细化来看,具体考点包括分析诗歌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品味语言(包括句意理解),分析表达技巧、思想内容、情感和风格等。 历年的试题都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考点设置范围广泛全面。不同年代试题考查侧重点也有所区别。 (一)1995—2001 95年至01年的试题所选材料以写景抒情诗为主,兼顾其他类别。这些作品大多篇幅短小,理解平易,多是著名诗人的作品,有些作品还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有的还曾出现在语文教材中,如95年的李清照《如梦令》,98年的贾岛《题李凝幽居》等。 诗歌涉及体裁较为广泛,唐诗、宋词、元曲全都涵盖,唐诗稍多一些,唐诗中以律诗为主。从题材上看,也十分广泛,有即景抒情诗、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等。 因为全是选择题,题干一般有两种设置方式:1、对这首诗歌文句的解说,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2、对这首诗歌的分析,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 这两类题型多考查对具体诗句意思的正确理解和诗歌所使用的手法及表达的情感,难度不大,考试内容重视诗歌基本内容的理解。(二)2002—2007 从02年开始,题型变为主观题,02年至新课标卷之前的试题,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所选诗歌题材以借景抒情诗为主,但取材更为多样,增加了托物言志诗、谈禅说理诗、边塞战争诗等题材,内容范围进一步扩大。 二是体裁仍以唐诗为主,宋词为辅,元曲很少。唐诗中律诗减少、绝句增加。 三是作者以名家为主,如周邦彦、张籍、王维、欧阳修、辛弃疾等,兼顾其他诗人。四是试题数量增加,分值增加。 由一题增加为二题,分值达到8分。试题重视对诗歌鉴赏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试题难度整体平和。试题关注诗歌的语言本体,如设置品味诗歌的重要字词(即“炼字”)、分析诗歌的“诗眼”、诗歌的语言特色与风格,常出现如“请对首句中的某字进行赏析”、“某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等的提问方式。 试题关注诗歌描写的基本内容和手法,分析具体意象及其营造的意境特点,因为这是分析诗歌情感的重要抓手。如常出现“某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某句中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在此基础上,常常设置第二问,如“试分析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诗的某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这样的试题虽然看起来难度并不大,但确是检验考生是否掌握正确鉴赏诗歌基本方法的好试题,有较高的区分度和较好的方法指引导向。(三)2007—2014 从2007年宁夏海南率先进行新课程考试后,至2014年命题出现了如下变化:一是所选诗歌不局限在借景抒情诗范围,题材更加多样,选材范围进一步扩大。 二是体裁上,唐诗保持稳定,宋词显著增加,先秦和明清诗歌也有所涉及。三是作者范围进一步扩大,名家占半、新旧兼有成为最大特点。 名家如李白、杜甫、岑参、王维、白居易、辛弃疾、欧阳修、陆游等,这些诗人大多是唐宋诗词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堪称一流,对名家作品的考查更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精华。还有一些较为熟悉的诗人如韦应物、贺铸、梅尧臣、张炎等。 为了增加区分度,试题也选取了一些较为陌生诗人如唐庚、赵秉文、钱继章等人的作品。从设问来看,问题设置讲究梯度,避免突兀,科学性增强。 设问或逐一增加梯度,或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查,前后有承接关系。提问具体且指向性明确,便于答题和评价。 这也表明诗歌命题技术和能力不断在进步。从难度看,相比前一个阶段,难度有所增加,从考查内容看,试题呈现三种变化:一是考查多从“景”与“情”的关系入手设置题目,重点在通过对“景”的把握和意境体味来品味感受“情”。 2.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2004——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萃 第四部分:古诗文 4.1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记忆型默写 【2004年福建卷】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⑵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治家格言》) 【2004年广东卷】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 。(苏轼《赤壁赋》) (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 。(《三国演义》卷首词) 【2004年湖北卷】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2)碧云天,黄花地, ,北雁南飞。 ,总是离入泪。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3)且夫天地之间, ,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9. 【2004年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战战兢兢, , 。(《诗•小雅•小曼》) (2) ,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3)想当年,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2004年辽宁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 (王实甫《西厢记》) 15、【2005黑吉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舍南舍北皆春水, 。 , 。 盘餮市远无兼味, 。 肯与邻翁相对饮, 。(杜甫《客至》) (2)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 (《汉乐府•长歌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 (苏轼《赤壁赋》) 17、【2005山东】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_______________,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 ⑵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⑶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18、【2005浙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隔叶黄鹂空好音。 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3)流水落花春去也,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浪淘沙》)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19【2005年】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_______________, 一夜飞渡镜湖月。_________________,送我至剡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藤王阁序》)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0【2005年】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 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_______。 (李白《将进酒》) (2)句读之不知,_____,或师焉,或不焉,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高适《别董大》) 22、【2005晋冀徽豫】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岂文章著,______________。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2)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江南好,______________。 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______________,此情无计可消除, ______________,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 ⑴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 3.近五年来课标卷 古诗上下句默写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语文常考的: 一、(1)路漫温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士也赠罔极,_____________。(《诗经。 氓》) 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论语。 为政》) 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1)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2)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可以为师矣。 二、(1)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从军行》) (2) __________________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 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5) ______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7)吾生也有涯,__________________ 。 (《庄子•养生主》) (8)香稻啄馀鹦鹉粒,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 答案:(1)孤城遥望玉门关 (2)吴宫花草埋幽径 (3)梧桐更兼细雨 (4)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最喜小儿无赖 (6)水尤清冽 (7)而知也无涯 (8) 碧梧栖老凤凰枝 三、(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孟子 告子上》)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答案: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四、(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2)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3)仰之弥高,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____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桃之夭夭,____________。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 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孑)立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是 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五、(1)不见复关,__________。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经.卫风.氓》)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 。 (《荀子.劝学》) (3)诗云:“__________ ,半于九十。” 此言末路之难也。(《战果策.秦策》) (4)奇文共欣赏,__________ 。 (陶渊明《移居》) (5)__________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6)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答案:(1)泣涕涟涟 (2)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行百里者 (4)疑义相与析(5) 剑阁峥嵘而崔嵬 (6)不知天上宫阙,又恐琼楼玉宇 【解析】“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一句难度稍大,其他都比较容易。 其中《诗经•卫风•氓》未选入教材但在《考试说明》规定的39篇之内,然而多年未考,今年再不考查,怕是说不过去。此外,这几年杜甫、苏轼都常考查,而李白一直未曾考过,今年考到实属预料之中。 六、① 户庭无尘染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 云霄雨霁,彩彻区明。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⑤ 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 4.近五年常考的古诗《观沧海》曹操 《饮酒》陶渊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次北固山下》王湾 《使至塞上》王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行路难》李白 《望岳》杜甫 《春望》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观刈麦》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雁门太守行》李贺 《赤壁》杜牧 《泊秦淮》杜牧 《夜雨寄北》李商隐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欢》李煜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登飞来峰》王安石 《江城子》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水调歌头》苏轼 《游山西村》陆游 《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过零丁洋》文天祥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己亥杂诗》龚自珍 《琵琶行》白居易 《登高》杜甫 《念奴娇》苏轼 《永遇乐》辛弃疾 《锦瑟》李商隐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定风波》苏轼 《归园田居》陶渊明 《声声慢》李清照 《醉花阴》李清照 《水龙吟》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 5.2018年全国三卷语文古诗词填写2018年全国I卷语文作文:时光瓶留给2035年的18岁青年 2018-06-07 1页 5分 用App免费查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钟祥一中谭亦婷,王鸿烨,郑振东,陈芯,高考必胜 信息作者: 岁月 郑生勤 6.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20篇(最少20篇)2010年高考题(10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10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 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10年北京卷)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这是李白诗“登高望四海①”(《古风》其三十九)。 这首诗与《行路难》是同时期的作品。诗中借景寓情,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就是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的混乱现象的揭露。①、四海,指天下。 ②、漫漫,广阔无边。③、被,覆盖。 大荒,广阔的原野。两句意为: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荒寒。 ④、两句意为:荣华富贵象东流水一样,转瞬消逝;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多端。⑤、徂(cú)晖,夕阳的余辉。 ⑥、帜棘,有刺的灌木。鸳,通“鵷”。 相传鵷雏非梧桐不栖。两句意为:梧桐本是鸳鸾栖息的树木,现在却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帜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现在反成了鸳鸾栖身之处。 ⑦、归去来,回去吧。东晋诗人陶明渊明不愿逢迎权贵,弃官还乡,曾作《归去来辞》。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两句意为:还是回家去吧,弹剑高歌《行路难》。 参考答案:(1)(3分) A(2)(4分)要点: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10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8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5分)译文: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岗。 7.2018年全国三卷语文古诗词填写2018年全国I卷语文作文:时光瓶留给2035年的18岁青年2018-06-07 1页 5分用App免费查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钟祥一中谭亦婷,王鸿烨,郑振东,陈芯,高考必胜信息作者: 岁月 郑生勤。 8.近几年中考古诗词赏析主要考哪几首诗1次北固山下(王湾)2天净沙——秋思3夜雨寄北4浣溪沙(晏殊)5望岳(杜甫)6使至塞上(王维)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8过零丁洋9山坡羊——潼关怀古10饮酒(其五)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2己亥杂诗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4相见欢15泊秦淮17观刈麦18蒹葭19观沧海20钱塘湖春行21闻王昌龄左牵龙标遥有此22记承天寺夜游23江城子——密州出猎24春望25游山西春26赤壁27水调歌头28行路难(其一)29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3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1无题(李商隐)32等飞来峰33渔家傲——秋思34破阵子35关雎36雁门太守行 大概就这些吧,中考的,一般都比较简单,不知道教材一样不一样,你自己挑吧。 9.高考语文作文近几年考察的主题高考作文可关注四大主题 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连中国表示,高考作文重点考察两点,一是考生对生命价值的内部感受,二是思辨能力。 雷其坤认为,今年的作文题不会刻意回避热点,但热点材料一定不会出成时事政治题。时事政治题是考查考生对事情本身了解的多少,而不是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他建议大家可以关注以下四方面主题: 一是创新,创新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目前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中国用大量廉价劳动力和沉重的环境代价,换来了“世界最大加工厂”的称号。何时能摘下“加工厂”的帽子,戴上“发明国”的称号?答案只有靠创新。 二是用心感悟生活中的“小确幸”(语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让内心更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最终达到社会和谐。 三是梦想,怎样实现中国梦,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的梦想结合起来,实现民族复兴、社会崛起。从小的角度切入,表现大的主题,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四是应时而变,顺势而化。顺应环境,不要以发展的名义毁坏自然景观和有一定价值的人文景观,比如北京在改造过程中拆掉了部分名人故居等。 10.全国1卷语文默写2000和2001的好像没有默写,没找到,下面是2002到2009的2002年: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4分) (1)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白居易《琵琶行》) (2)千古江山, 。 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 (荀子《劝学》)2003年: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任选两小题)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 。 (《论语?雍也》) (2)_____,_____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 。 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答:(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2004年: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1) ,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2)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3)大江东去,浪淘尽, 。 故垒西边,人道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005: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岂文章著,______________。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2)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江南好,______________。 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______________,此情无计可消除, ______________,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第 13 题考查对著名诗词的背诵。 能力层级为 A级。答案如下: (1)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官应老病休 天地一沙鸥(2)必先利其器 风景旧曾谙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两处闲愁 才下眉头2006年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1)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人不在, ”(辛弃疾《青玉案》)2007年: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木直中绳,_____,其曲中规。_____,不复挺者,_____。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离骚》) (2)长太息以掩滋兮,_____。(屈原《离骚》)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行路难,行路难。 _____,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李白《行路难》)2008: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西望夏口,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 告子下》) 锦城虽云乐,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 (韩愈《师说》) 【参考答案】 ⑴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 ⑵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不如早还家 侧身西望长咨嗟 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2009年: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