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不问苍生问鬼神

1.不问长生问鬼神,全诗是什么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①贾生:贾谊(前200——前168年),西汉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二十岁为汉文帝的博士,后升为太中大夫。由于主张政治改革,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长安,郁郁而死,年仅三十三岁。②宣室:汉代长安城未央宫前殿的正室。贤、逐臣:均指贾谊。封建社会,被贬在外的官吏,称“逐臣”。③才调:才华、才干、才能。无伦:无与伦比。④可怜:可惜。夜半虚前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文帝接见贾谊时“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半夜,文帝前席。”古人席地而坐,从所坐的席上向前移动,以接近谈话的对方,是听得出神时不自觉的动作。⑤苍生:老百姓,人民。

这首诗借咏贾谊故事,尖锐地指出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地重视人才,让他们在政治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汉文帝史称有道明君,尚且如此,其他君主自然更勿论。李商隐把从古以来贤才不得重用的叹息与自身流落不遇的感慨,通过贾谊的典型事例抒写出来。前两句以欲抑故扬的手法,叙述文帝求贤,召见才能卓异的贾谊,使人以为下面必有关于国计民生大事的咨询,三四句却转而揭出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讽刺的意味极深而出之以唱叹,尤觉情韵悠远。 汉初的贾谊,有治国之才。汉文帝为询问鬼神之事,曾半夜把贾谊叫进宫里。唐代诗人李商隐,据此便写了一首名诗,讽刺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

2.李商隐的诗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写的是谁的遭遇

西汉的贾谊。全诗是“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作者却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慧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讽刺晚唐幻想成仙、荒于政事的帝王。诗歌欲抑先扬,发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议论

3.“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意思是可惜到了半夜前面的坐垫空了出来, 文帝不问天下苍生而去问鬼神之事.此诗句出自杜牧的这首“贾生”,是对统治者的讥讽,入木三分,写得的确出色。

“前席”中的“前”是个动词,它是指前伸、前探的意思。“虚前席”中的“虚”,是说文帝已经不是实实在在地坐在那里了,“虚前席”的意思是说,贾宜的谈话令文帝折服,不知不觉地把身子欠了起来并向贾宜的方向一点点前倾过去——听得很投入、很虔诚、很入神.

首先,“问鬼神”,未必就不是关心百姓和国家社稷。因为,到了武帝时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才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国策。而在此之前,汉朝一直是以老黄哲学为治国之道的。众所周知,老黄哲学是信奉鬼神的.换言之,汉文帝探寻鬼神之道并不有悖于治国之道。

其次,在汉朝历史上,主张削藩最坚决的有两个人,首推者就是贾宜(另一位就是景帝时期的晁错)。文帝时期,汉朝草创不久,又刚刚经历了吕后乱政,内忧尚未平息,而匈奴等外患尤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行削藩,一旦惹得各路藩王群起造反,那么汉王朝的天下将不可收拾。所以,面对贾宜言之凿凿的削藩高论,为了不打击人家的赤诚之心,文帝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其用心可谓良苦。

最后,应该相信汉文帝的虔诚是真实的。文帝关心百姓、国家社稷,才有可能能够创建出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扩展资料:

1、《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