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诗歌 2. 唐诗人 3. 唐诗 唐诗歌1.中唐诗歌的开拓与新变唐代 (618 -- 907) 的诗主要可为四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1. 初唐 (618 -- 712):初唐是唐诗的酝酿形成时期,主要的诗人有初唐四杰 (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沈?期、宋之问、陈子昂。 1)诗境上:歌行在卢骆手里“从宫廷走到市井”(卢照邻《长安古意》);五律在王杨手里“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杨炯《从军行》)。 (2)重视声律; (3)讲求骨气:如《从军行》慷慨豪迈;《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悲酸之态,爽朗超脱;《在狱咏蝉》有寄托。 四杰有自觉的变革文风的意识,提倡刚健骨气的文风。 杨炯《王勃集序》曰:“(龙朔变体)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在他们的诗中已出现壮大、慷慨的作品。杨炯《王勃集序》评王诗:“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认为王勃能以风骨充实作品,既壮健又有藻饰。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词旨华丽,固缘陈、梁之迹,骨气翩翩,意象老境,超然胜之。” 认为既有宫体诗华靡的一面,又有风骨。他们努力开拓诗歌境界,能够运用比较畅达的气势来去感驾文辞,将六朝的骈俪转化为流丽矫健。 杜甫《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 盛唐 (712 -- 675):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黄金时代。当时优秀诗人如群星丽天,还出现了两位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 -- 李白和杜甫。 除李、杜外,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也是杰出的诗人。 初唐诗歌发展的脉络是从宫廷御用转向个人抒情。 盛唐诗歌普遍的主题是社会政治主题,盛唐诗歌反映了唐人重视事功、富有理想、高度自信、胸怀开朗、热情豪迈的总体风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表现新的体验。 即使是旧题材,也写出新体验。如边塞诗。 3)、大眼光、大格局。初唐诗歌精细,盛唐诗歌阔大。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李白)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寒士阶层大量地走向诗坛。 3. 中唐 (766 -- 835):中唐的诗歌,不过是盛唐的延续。 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韩孟、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刘禹锡、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名家,唐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三个高峰期,称为“三元”??开元、元和、元佑。主要的诗人有韦应物、柳宗元、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 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 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 2)、追求新变。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 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借用,实际白是专指唱和长律而言)。 3)、多元化。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结果就形成诗歌创作的多元化。 其表现就是创作个性更为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为丰富多样。 4. 晚唐 (836 -- 906):晚唐时期是唐诗从盛转入衰微的时代,多数的诗人以摹仿前人为能事,气度不足,艺术成就不高。 晚唐诗歌普遍带有衰飒悲凉的气氛,感伤色彩很浓。叶燮《原诗?外篇》: 论者谓晚唐之诗,其音衰飒。 ……盛唐之诗,春花也,……晚唐之诗,秋花也。江上之芙蓉,篱边之丛菊,极幽艳晚香之韵,可不美乎? 余恕诚《唐诗风貌》把晚唐诗歌分为两大群体:一是穷士诗人,以贾岛、姚合、孟郊为代表,包括皮日休、陆龟蒙。 风貌特点:收敛境界缩小、淡冷淡泊冷清的心理、着意写诗用心思。二是绮艳诗人,以“小李杜”、温庭筠为代表。 风貌特点:悲怆、绮丽、委婉。 晚唐诗人以李商隐、温庭筠、杜牧三人为代表。 初唐约百年,诗人大约270人,诗歌2757首,其中心问题是要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融合南北文风,为诗歌发展开辟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初唐百年诗歌的演进,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前后两个五十年。 初唐的前五十年可说是宫廷诗的时代(2)。从作家来讲,初唐前五十年主要是以李世民为代表,包括李百药、虞世南、马周、许敬宗、杨师道、长孙无忌、魏征、上官仪、褚亮等人在内的作家群,而以“绮错婉靡为本”的“上官体”为这一时期的代表。 初唐的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旧的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坛上比较热闹,改革诗风的呼声与创作实践同样强烈,先是高宗武后时期,以“文章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登上诗坛,把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与塞漠,感情基调也清新健康起来,继之有沈?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这种新形式。 最后是陈子昂登高一呼,痛斥齐梁,高倡风骨,为唐诗开展健康地发展道路。总而言之,初唐诗歌虽未完全摆脱六朝的浮华和纤弱。 2.睌唐诗歌有哪些晚唐诗歌的艺术特点:伤感无奈,细腻柔软。借古讽今,颓然消极。 晚唐时社会状况急转而下,宦官专权、藩镇割剧、又爆发了最终令唐王朝轰然坍塌的黄巢大起义,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们大都忧时嗟生、消极悲观,关注对象从社会转入自身情感,吟诵男女之情蔚成风气,艺术格调上,一方面继承中唐精工雕琢的“人工之美”诗风,另一方面也推重天真隽永、平淡的诗风。依风格可大致分为五类:以杜牧、许浑为代表的清丽感伤风格,追求语言典丽、空灵飘逸的感伤诗风;以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的深婉绮艳风格,李深婉蕴藉,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而温则开香艳一派;以司空图、陆龟蒙为代表的隐逸诗风;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苦吟诗风,贾凄清幽曲,姚平淡含蓄;以郑谷、韦庄、罗隐、杜荀鹤、皮日休等人为代表的乱世悲慨与怨刺诗风 ,郑谷、韦庄、皮日休乱世悲慨,罗隐、杜荀鹤怨刺讥弹(注:隐逸派与乱世悲慨、怨刺常互有穿插,不能决对论之) 3.简述中唐诗歌创作的概况中唐诗人在盛唐那样的艺术高峰面前,表现出拓展新的诗歌艺术领域的巨大努力,从而使中唐成为继盛唐之后诗歌的又一繁荣时期,不仅诗人和诗作的数量大大超过盛唐,而且流派繁多。 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而杜甫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诗人,杜甫的诗歌是“安史之乱”前后的一部诗史。他忧国伤时,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涂炭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因而他的诗感情深沉,蕴涵深广,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又由于他善于涵古茹今,转益多师,所以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专”。成为一位既集前人大成,又开后人无数法门的诗人。 自大历至贞元中,唐诗处于两个高潮之间的低谷,呈现出一种过渡状况。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韦应物、刘长卿、李益及“大历十才子”,他们大多经历了安史之乱,所以他们的诗对社会的疮痍、民生的凋敝有所反映,但多客观冷静的描:写、低沉感伤的哀叹,缺乏盛唐诗歌那种强烈浓厚的感情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另外还有元结、顾况等,用风格古朴的乐府古体揭露时弊,反映百姓疾苦,成为介于杜甫与元稹、白居易之间的一个现实主义流派。 从贞元后期至长庆年间,是唐代诗歌发展的又一高潮。与盛唐相比,此时的诗歌有所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一派由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人倡导、参与新乐府运动,他们有一套较系统明确的理论,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对杜甫的现实主义有所继承和发展。另一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他们的风格不尽相同,但都继承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以怪奇怒张为美,追求惊世骇俗的审美情趣,形成奇崛险峭的风格。在元白和韩孟两派诗人之外,柳宗元和刘禹锡标新立异,也是中唐时期优秀的诗人。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入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4.请结合作品比较盛唐与中唐诗歌风格上的差别从公元712年到762年称为盛唐,这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盛唐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高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 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 盛唐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岑参以写边塞诗 见长,高适的诗歌较能反映民间的疾苦.真正能代表盛唐诗坛的大诗人当推“诗仙”李白 和“诗圣”杜甫.他们的诗歌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唐(762年--827年)诗人中的佼佼者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他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另外白居易努力使自己的诗歌语言更加通俗、流畅,生动感人,因而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李贺是一个短命的诗人,只活了二十余年,他生活穷困潦倒,仕途不顺,但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较浓厚的唯美倾向、伤感情绪. 如果不够详细的话,楼主可以继续追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5.为什么说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再盛这是继盛唐之后,诗歌的又一繁荣时期。不仅诗人和诗作的数量大大超过盛唐,而且流派繁多,也不逊盛唐。 中唐前期自大历至贞元中,唐诗处于两个高潮之间的低谷。代表人物是韦应物、刘长卿、李益及“大历十才子”。他们大多经历了安史之乱,所以他们的诗对社会的疮痍,民生的调弊有所反映,但多客观冷静的描写、低沉感伤的哀叹,缺乏盛唐诗歌那种强烈浓厚的感情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李益、卢纶的边塞诗能嗣响盛唐。韦应物、刘长卿的山水诗,高雅闲淡,于王维、孟浩然之外,自成一家。“大历十才子”多为权门清客,诗多流连光景酬和投献之作。正如皎然所述:“大历中,词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而“诗道初丧,正在于此。”(《诗式》卷四)他们多工五律,意境淡泊,情致闲适,描写细腻精工。但雕琢过甚,有句无篇。另外还有元结、顾况等,用风格古朴的乐府古体,揭露时弊,反映百姓疾苦,成为介于杜甫与元稹白居易之间的一个现实主义流派。 中唐中期从贞元后期至长庆年间,是唐代诗歌发展的又一高潮。与盛唐相比,中唐诗歌有所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倡导、参与新乐府运动。他们有一套较系统明确的理论,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对杜甫的现实主义有所继承和发展。艺术方面,他们的乐府歌行,发展了杜甫的叙事技巧。特别是元白的一些乐府融入了传奇小说的手法,首尾完整,情节曲折,描写细腻,风格平易纤徐。张籍王建乐府在精警凝炼上有别于元稹、白居易的委曲详尽。但他们都务求晓畅坦易,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另一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有李贺、贾岛、姚合等人。他们的风格不尽相同,但都以奇崛险怪为美。韩(愈)孟(郊)继承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以怪奇怒张为美,追求惊世骇俗的审美情趣,形成奇崛险峭的风格。韩愈才雄,孟郊思深,都长于古体,有“以文为诗”的特点。李贺的乐府,作意奇险,幽深秾丽。贾岛、姚合取法十才子,工于五律,冥思苦吟,抒寒苦之情,状幽僻之景,形成清苦奇僻的诗风。柳宗元的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苏轼《书黄子恩集后》),风格近于陶渊明,与韦应物并称韦柳。他的诗抒发幽债哀怨,深得楚骚精髓,则与韦应物不同。刘禹锡的诗长于咏史吊古,工于七言律绝,雄健苍劲,被誉为“诗豪”。柳(宗元)刘(禹锡)不入流派,而能标新立异。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人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中唐后期,自宝历至大中年间,是唐代诗歌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出现题材自社稷江山移向歌台舞倒,审美情趣转向深细幽曲赚眈的趋势。代表人物杜牧、李商隐、温庭药。他们都有过报国济世之志。才俊志高,却不获伸展。他们的诗歌或隐或显地陈世事、刺时弊,表达忧国伤时之情。在对时局失望和仕途失意后,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追求声色感官的刺激,诗中写男女之情的题材增多。其中杜牧的古体恃,感怀时事,抒发襟袍,慷慨激昂。他的律恃,尤其是七律,俊爽不羁,时寓拗峭,以矫圆熟。咏史绝句,精警、婉曲、隽永。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李商隐伪诗感时伤事,沉郁顿挫,但气魄笔力,略逊杜甫一筹,而寓意砌深曲,思绪的绵密、用典的精工,则又过之,亦身危情苦所致。温庭筋诗成就逊于李商隐。温长于乐府,李深于七律,两人以诗风秾丽并称,他们的部分诗歌从题材到表现手法都对词的发展有所影响。 节录自下面网站 6.求宋词元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宋词《虞美人》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唐诗《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唐诗人1.中唐诗人有哪些秉承着杜甫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中唐早期的诗人元结、頋况、戎昱和戴叔伦等人继续在诗歌中贬斥朝廷官吏,关注民生 疾苦。 继盛唐的王维和孟浩然之后,中唐的山水诗派主要诗人有刘长 卿、韦应物等。 边塞诗的传统仍在延续,代表诗人为李益、卢纶等。 大历十才子的诗歌大多数是唱和、应制之作。歌颂升平,吟咏 山水,称道隐远是他们诗歌的基本主题。 在白居易的率领下,中唐的新乐府运动如火如荼。主要诗人还 有元稹、张箝、王建等。 韩愈、。盂郊、贾岛、卢仝等人别为一派,作诗以奇绝险怪为傲, 但是也带来了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 在元白派和韩孟派之外,刘禹锡、柳宗元也是中唐时代优秀的诗人。 李贺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诗人,在我国诗歌史上他也算得上是 异军突起、独树一帜的天才诗人。 2.中唐诗人李德浴有什么名作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真 定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政治 家、诗人,爵位为卫公,因此又号李卫公。 李德裕是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是前宰相 李吉甫的儿子。 李德裕入仕之初为翰林学士,唐穆宗即 位后,宫中书诏典册,多出自他之手。 后被 牛党贬谪为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唐 文宗太和七年(838年)和唐武宗开成五年 (840年),李德裕两度为相。 主政期间, 重视边关防务,极力主张削弱藩镇,加强中 央集权,使内忧外患的局面暂时得到安定,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 唐 宣宗即位后,李德裕被贬至荆南,然后再贬潮州(今属广东),最后贬为崖州 (今海南岛)司户参军。 大中四年(850年)正月,李德裕卒于贬所,逝后被 封太尉,赠卫国公。 李德裕年轻时就爱好文学,尤其精通《汉书》、《左氏春秋》。 他在海 南期间,著书立说,备受海南人民敬仰。 李德裕写过一篇《文章论》,主张诗 文创作要以表达思想感情为目的,反对过于讲究声律和雕琢字句。 《长安秋 夜》:“内官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 衣。” 这首诗颇具特色,如同一篇宰辅日记,反映着他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断。 表面看是从容叙事,却给人一种非凡的襟抱、豪迈的气概。 李德裕在海南作 《登崖州城作》:“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 匝千遭绕郡城。” 这首诗通篇都没有抒写政治的愤慨、迁谪的哀愁,而是在悠 游舒缓的语气中,透露出无限的忧郁与感伤。 李德裕著有《会昌一品集》,又称《李卫公集》,其中有诗一百四十首 左右,《全唐诗》编诗一卷。 3.唐诗人李白名字的由来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 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唐诗1.10首唐诗和10首宋词,急唐诗: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竹枝词》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凉州词》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凉州词》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王灏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幕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 8、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杜甫 《潼关吏》 9、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登高》 10、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春题湖上》 宋词: 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卜算子·咏梅》 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3、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何时休,此情何时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义. 李之仪 《卜算子》 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 《雨霖铃》 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新凉好个秋.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相见欢》 7、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8、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攲玉枕,拂金微.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黄庭坚 《水调歌头》 9、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苏幕遮》 10、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蝶恋花》。 2.《唐诗300首》都有哪300首诗300首诗的诗名唐诗分五言古诗 乐府 七言古诗 乐府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五言绝句 乐府 七言绝句 乐府 五言古诗:001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002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003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004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005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006李白:月下独酌 007李白:春思 008杜甫:望岳 009杜甫:赠卫八处士 010杜甫:佳人 011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012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013王维:送别 014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015王维:青溪 016王维:渭川田家 017王维:西施咏 018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019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020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021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022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023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024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025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026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027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028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029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030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031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032韦应物:东郊 033韦应物:送杨氏女 034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035柳宗元:溪居 五言乐府: 036王昌龄:塞上曲 037王昌龄:塞下曲 038李白:关山月 039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040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041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042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043李白:长干行 044孟郊:烈女操 045孟郊:游子吟 046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047李颀:古意 048李颀:送陈章甫 049李颀:琴歌 050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051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052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053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05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055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056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057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058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05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060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061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062杜甫:寄韩谏议 063杜甫:古柏行 064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065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066韩愈:山石 067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068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069韩愈:石鼓歌 070柳宗元:渔翁 071白居易:长恨歌 07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074高适:燕歌行并序 075李颀:古从军行 076王维:洛阳女儿行 077王维:老将行 078王维:桃源行 079李白:蜀道难 080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 081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二 082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083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084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 085李白:将进酒 086杜甫:兵车行 087杜甫:丽人行 089杜甫:哀王孙 090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091张九龄:望月怀远 09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93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094杜审言: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095沈全期:杂诗 096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097王湾:次北固山下 098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099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100李白:赠孟浩然 101李白:渡荆门送别 102李白:送友人 103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 104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105杜甫:月夜 106杜甫:春望 107杜甫:春宿左省 108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 109杜甫:月夜忆舍弟 110杜甫:天末怀李白 111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112杜甫:别房太尉墓 113杜甫:旅夜书怀 114杜甫:登岳阳楼 115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16王维:山居秋暝 117王维:归嵩山作 118王维:终南山 119王维:酬张少府 120王维:过香积寺 121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122王维:汉江临眺 123王维:终南别业 12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5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26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27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128孟浩然:过故人庄 129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130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31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132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33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34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135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36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137刘长卿:新年作 138钱起:送僧归日本 139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140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141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142韩□(“雄”右半换“羽”):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43刘脊虚:阙题 144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145卢纶:李端公 146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47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148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149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150刘禹锡:蜀先主庙 151张籍:没蕃故人 15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53杜牧:旅宿 154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55许浑:早秋 156李商隐:蝉 157李商隐:风雨 158李商隐:落花 159李商隐:凉思 160李商隐:北青萝 161温庭筠:送人东游 162马戴:灞上秋居 163马戴:楚江怀古 164张乔:书边事 165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166崔涂:孤雁 167杜荀鹤:春宫怨 168韦庄:章台夜思 169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七言律诗:170崔颢:黄鹤楼 171崔颢:行经华阴 172祖咏:望蓟门 173李颀:送魏万之京 174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176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177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178王维:和贾舍人。 3.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各三首.(要春夏秋冬.和其他种类)诗经(了解不多,随便找了三首,与四季没有什么关系)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3、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唐诗1、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山亭夏日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3、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宋词1、蝶恋花 苏轼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2、苏幕遮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元曲1、双调·得胜乐·夏 白朴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2、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沉醉东风·秋景 卢 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现代诗1、春 当生命的绿意 爬上我家的门扉 告诉我,游子归来的讯息 满园的花蝶飞舞 自冬眠觉醒的鹅卵石 原来早就梦见了 一年初始的甜蜜 2、再别康桥 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3、春 是谁,翻开崭新的第一页日历,是雨中翩飞的燕儿?是云端展翅的布谷?亦或是,辞旧声中的声声炮竹?又是谁,在干枯的原野上撒下第一片希望,是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老黄牛?是父亲额头边被风霜浸染的白发?亦或是,母亲脸上被年轮班驳的皱纹.只看见,一缕细雨和风从身旁飞过,就这样,你俏嫩的脸颊被被杏花吹得粉艳,被桃花笑得火红.就这样,你把一个沉睡了千年的梦唤醒,开始踏下一个新的脚印.。 4.【经典唐诗读后感】[经典唐诗读后感]在灿如星海的唐宋词中,有一颗星星时时照亮着我,经典唐诗读后感.那是文天祥在临死前吟成的一首千古绝唱——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千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一个响亮的名字,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处于元军大举南侵,南宋濒临灭亡的时期.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和领导宋军抗元. 这首诗表现的正是文天祥被俘之后宁死不屈、正气凛然的高尚节操.就是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表现了他坚强的爱国意志,成为我们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座右铭.每当我吟起《过零丁洋》,就觉得文天祥的一腔浩然正气充溢于天地之间.看文天祥的这首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我的自白书》:我渴望自由,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人人都渴望生命,生欲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可矣!又觉得国亡我不亡就是耻辱,我必须与邪恶斗争.这首词告诉我历史上宋元两朝的盛衰,让我更加地热爱祖国,愿为祖国效力,宁死不当亡国奴.宋词是回味无穷的,宋词给我带来无限的遐想.读唐诗有感乐清育英学校 黄雯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首唐诗是我在一年级时学的《咏鹅》.现在我想起这首诗,仍然读得津津有味.我喜欢读唐诗,吟诵起唐诗,就像唱歌一样高兴.因为在唐诗里,我能懂得很多道理,学到很多在课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它是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我觉得读唐诗是一种乐趣,它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三年级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份《唐诗70首》.我把这本不值钱的书看作宝贝似的,都过了两年多了,还放在我家的书柜里.现在打开它,我读起里面的诗还是那么的着迷.这本厚厚的《唐诗70首》里,我最喜欢、记得最熟的一首就是《静夜思》,它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大作.记得我们最近学的一首歌,歌的歌名是《读唐诗》.这首歌的开头就是朗诵了这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诉说的是远在它乡的游子李白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这首诗虽然只是说了李白想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可我觉得他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他很想自己的母亲,很想回到遥远的家乡与年老的母亲一起度过这寂静而冷清的中秋之夜.学古诗的好处有很多.读唐诗,丰富我的课外生活,让我知道不少名人故事,也能从中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让我感受到陆游这颗深深的爱国之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做一个爱惜粮食的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感受到母亲博大的爱,有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我读了唐诗以后,觉得自己变得有教养了,不像以前那样孩子气,不懂道理.整个人就像脱胎换骨一样,成了一个小大人.《读唐诗》这首歌里还唱道:唐诗唐诗传家宝,一代一代传到我,文明哟古国……既然唐诗是宝,中国是文明的古国,大家还不快行动起来去读这个宝,去寻我们文明古国的宝!读《论语》,学做人乐清育英学校 陈天杨暑假里,爸爸要我背《论语》,读后感《经典唐诗读后感》.我接过一看, 学而第一四个大字映入我眼帘,下排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爸爸郑重地对我说:天杨,以后你每天背两句,要记住圣人的教诲.尽管我心里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可看到爸爸那虔诚的神情,我迟疑了片刻,为了不使爸爸失望,我只能装出很乐意的样子,高兴地说:好呀!开始背诵时,我只是勉强应付,死记硬背.到了后面,我才发现,这里面的寓意很深.在前十篇中共出现十五次孝.整部书主要讲的是仁.商鞅还讲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学的《弟子规》,只是根据《论语》中的一小部分进行扩写的.其中一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溪不曰,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意思是:叶公问子路,孔子这个人怎么样,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呢?我这人呀,发奋时忘记吃饭.高兴时忘记忧愁.不知道老就要来了.如此而已.这句话使我很受感动.孔子,千年一见的奇才,却只说如此而已.做人,不能骄傲,也不能吝啬.《论语》中说过: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于不足观也已.周公是一个孔子都佩服的圣人,可孔子还说如果他骄傲而且吝啬,那就没有什么可赞扬的了.因为他的缺点像一朵朵乌云掩盖了他的才华这个太阳.《论语》使我受益匪浅.它告诉我如何做人,告诉我治国之道,告诉我孝道,它还告诉我仁义.《论语》,你就像一座用之不完,取之不尽的宝库,从做人到治国,你都说得让人心服口服.你让爱学习的人变得更充实.读唐诗宋词有感乐清育英学校 黄重文唐诗宋词,四书五经…… 当我唱起这首歌,一种自豪便涌上心头.因为我是中国人!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国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像一条条清泉流进我心窝.它是传家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岳飞,读过宋词的人都知道,他可不是一个小人物哟!其中,他写的《满江红》使我受益匪浅.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5.唐诗的四个阶段(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谢谢~初唐时期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中唐时期在中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 晚唐时期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等. 温诗绮丽柔糜,李诗晦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