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名人与酒的故事1、刘邦归故里酒酣 公元前209年,刘邦平息叛乱,荣归故里,大摆酒席,宴请父老乡亲,并挑选120名儿童,教他们唱歌。 临别前,全城的人都送刘邦美酒,刘邦一见此景感动万分,便叫人搭起帐篷,又与大家痛饮了三天后,才不得不与大家辞行。 2、超级酒鬼刘伶 刘伶以嗜酒、豪饮而闻名于世的刘伶,积毕生之愿写下了著名的《酒德颂》,颂扬以饮酒为荣,酗酒为耻,唯酒是德的饮酒思想。 3、醉翁欧阳修 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这样欢宴畅饮,直到深夜而归。 4、醉翁欧阳修 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这样欢宴畅饮,直到深夜而归。 5、阮籍 阮籍跟刘伶是好朋友,都是竹林七贤这个著名饮酒组织的骨干。阮籍虽然嗜酒如命,曾因为步兵营房里有一个善于酿酒的老厨师贮藏了三百斛好酒,就主动去做了步兵军官(校尉),但是,他醉酒却从不误事。 因为他醉酒后从不乱来,以至于睡在酒吧年轻漂亮的老板娘身边,她丈夫都丝毫不介意;大醉中替人写文章,一个字都不需要修改;借着醉酒,躲过了很多次杀身之祸。醉酒不但不误事,反而成事,古往今来,凤毛麟角。阮籍代言酒文化,可以使人摒弃偏见,正确认识饮酒的积极意义。 扩展资料 古代喜欢喝酒的诗人 1、李白 李白斗酒便有诗百篇,喝醉了就在长安街道上的酒肆中睡觉,君王看见以后唤他上船,李白不屑一顾,自称为“酒中仙”。在他的一生当中,后人眼里的李白,轻狂、天才、爱酒这三个标签缺一不可。 2、白居易 作为李白的粉丝之一,白居易诗写得好,喝酒也没有落于下风。在他的家中有一个酒库,床头也时常摆放着酒坛,白天要喝,晚上要喝,一个人要喝,有朋友来更是要喝。他在山间野地喝过酒,在寺庙道观也要喝,赏雪要喝,泛舟也要喝。 3、杜甫 杜甫不用多说,比起白居易,和李白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杜甫堪称李白的头号粉丝,正如后世所调侃的那样:李白爱写酒,杜甫爱写李白。杜甫是个称职的粉丝,要学习偶像写诗,更要学习偶像喝酒。普普通通的喝酒自然不是偶像喝酒的精髓,所以白日放歌和纵酒再搭配不过。 4、苏轼 苏轼作为一个晚辈酒喝的倒是温婉了些,但是他和酒的缘分可不浅,毕竟他自己也说过:“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赏月的时候喝酒,于是就有了《水调歌头》,赤壁游玩的时候喝酒,就有了《赤壁赋》。 5、陶渊明 陶渊明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在路边悠然采菊花的隐士形象。一生不得志的陶渊明除了爱菊,剩下的便是爱酒了,即便在穷困潦倒需要靠友人救济的时候,朋友除了给他粮食,总要附带送上两坛酒,想来也是对他的性情十分了解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阳修 2.描写酒与人男人的诗句描写酒的诗句 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北宋·范仲淹《苏幕遮》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酒中贤圣得人传,人负邦家因酒覆。 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明·施耐庵《水浒传》 6、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事,未要论穷通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8、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唐·王维《汉江临眺》 9、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1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1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 14、醉醉醉,美人怀中睡,不敢高声语,唯有暗皱眉。 1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北宋·柳永《雨霖铃》 16、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唐·杜甫《登高》 17、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19、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 20、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北宋·李清照《如梦令》 21、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22、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唐·李白《客中行》 2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6、天若不爱酒天应无酒星,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2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8、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 29、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有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别故,知君到处有逢迎。 30、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1、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北宋·苏轼《浣溪沙》 3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3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 3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北宋·苏轼《水调歌头》 3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36、把酒送君天上去,不诉离伤;不诉离伤,怎能不伤 37、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北宋·柳永《蝶恋花》 38、对酒当歌寻思着,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 ——北宋·晏几道《醉落魄》 39、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瑚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40、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1、梨花香,愁断肠;千杯酒,解思量。 4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北宋·范仲淹《渔家傲》 43、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44、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5、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今朝有缘来相会,明日你东我向西。——钱钟书《围城》 4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唐·李白《行路难》 4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48、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49、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北宋-晏殊《浣溪沙》 50、桃李春风一壶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5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5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5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曲》 5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5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北宋·李清照《醉花阴》 5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57、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8、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 3.中国古代名人与酒的故事1、刘邦归故里酒酣公元前209年,刘邦平息叛乱,荣归故里,大摆酒席,宴请父老乡亲,并挑选120名儿童,教他们唱歌。 临别前,全城的人都送刘邦美酒,刘邦一见此景感动万分,便叫人搭起帐篷,又与大家痛饮了三天后,才不得不与大家辞行。2、超级酒鬼刘伶刘伶以嗜酒、豪饮而闻名于世的刘伶,积毕生之愿写下了著名的《酒德颂》,颂扬以饮酒为荣,酗酒为耻,唯酒是德的饮酒思想。 3、醉吟先生白居易每当良辰美景他便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 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4、醉翁欧阳修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 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这样欢宴畅饮,直到深夜而归。 5、阮籍阮籍跟刘伶是好朋友,都是竹林七贤这个著名饮酒组织的骨干。阮籍虽然嗜酒如命,曾因为步兵营房里有一个善于酿酒的老厨师贮藏了三百斛好酒,就主动去做了步兵军官(校尉),但是,他醉酒却从不误事。 因为他醉酒后从不乱来,以至于睡在酒吧年轻漂亮的老板娘身边,她丈夫都丝毫不介意;大醉中替人写文章,一个字都不需要修改;借着醉酒,躲过了很多次杀身之祸。醉酒不但不误事,反而成事,古往今来,凤毛麟角。 阮籍代言酒文化,可以使人摒弃偏见,正确认识饮酒的积极意义。 4.“酒”在古代诗词中的形象自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道出酒的特殊功效———解忧,酒便成为古代文人才子所喜好的东西,便被赋予丰富的意蕴,频繁出没于诗词歌赋之中。在众多意蕴中,酒作为一种愁的美学载体,最易被作者和读者所认可。 古代诗词中不乏风格鲜明独特之作,有的飘逸清雅,有的沉郁悲壮,有的精致爽俊,有的超凡真率。诗词的题材大致不外乎边塞、羁旅、牢骚、山水田园、言志闺怨之类,但无论怎样的风格,何种题材,一般在诗句中出现“酒”,便或多或少地会染上一种愁绪。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等等都写得慷慨悲壮,里面的爱国之情,让人动容,但更能牵动人心的是隐含于其中的淡淡的凄凉悲苦。而“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又添了一丝雄浑之气。“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又为其添了一缕乐观,但其基调是悲壮凄苦。也正是一丝淡淡的哀愁,更显其英雄形象之壮美,而这种意蕴的载体就是“酒”。 失落失意是众多文人墨客共有的情绪。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借酒消愁”之作。他们壮志难酬,抱负难伸,知音难觅,便唯有对酒倾诉,便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之叹,“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之愤。而这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愁,是诗人们尽力去掩饰却又无意之间表现出来的贯穿于全诗的情绪。虽有“人生得意须纵酒,莫使金樽空对月”之举,但这种“快意”实是失落之愁情,没有酒便不得解脱,又不得不落个“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离愁别绪是诗词情感的主流,而又都与“哀、愁”不可分割,也便与酒有了不解之缘。“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让人满目悲凉;“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又寄寓了莫大的哀思;“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是满怀的情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满盏的别意。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里盈樽的渴盼等等,都被后世乐道,而其中动人心扉者自然是蕴含于酒中之哀愁。更别说“我只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之浓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清冷惜别。而酒这种神奇之物,便是众多情思的化身。 当然,众多哀思之中自少不了“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中的苦闷闲置之愁和“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的孤傲。 纵观中国的古代诗词,只要有酒参与其中,一般多少都会流露出一丝哀愁来,因为酒的千年历史孕育了千年酒文化独特的内涵,它就是“借酒消愁”。这种独特内涵又被中国古代诗词作者巧妙、自然、创造性地赋予更丰富的内涵 5.酒和英雄相关的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 晏殊《清平乐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散发弄扁舟。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风吹扬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杜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年携手处,游遍芳丛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 鸿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间一场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燕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关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满江红(怀子由)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 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 恐异时、怀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难必。 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 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 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 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点笔袖沾醉墨 ,谤花面有惭红。 知君却是为情秾。怕见此花撩动 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 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白发千茎相送,深杯百罚休辞。拍浮何用酒为池。 我已为君德醉。 诗句端来磨我钝,钝锥不解生芒。 欢颜为我解冰霜。酒阑清梦觉,春草满地塘。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 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睛。不知钟鼓报天明。 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醉中吹坠白纶巾,溪风漾流月。 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一年三度过苏台。清尊长是开。 佳人相问苦相猜。这回来下来。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孤负金尊绿醑。 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 夜阑还独语。 故人重见。 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 惭愧青松守岁寒。 6.酒和英雄相关的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 晏殊《清平乐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散发弄扁舟。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风吹扬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杜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年携手处,游遍芳丛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 鸿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间一场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燕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关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满江红(怀子由)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 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 恐异时、怀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难必。 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 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 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 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点笔袖沾醉墨 ,谤花面有惭红。 知君却是为情秾。怕见此花撩动 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 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白发千茎相送,深杯百罚休辞。拍浮何用酒为池。 我已为君德醉。 诗句端来磨我钝,钝锥不解生芒。 欢颜为我解冰霜。酒阑清梦觉,春草满地塘。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 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睛。不知钟鼓报天明。 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醉中吹坠白纶巾,溪风漾流月。 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一年三度过苏台。清尊长是开。 佳人相问苦相猜。这回来下来。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孤负金尊绿醑。 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 夜阑还独语。 故人重见。 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 惭愧青松守岁寒。 7.关于酒的古代诗人名有很多啊!在中国古代,好像是诗酒不分家的!! 酒是文人灵感的诱发剂。“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老同志的名句相信大家也都熟知。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骚客,画家书法家,都与酒脱不了干系,因酒而兴致勃发,才思横溢,酒酣墨畅。 酒能激起古今多少豪情别意,多实儿女情愁,实在难以胜数。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若朝露,去日苦多”,表现出对人类悲剧命运了悟之后的承担;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舒发着一种豪气干云的英雄情怀;苏轼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在感怀离愁别绪与人生的多难;至于陆游的:“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则是寄寓了生离死别的相思之苦。太多太多了,总之,千古绝唱令人击节三叹。没有酒,何来这许多千古名句? 其实,自中国的文学史一开始,文学就被酒所纠缠。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和《楚辞》都有不少篇贴咏到酒。《诗经》里面约有三十篇提到了酒,正好占了全部诗歌的十分之一。屈原更好玩,他的词赋中出现了椒酒、桂酒等名目,但他却宣称自己不喝酒:“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但总有点此地无银的感觉。尚且,若真的并非酒人却非要在诗中写酒,正是证明了酒对于诗歌之无往而不在,想逃也逃不掉了。 酒能使人大脱离世俗的困扰,写出真情的诗篇。从物理特性来说,酒能使人的大脑皮质兴奋,使人的情绪和思维进入高度活跃状态,调动起经验的记忆和平时沉积在大脑中而不大能意识得到的大量信息,催化出灵感。苏轼在《和陶渊明〈饮酒〉诗》中道“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即是说世间万物各有形态,到处都有诗意,一喝酒,诗就来了。所以他叫酒做——“钓诗钩”,哈,绝。他更把前人的“文章本天成,妙手自得之”演化成“文章自天成,饮酒自得之”。 故此,酒催诗文。诗酒两物从来就是联称的。以酒催诗文,最有名的当然是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大家了。 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我们从中闻到浓冽的酒香。饮酒是乐事,但由于受到生产力的制约,酿造一点酒并不容易。所以有了一点酒,往往想到我们的祖先,用作祭祀之用,与神灵共享。 清酒既载,驿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诗经·大雅·旱麓》 祭祀者并不是白白地请吃请喝,而是对神都抱有希望。水旱风雷,常常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在无法主宰自然的情况下,只能向神灵祈祷风调雨顺,禾稼丰收,免于饥馑。“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诒孙子。于胥乐兮。”(《鲁颂·有马必》)从春而复,由夏而冬,人们一面披风雪,冒寒暑,不停耕耘,也一面向神灵膜拜,暗暗祝祝寿,然而真正让人们眉开眼笑,饮得安乐,饮得热闹的,当是在禾稼登场的时候。 一边饮酒,一边做游戏,这是宫廷宴会最为常见的。他们投壶发矢,以决胜负。《行苇》中对此类多有描写:“敦弓既坚,四金候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胜负既定,欢呼声起,于是以大斗酌酒,互相碰杯,祈祷福禄。即使祭祀,也只是徒具仪式,实际上是让美酒灌满自己的皮囊。 8.古诗与酒的关系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 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 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 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鬯: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据《诗经。 大雅·江汉》记载,“?鬯一卣”。〔传〕:黑黍也。 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笺」:?鬯,黑黍酒也,谓之鬯者,芬香条畅也。 王赐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庙,告其先祖。 白堕: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 据北魏《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中记载,“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 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 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 因此,后人便以“白堕”作为酒的代称。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 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传】:春酒,冻醪也。 宋代朱翼中在《酒经》写道,“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杜牧在《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中写道,“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壶觞: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陶潜在《归去来辞》中写道,“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白居易在《将至东都寄令孤留守》诗中写道,“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张祜在《题上饶亭》诗中写道,“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醇酎这是上等酒的代称。 据《文选·左思<魏都赋>》记载,“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张载在《酃酒赋》中写道,“中山冬启,醇酎秋发”。 酌: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问、壶酒,独酌无相亲” 酤:据《诗·商颂·烈祖》记载,“既载清酤,赍我思成”。 〔传」:酤,酒。 醑:本意为滤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称。 李白在《送别》诗中写道,“借别倾壶醑,临分赠鞭”。杨万里在《小蓬莱酌酒》诗中写道,”餐菊为粮露为醑”。 醍醐:特指美酒。白居易在《将归一绝》诗中写道,“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 黄封:这是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苏轼在《与欧育等六人饮酒》诗中写道,“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 又据《书言故事·酒类》记载,“御赐酒曰黄封”。 清酌:古代称祭祀用的酒。 据《礼·曲礼》记载,“凡祭宗庙之礼,……酒曰清酌”。 昔酒:这是指久酿的酒。 据《周礼·天宫酒正》记载,“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贾公彦注释说:“昔酒者,久酿乃孰,故以昔酒为名,酌无事之人饮之”。 缥酒:这是指绿色微白的酒。曹植在《七启》中写道,“乃有春清缥酒,康狄所营”。 李善注:缥,绿色而微白也。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青州从事”是美酒的隐语。 “平原督邮”是坏酒的隐语。据南朝宋国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术解》记载,“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 “从事”、“督邮”,原为官名。宋代苏轼在《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中,写有“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的诗句。 曲生、曲秀才:这是酒的拟称。据郑?ぴ凇犊?齑?偶恰分屑窃兀?疤拼?道士叶法善,居玄真观。 有朝客十余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突有一少年傲睨直入,自称曲秀才,吭声谈论,一座皆惊。 良久暂起,如风旋转。法善以为是妖魅,俟曲生复至,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美酒盈瓶。 坐客大笑饮之,其味甚佳”。后来就以“曲生”或“曲秀才”作为酒的别称。 明代清雪居士有“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诗句。清代北轩主人写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馆难忘曲秀才”的诗句。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八大王》一节中,也写有“故曲生频来,则骚客之金兰友”的词句。 曲道士、曲居士:这是对酒的戏称。 宋代陆游在《初夏幽居》诗中写道,“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黄庭坚在《杂诗》之五中写道,“万事尽还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 曲蘖:本意指酒母。据《尚书·说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