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赏析古诗当中“夕阳”的意象一、怀人思乡的怅惘 夕阳寓相思,除了怀人之外,更有思乡之意。唐朝诗人崔灏登上黄鹤楼,只见暮色苍茫烟波浩淼,诗人极目远眺不见家乡,惆怅失落顿涌心头,便有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叹。宋代诗人李觏《乡思》中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由见落日而触发思乡之情,把落日可见,故乡难觅的怅然之情表达得婉曲有致。 二、闲适隐逸的恬淡 古代文人往往由于社会黑暗,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无法实现便回归山林,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家园。他们对夕阳下飞禽走兽归巢有种亲切感,因此常描写日暮时飞鸟归巢的景象来表现归隐生活的独得之乐。在这些作品中,“夕阳”往往成为作者情感的一种寄托,把充溢于诗人心中的宁静恬淡推向极致。 三、壮丽辉煌的苍凉 苍凉壮丽的边塞诗中也常有“夕阳”意象,大诗人王维就有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金黄的落日照耀着一望无际的大漠和滔滔的黄河,这是大自然中最辉煌壮丽的奇观,色彩绚丽的雄浑美景,表达出盛唐人旺盛的生命力。 2.夕阳落日的古诗词夕阳落日的古诗词 1、访原仲山居 作者:刘子翚 (宋) 寂寂临湖屋,湖风为掩门。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好事长留客,虽贫亦置樽。平生枯淡意,去此欲谁论。 2、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蝶恋花·送祐之弟 作者:辛弃疾 (宋)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逢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5、夕阳 作者:韩偓 (唐)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 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 6、乡思 作者:李觏 (宋)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1、和周廉彦 作者:张耒 (宋) 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 12、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作者:范仲淹 (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 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3、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1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5、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李白《登新平楼》 16、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唐·储嗣宗《南陂远望》 17、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19、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杜甫《落日》 20、晚日寒鸦一片愁。 21、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3.描写夕阳的诗句有哪些诗句如下: 1、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齐己《塘上闲作》 解释:表示夕阳西下,渔船该归家了。 2、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李中《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 解释:知己的人还没有来,拉开窗帘看见夕阳。 3、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白居易《登阊门闲望》 解释:城里的青草铺满了大地,小鸟在夕阳里回到桥上。 4、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李白《代寄情楚词体》 解释:目送飞鸟离开,只恨夕阳落得太快。 5、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储嗣宗《南陂远望》 解释:独自在江头看秋天的野草,人们在夕阳里耕种。 6、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岑参《晚发五渡》 解释:村子在雨中林立着,寺庙在夕阳里。 7、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李商隐《白云夫旧居》 解释:墙外没有一点人的踪迹,夕阳只有照着想要栖息的飞鸟。 8、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高适《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解释:夕阳连着积水,边塞的风景在天空中如此美丽。 9、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杜牧《西江怀古》 解释:钓鱼的人再高歌明天,无数的沙鸥在夕阳里玩耍。 10、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皎然《山雪》 解释:夕阳在西峰里,残留的雪山即将融化。 11、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来鹄《惜花》 解释:东风吹了夕阳也要下山了,一树的夭桃已经开了数日的花。 12、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 解释:瀑布经常带着雨,夕阳马上就要落山了。 13、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 解释:蝉声在树上环绕,白发的人送别加倍的悲伤。 14、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陆龟蒙《京口》 解释:东风知道客即将扬帆远航,落叶在夕阳下映照天。 15、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解释:在小桥流水那有一户人家,古道里的西风比马瘦,夕阳就要从西边落下,思念的人还不知道在哪里。 古诗: 1、《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2、《忆昔》 唐 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 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 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 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 夕阳唯见水东流! 赏析:全诗以“昔年”领起,前六句紧扣题旨“忆”字,描绘昔日繁华景象。末联一跌,顿起波澜,发为变徵之音,结出无限感慨。由于前六句色彩秾丽,人们很容易产生错觉:似乎韦庄是在回味、留恋乱前长安贵族豪右那种灯红酒绿的生活。其实,韦庄出身于早已破落的大族之家,那时他是没有资格进入诗中描绘的那种上流社会的。诗中隐含着对上层统治阶层醉生梦死、竞逐奢靡的批判,抒发了他对社稷倾危的感叹。只是由于用语华艳,给全诗蒙上了一层粉红色的轻纱,使人乍读之难察幽隐,细品之却有深意。 4.夕阳 古诗【原文】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 晚 意 不 适, 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 只 是 近 黄 昏。 [编辑本段]【注释】 1.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也就是说,乐游原本名“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又“风在其间,长肃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可见,玫瑰和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2. 不适:不悦, 不快。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现自己的感受。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诗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 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编辑本段]【思想感情】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编辑本段]【古诗赏析】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现自己的感受。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诗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 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