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清明节风筝的古诗词

1.清明方风筝诗词

《风筝》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曙

高风吹玉柱,万籁忽齐飘。

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

松泉鹿门夜,笙鹤洛滨朝。

坐与真僧听,支颐向寂寥。

《风筝》

朝代:唐代

作者:鲍溶

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

彩弦非触指,锦瑟忽闻风。

雁柱虚连势,鸾歌且坠空。

夜和霜击磬,晴引凤归桐。

幽咽谁生怨,清泠自匪躬。

秦姬收宝匣,搔首不成功。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有没有一首是关于清明节的里面还要包含放风筝的诗

清明日狸渡道中_百度汉语

作者:范成大(南宋)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知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后,乌鸟道正西东。

《清明日狸渡道中》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赴徽州上任途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前四句一路叙来:山风、细雨,花燃,柳卧,唯独不见一个人影,后四句写坟地上扫墓的人散去,只剩下石马、专风筝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作伴。

只有乌鸦四处觅食,暗示出长眠地下的死者亡灵的寂寞。诗人借属清明时节山行道中两旁的所见所闻,暗示对死者的慰藉,反映作者背乡离井的失落,惆怅的思绪。这首诗文笔清新洒脱,句法富于变化。

3.关于清明节的诗歌 寒食,风筝

一、寒食:《寒食》唐代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11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5261二、风筝《清明日狸渡道中 》 南宋 范成大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寒食与风筝都是清明节的习俗。

在江南一带,有清明吃青团的习俗,是寒食习俗的一种。青4102团利用了野生植物“浆麦草”的汁液,拌以糯米粉和匀而成的一种圆形食物。

青翠如玉、颜色可人的青团,是江南一带清明时节必不可少的餐桌美食。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

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1653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

《清嘉录》中说版:“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在古代,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

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权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

4.关于风筝的古诗

1、《风筝》唐代:司空曙

高风吹玉柱,万籁忽齐飘。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

松泉鹿门夜,笙鹤洛滨朝。坐与真僧听,支颐向寂寥。

2、《风筝》唐代:鲍溶

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彩弦非触指,锦瑟忽闻风。

雁柱虚连势,鸾歌且坠空。夜和霜击磬,晴引凤归桐。

幽咽谁生怨,清泠自匪躬。秦姬收宝匣,搔首不成功。

3、《风筝/风筝寄意》唐代: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

4、《呈富相风筝》宋代:邵雍

秋风一击入云端,合国人皆仰面观。好向丹霄休索线,等闲势断却收难。

5、《因赋风筝与黄郎偶》宋代:李曾伯

竹君为骨楮君身,学得飞鸢羽样轻。出手能施千丈缕,举头可问九霄程。

高穷寥旷宁无力,少假扶摇即有声。所惜峥嵘能几日,儿曹偻指已清明。

6、《风筝歌》宋代:田锡

白苹洲暖春风生,画楼槛上争筝鸣。铿锵节奏急复慢,空中一部天乐声。

三十六宫深窈窕,绣楣藻井光相照。十三弦上千般声,朝霭微吟暮烟啸。

夜来亲向月中闻,繁音错节何纷纭。碎如鸾铃与珂佩,巫山队仗迎湘君。

晚来金屋愁微雨,风细筝声不全举。依稀嫔妾怕人知,啾啾切切私相语。

洪织断续何所拘,凤凰著对飞鸾孤。梧桐枝边泊未稳,琅玕岛上鸣相呼。

有时方奏俄中绝,宫商斗顿如刀截。杏花露重鸳鸯寒,空见如霜满庭月。

有时半日全无风,一一暮天楼阁红。唯闻鸟雀啄弦上,暖珠寒玉何玲珑。

清音朝朝与暮暮,误声不管周郎顾。只嫌雅郑交奏时,宝铎丁冬暗相妒。

7、《戏赋段桥风筝》宋代:杜范

段桥牵纸鹞,儿戏亦关心。风快应难挽,云高径欲侵。

人夸无限力,身直不多金。说与须知道,明朝不似今。

5.描写清明节的古诗

不堪憔悴更无成。日暮汉宫传蜡烛。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莫辞盏酒十分劝。故园肠断处。 归穿细荇船头滑,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时节好烟光。日落狐狸眠冢上。 借问酒家何处有?远山枫外淡。梨花自寒食,游子寻春半出城。昨日邻家乞新火。马穿杨柳嘶。 几时能命驾,固因流水坐苔矶,不见洛桥人。 春色来年谁是主。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九陌无尘土? 牧童遥指杏花村,南溟作逐臣,醉踏残花屐齿香,兴味萧然似野僧;况是清明好天气,文章忆二贤,寒食东风御柳斜;兴逐乱红穿柳巷。

杜草开三径。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不妨游衍莫忘归,还逐游人出禁城,晓窗分与读书灯。

《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 (唐)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新火起厨烟,途中属暮春;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祭扫各纷然。 晴风吹柳絮,万株杨柳属流莺。风雨梨花寒食过?绿野晴天道,春入遥山碧四周。可怜江浦望,只恐风花一片红。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

《洛阳清明日雨霁》 (唐)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愁里看花厌此生。

客中下第逢今日。北极怀明主。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一滴何曾到九泉,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日夜柳条新,园林胜事偏。 不堪吟罢东回首。宿草春风又,人倚秋千笑!桥危可免扶,进节只愁余。 九陌芳菲莺自啭,轻烟散入五侯家,满耳蛙声正夕阳,夜归儿女笑灯前,春草青青万项田。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对酒落花前。人生有酒须当醉。日暮笙歌收拾去。 游人恋芳草,泪血染成红杜鹃,破屋麦边孤,万家车马雨初晴,新阡去岁无。

风急岭云飘迥野。

《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

酒绿河桥春。纸灰飞作白蝴蝶。 千门尚烟火,漏闲宫殿午!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几家坟上子孙来。

《 长安清明言怀》 (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夜来嵩少雨,雨余田水落方塘,半犯严城鼓《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6.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宋代:柳永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垧。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拼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译文

桐树花开绚丽烂漫,一阵疏雨刚过,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过一般。艳丽的红杏林犹如燃烧的火焰,浅红色的缃桃花装扮着郊野,美景似画屏。清明踏青的人们倾城空巷而出,全都为游赏名胜而去。人们纵马驾车奔向远郊。暖风中吹来阵阵繁密清脆的管弦乐声,千家万户竞相奏起新颖美妙的音乐。

远郊佳丽如云。踏青队伍里,少女们采花斗草,艳丽妖冶的歌女递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对面路旁到处可见遗簪坠珥的欢饮不拘形迹之人,盛装美女更是纵横遍野。面对如此众多佳丽,欢爱之情油然而生。纵情畅饮,陶然大醉如玉山倾倒。拼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则非尽醉不休。

7.关于清明节的诗歌,要5首

1、《渔歌子》柳如眉

(唐)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copy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2、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唐)窦巩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3、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4、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zhidao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5、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