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现代诗化用古诗词

1.现代歌词中化用了古诗词的有哪些

比如:(N老的歌)化用李白的和杜甫的

昨日像那东流水

离我远去不可留君

今日乱我心

多烦忧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明朝清风四飘流(以上化用李白的)

由来只有新人笑

有谁听到旧人哭(这两句出自杜甫《佳人》)

爱情两个字

好辛苦

是要问一个明白

还是要装作糊涂

知多知少难知足

看似个鸳蝴蝶

不应该的年代

可是谁又能摆脱人世间的悲哀

花花世界

鸳鸯蝴蝶

在人间已是癫

何苦要上青天

不如温柔同眠

李白的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幕倚修竹。

还有

红尘自有痴情者

莫笑痴情太痴狂

若非一番寒澈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问世间情为何物

只教人生死相许

看人间多少故事

最消魂梅花三弄

~~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汤·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邱词》

《摸鱼儿-雁邱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还有琼瑶写的《还珠》的歌《当》和《梦里》,活生生的改人家诗经里《上邪》的句子!郁闷!

《在水一方》改的还是《诗经》中的《蒹葭》

苏轼的《水调歌头》就更不用说了~词都没变D,原来学这首词的时候我有个同学就是唱歌背出来D~!~

还有很多了!

2.化用经典古诗句的现代诗歌

《念你好几年》

乞巧节,弹指又七年

相逢几个秋,旧景似昨天

窗半掩月半圆,尘念增又减

清浅银河隔两岸,牛郎等织女盼

鹊鸟熙攘,又是一年鹊桥仙

盈盈泪眼,衷肠难诉无尽痴绵

清风扫明月,菊花黄又艳相思残

醉榻初醒,巧遇夜色将过半

谁偷看,鹊桥之间仙人正缠绵

欲差心思下黄泉,巧借孤魂入九天

恋恋风尘,支影楼台与谁共婵娟

烟波浆声,一听就是好几年

如花美眷,起杯落盏皆留恋

鸳鸯聚还散,苦果怎吞咽

本是双飞客,天南地北俱无眠

缘起缘灭,耳畔谁苦劝请退思念

逃离沉湎,不该轻敲每个念你的夜晚

爱恨双生花,剪不断皆随缘

3.古诗词改编现代诗 示范

1、以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上半阕为例: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改现代文:

似望见了秦时的明月,

孤寒一片,

像看到了汉室的边关,

凄冷无边。

久远的战事,

无边无垠。

远出征战的良人,

何时归家园。

倘那伟岸的卫青,

和赳赳的飞将李广,

还泼风似地驰骋马上,

那胡虏骠骑的踏践,

又怎会越过了阴山。

2、古诗与现代诗的区别。

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

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现代诗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并且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

4.能不能给我一首现代诗

无题

泪眼问花话无言,

乱红荡过秋千去。

回头细觅,

寻不着,

昔日熟悉的声音,

落寞的回头,

浅浅的眼眶

藏不住,

东流春水一江泪。

留不住

花辞树,

凋零得七七八八,

又再

寻寻觅觅

却依旧

冷冷清清。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只影向谁去?

这首诗是我原创的。

5.现代古诗词有哪些

断章

【作者】: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6.古诗和现代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致橡树》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

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 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

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

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把握了这一点,舒婷的朦胧诗是不难解读的。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

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

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全诗共36行。

1至13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这正是以对立的价值面对现代爱情理想构成的深刻有力的反衬。14至31行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爱情的双方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保持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支持,携手并进。

32至36行写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既爱双方的人品,也爱他的理想——忠于祖国。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十一月六日 注: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 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 文化》)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 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 一篇。

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 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 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 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 的活物,温润可。

7.现代古诗词

江城子 少年说愁

明月孤灯夜下思。

寒风起,展思绪。

清茶一杯,洗去混浊气。

陈年旧事在游历。

只记得,心神怡。

弃绝愁思与谁忆?

恋相聚,苦别离。

伊人秋水,此时可痴迷?

他日登台望长路。

转回首,入梦去。

天高云淡应景之作,不知可否充数乎?还有余光中的 《乡愁》 和《 乡愁四韵》, 琦君的《故乡的桂花雨》,琼瑶的 《剪不断的乡愁》,舒兰的《乡色酒》

子陵。周郎顾 幽兰操 等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