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六神磊磊读唐诗在线 2. 唐诗在线阅读 3. 六神磊磊读唐诗 六神磊磊读唐诗在线1.六神磊磊读唐诗第一篇的读后感两天时间读完了《六神磊磊读唐诗》。 不是什么名著,但读完了却颇有些感触。且还想写出来,这该能算得有感而发吧,很高兴的是自己还能有感,还能发。 六神磊磊在自媒体百花齐放的当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一个特别的存在。他的微信公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在网络上非常火,但是我知道他才不过一年的时间。 一年前在朋友圈看到转载的一篇写金庸小说的文章,看完觉得特别有意思。文章来自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作者是六神磊磊。 于是我果断关注了这个公号。不久他又开了公号“六神磊磊读唐诗”。 读唐诗里推送的文章并不多,但是文章的品质不俗。六神磊磊的写作风格独特,语言幽默风趣,在一众自媒体公号中独树一帜,吸引着众多的粉丝,一篇文章的点击阅读转发量动辄十万加。 前段时间,读唐诗这个公号好像被平台封了。我想找一篇他之前写的关于王维的一篇文章竟然找不到了,好在他的书《读唐诗》出版了。 早就被种草,前几天终于到手了。拿到书我就迫不及待的看起来,就看睡前的一会儿功夫,已经被它深深吸引,让我欲罢不能。 红色的保护套,书皮是素雅的白色。这一红一白,不正是太阳和月亮的颜色?我觉得正好映证了书中的一篇文章:唐诗,就是一场太阳和月亮的战争。 封面的画是一幅线描的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里船”般意境的远山的中式抽象山水画。书是不薄的一本,拿到手里,超带感,正如那千万首唐诗带给我们的承载了近千年历史的厚重感。 未及正文,作者的自序就能吸引你想要一直往下看。他说“只要你认识常用汉字,懂得二十一世纪的汉语,你就是唐诗的有缘人,你和唐诗的距离,真是只隔一道矮矮的墙而已。” 读完全书,你会发现,他此言非虚。亦如书后附带的评论中的罗振宇的评论“从此,唐诗不仅仅通向远古,还通向当下。 在这本书里,你对诗人不会再仰望,而是相逢。” 开篇 读了多少年书,就背了多少年唐诗。 也知唐诗三百首,却从来汉有想过这些诗是怎么经过千年时空、朝代更迭流传到今天的。读完这一章,才体会到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读到唐诗真的是太幸运、太幸福了!通过此篇,我第一次知道了胡震亨、季振宜的名字。 他们俩为了让唐诗能流传到后世,付出了十年心血去为唐诗编写集子。他们之间还有钱谦益,最后到康熙皇帝号令曹寅等人集前人之所成,编著成《全唐诗》,收录当时存世的近五万首唐诗。 这样,那些古老的诗篇才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了解到这几个人前仆后继的为唐诗的传世做出的贡献,我觉得他们的伟大不逊于当年写出传世名篇的大家们。 因为正是他们,我们才能看到一千年前的诗啊。没有他们设法使这些伟大的诗篇保存下来,也许那些诗篇真的无法抵挡岁月的流转而散轶贻尽了。 他们的功劳值得被后世永远铭记。书中写到的诗人及诗篇,除了那些大名鼎鼎的诗人和我们耳熟能详著名诗篇,还有很多我们大多数人(汉细读唐诗三百首、全唐诗的人)没听说过的诗人和他们的诗篇。 他们不是不出名,他们的诗不是写得不好。他们不被我们熟知,乃是我们自己孤陋寡闻。 比如谢胱。六神说他是被李白视为偶像的一位诗人。 他的诗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也是极好的。他虽然不是唐朝人,但是他的诗与唐朝的名诗比也丝毫不逊色。 果然是当得起诗仙崇拜的一位诗人。(附李白写的致敬这位谢公的诗句)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长风万里送秋雁,中间小谢又清发。月下沉吟久不归,令人长忆谢玄晖。 又比如王绩。严格来说他也算不得唐代的诗人,但是作者却难掩对他的喜爱之情,多次的提到他,并且赞美他。 作者说这位王绩性格豪放不羁,有陶渊明之风。又夸他对夫人好,和他的琴瑟和鸣,恩爱到老。 (附他的两首诗在下面)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接下来的篇章作者就按大家所熟知的对唐朝的四个阶段的划分展开了他对唐诗和唐朝诗人们的详尽而独特的解析。这些解析,是六神磊磊式的解析,绝对不同于以往任何人的解析。 他讲出来的故事,生动有趣,经常会加上他个人的想象甚至导演,画面感极强,让人感觉如亲临其境一般。然当你以为这些都是事实的时候,作者笔峰一转,后面加一括号告诉你,这些都是他想象的,当时未必如此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这就是六神厉害之处。然而,这并不是说本书里的描写都是杜撰的,相反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查阅和收录了很多的权威典籍资料。 每篇文章后面都附有多条注解,说明这些说法的出处或来源。这是一本有深度的书,甚至是一本可以当工具书使用的书,而绝不是一本戏说唐诗、只为逗你一乐的书。 初唐四杰 看这本书之前,我所知道的初唐四杰就是王勃、杨炯、卢照邻、洛宾王的并称。他们四人都是极有才华,年少即成名。 成年后,留下的作品却并不多,知道他们差不多都是英年早逝。对他们的诗作,也就是曾经出现在课本上的那些。 四人中王勃算是名气最大的吧,因为那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2.六神磊磊何许人也六神磊磊,本名王晓磊,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曾任新华社重庆分社资深时政记者[1]。其曾获 2016 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新媒体”(个人)等奖项。[2] 其是腾讯“大家”专栏作家,2014年开设微信公众号,以独特视角和幽默风格,解读金庸小说中的有趣细节,借武侠人物评说时事热点、社会现象,创立自媒体江湖“一人一派”[3],成为有影响力的原创自媒体。2017年开设读唐诗内容公众号,单篇唐诗题材文章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阅读传播百万次[1]。 中文名 王晓磊 别名 六神、花露水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84年8月17日 职业 自媒体原创作者 毕业院校 北京广播学院 代表作品 《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哭董卓》 专栏名称 六神磊磊读金庸 专栏名称 六神磊磊读唐诗 著作 《你我皆凡人》 著作 《六神磊磊读唐诗》 创作经历 2007进入新华社重庆分社工作,成为一名时政记者。到2015年底从新华社辞职,八年记者生涯。 微信公众号缘起于2013年12月。六神磊磊开始自己也没想“读金庸”,而是想解读新闻联播,后来觉得执行起来太难,选来选去就选了金庸,因为金庸小说内容丰富,人物也多,和现实联系得比较紧,它的复杂性足够拿来品头论足一番。[3] 2015年,六神磊磊将其读金庸的部分文章收录成册,出版《你我皆凡人》。 2017年,开设解读唐诗内容公众号,7月1日出版同名文集《六神磊磊读唐诗》。[4][5] 获奖及称号 《鲁豫有约》&;新榜:2016值得关注的有趣自媒体[6][6] 网易经济学家年会,2016年度最有态度自媒体[7] 2016 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新媒体”(个人)等奖项[8][8][8][2] 人物评价 《六神磊磊读唐诗》这本著作寓庄于谐,举重若轻,堪称一部鲜活的唐诗小史。——张帆 北大历史系教授 六神磊磊是个有趣的人,他读金庸,读唐诗,都别有天地,自成一家。——蒙曼 著名学者[5] 唐诗比他熟的,远没他文采好;比他文采好的,唐诗远没他熟。这是我平生所见有关唐诗可读性最强,见解最精辟的书。读完这本书,你对唐代那个诗歌的锦绣之世,将会有不亚于专业程度的了解。 ——史杰鹏 历史小说家 在节目中他曾气定神闲地对我说,一个写字的人,随时要做好被忘记的准备。我们都会被忘记,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还是要努力被记住。这也是文字的意义。——鲁豫 著名主持人 说唐诗是通向中国文化的 3.六神磊磊有首诗曾在疯狂阅读上发表过,开头第一句就是:张公子,六神磊磊因读写金庸、点评实事而闻名。 而一说到解读唐诗,大家可能会觉得需要严阵以待,手备一本全唐诗集子,拿出高中古文阅读的阵仗,逐字逐句理解再总结中心思想。 六神磊磊告诉你,其实大可不必。 《国家宝藏》第二季,在展示诗仙李白唯一流传至今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时,濮存昕、翟天临朗诵了一首《如果没有李白》,颇为有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没有李白, 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不过千年前少了一个文学家, 《全唐诗》会变薄一点点, 但程度相当有限。 如果没有李白, 几乎所有唐代大诗人的地位, 都会提升一档: 李商隐不用再叫小李, 王昌龄会是唐诗绝句的首席, 杜甫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李白, 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 少用很多成语: 说童年,没有“青梅竹马”; 说爱情,没有“刻骨铭心”; 说享受,没有“天伦之乐”; 说豪气,没有“一掷千金”。 浮生若梦,扬眉吐气,仙风道骨, 这些词都不存在; 蚍蜉撼树,妙笔生花,惊天动地, 也都不见了踪影。 如果没有李白, 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去不少鼓励: 犯了难,说不了,“长风破浪会有时”; 想辞职,说不了,“我辈岂是蓬蒿人”; 处逆境,说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赔了钱,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 更不要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如果没有李白, 我们熟知的神州大地,也会模糊起来。 我们不再知道: 黄河之水从哪里来, 庐山瀑布有多高, 燕山雪花有多大, 桃花潭水有多深, 蜀道究竟有多难。 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的名气, 都要略降一格; 黄山,天台山,峨眉山的风景, 也会失色几许。 如果没有李白, 历朝历代的文豪词帝, 也会少了很多名句: 没有“杯邀明月”, 苏东坡未必会有“把酒问青天”。 没有“请君试问东流水”, 李后主不会让“一江春水向东流”。 没有“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与名”。 金庸的武侠江湖, 将会天缺一角《侠客行》。 千百年来, 蜀人以李白为蜀产, 陇西人以为陇产, 山东人以为山东产。 一个李白, 生时无所容入, 死后千百年,慕而争者无数。 是以, 无处不是其生之地, 无时不是其生之年。 他是天生星,亦是地上英; 亦 唐诗在线阅读1.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自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唐诗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成就最辉煌的时期,名家名作辈出,灿若星河,在唐代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中,遗留下来的诗歌就近五万首,著名诗人约有五六十个。 而在唐代灿烂群星中,有两颗最明亮的巨星,那就是李白和杜甫。 宋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唐朝后期出现,句子有长有短,可配合曲调吟唱,所以许多著名的词牌名就是曲牌名如《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等等。 著名的词人有北宋的苏轼,豪放派的开创者,其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女词人李清照(多媒体展示李清照画像、生平和作品,早期作品《如梦令》和晚期作品>)。 很显然李清照的词风是有很明显的转变,这是因为作者前期生活在北宋,生活安逸,所以词风婉约;而后期北宋灭亡,国破家亡,南宋偏安,生活动荡,所以词风大变,词风豪迈。 元曲 元朝时期,戏曲空前发达,其中以杂剧最为突出,涌现了一批杰出剧作家,代表剧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其中以关汉卿最负盛名,而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是《窦娥冤》。 明清小说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琴的《红楼梦》(多媒体展示四大名著图片)其中把明清小说推向顶峰的是>, 。 2.【唐诗里的中国阅读题答案】也许,在我们每个的心底,都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中,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漫的理由来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中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唐诗!唐诗,更中。 站在世纪的长河,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 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思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 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契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中灰飞烟灭。多么豪迈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哀婉的叹息。 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襟染红粉泪!多么凄美的唐诗呵!浅斟低,拭泪掩卷。 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双翼穿越时空,飞越红尘,似雁鸣如笛音,声声谱回肠。世事更迭,岁月无常,更换了多少个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叹嗟。 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惟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 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浅愁的无眠。 唐朝的月明。 不知谁在江花月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照亮无寐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减清辉。 月是孤独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三。 唐朝的酒烈。 引得诗纷纷举杯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 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我豪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 灞桥的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昨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流不尽。 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君向潇湘我向秦。 都说西出关无故,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 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 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 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在刀刃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 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抹黄土掩风流。不可依,不可恃。 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 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雨的倾诉、子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3.唐诗宋词名篇各30首(高中版),急需全是我的学校发的材料,我找了这些,希望对你有用. 唐诗: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王维<观猎>, 3王维<使至塞上>, 4王维<山居秋暝>, 5王维<汉江临泛>, 6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8王维<相思>, 9王维<鸟鸣涧>, 10张九龄<望月怀远>, 11孟浩然<宿建德江>, 1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3孟浩然<春晓>, 14孟浩然<过故人庄>, 15贺知章<咏柳>, 16贺知章<回乡偶书>, 1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8王昌龄<芙蓉楼送别辛渐>, 19王昌龄<出塞>, 20王之涣<凉州词>, 21王之涣<登鹳雀楼>, 22孟郊<游子吟>, 23李白<望庐山瀑布>, 2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5李白<赠汪伦> 26李白<行路难> 27李白<静夜思> 2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9李白<将进酒> 30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此外还有很多唐诗 宋词: 1范仲淹<渔家傲> 2柳永<雨霖铃> 3晏殊<浣溪沙> 4晏殊<蝶恋花> 5晏殊<踏沙行> 6宋祁<玉楼春> 7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8苏轼<水调歌头> 9贺铸<江城子> 10苏轼<蝶恋花> 11辛弃疾<新玉案> 12晏殊<破阵子> 13辛弃疾<摸鱼儿> 14李清照<如梦令> 15陆游<金错刀行> 16李清照<菩萨蛮> 17李清照<一剪梅> 18李清照<声声慢> 19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20秦观<鹊桥仙> 21岳飞<满江红> 22苏轼<念奴娇> 23黄庭坚<清平乐> 24欧阳修<生查子> 25苏轼<江城子> 26周邦彦<苏幕遮> 27岳飞<小重山> 28陆游<钗头凤> 29陆游<诉衷情> 30陆游<卜算子> 还有很多,绝对不只30首。 4.排序:元曲唐诗汉赋楚辞宋词明清小说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汉赋属于散文,楚辞、唐诗、宋词属于诗歌楚辞有些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感觉,每句基本上7~9个字不等,大量使用虚词,最典型的比如语气词“兮”; 汉赋是介乎诗歌与散文的文体,多用排比,也用韵,使用问答体唐诗的基本形式就是绝句和律诗,绝句共4句,律诗要8句,都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即每句5个字或7个字);宋词句式不像唐诗那样整齐划一,而是长短错落参差.词与诗的区别在于严格按曲牌来写,句式不整齐.元曲,可分为元散曲和杂剧两种,前者属诗歌范畴,但要配乐歌唱;和宋词相比,大量使用无意义的衬字.后者属戏曲,即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5.唐诗三百首阅读答案就是古诗复习题精选那段的答案,在这是一部分:古 诗 文 复 习 题 精 选 1、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 》中的诗句: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 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请给全部答案!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描写春天的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木兰花】严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写春日相思,更多的笔墨放在春天景色的描写上,相思仿佛成为情绪之点缀。 上阕写春天的两幅景象:其一,春景繁盛。春风吹来,“荠菜花繁”,蝴蝶纷乱,喧闹盛丽。 其二,春景过却。这时,大自然变得清净,甚至有点寂寞冷落。 池水碧绿,落红吹断,繁华已逝。由春暮自然过渡到相思。 游丝恨短是因为离人的思念太长,“罗带”宽缓是因为相思而消瘦。面对“宝奁”,看着自己容颜的改变,真是触目惊心。 这首词写景色细腻而精练,抒情则依循寻常路径,写景的成就超过抒情。 《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 东城渐觉春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宋·苏轼《一丛花》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宋·周邦彦《蝶恋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宋·李清照《声声慢》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回答者:雨雨╃字JUN团 - 魔法师 四级 3-10 10:48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 6.唐诗宋词鉴赏十五首1 感遇十二首之一 五言古诗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赏析】: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 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诗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 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 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 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 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 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 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2 感遇十二首之二 五言古诗 张九龄 幽人归独卧, 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 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 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 何所慰吾诚? 【赏析】: 此诗中作者自比幽居的隐士,虽然自己被贬官在外,没有尘世间的杂念,但是一片忠君报国的赤心不灭, 仍然怀念远在朝延的君王。 诗中以“高鸟”比喻君王,以“飞”比喻在朝廷,以“沉”比喻在野,非常形 象新颖。 3 感遇十二首之三 五言古诗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 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 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赏析】: 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 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诗中前四 句是“比兴”,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 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 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 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 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感叹。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 结句以反诘作收,深沉有力, 情味无穷。 4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五言古诗 李白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 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 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 隐士。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诗以“暮”开首,为“宿” 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共忘机”。 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同时也是作者政治失望的一种表现。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 然陶诗显得平 淡恬静,既不着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等等。 而李诗却着意渲染。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6 月下独酌 五言古诗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赏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全诗围绕一个“独”字,写一种世无知音的孤寂之情。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 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 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 段,写花、酒、人、月影。 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 ,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 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 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 看,却极度凄凉。 7 春思 五言古诗 李白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 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 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三、四句由开头两句生发而来,继续写燕草方碧,夫君必 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肠,进一层表达了思妇之情。 五、六两句,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 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她对爱情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诗以景寄情,春景成了征夫思妇刻骨相思的引信, 别具一格,委婉动人。 8 望岳 五言古诗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沈德潜《唐诗别裁。 六神磊磊读唐诗1.六神磊磊读唐诗第一篇的读后感两天时间读完了《六神磊磊读唐诗》。 不是什么名著,但读完了却颇有些感触。且还想写出来,这该能算得有感而发吧,很高兴的是自己还能有感,还能发。 六神磊磊在自媒体百花齐放的当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一个特别的存在。他的微信公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在网络上非常火,但是我知道他才不过一年的时间。 一年前在朋友圈看到转载的一篇写金庸小说的文章,看完觉得特别有意思。文章来自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作者是六神磊磊。 于是我果断关注了这个公号。不久他又开了公号“六神磊磊读唐诗”。 读唐诗里推送的文章并不多,但是文章的品质不俗。六神磊磊的写作风格独特,语言幽默风趣,在一众自媒体公号中独树一帜,吸引着众多的粉丝,一篇文章的点击阅读转发量动辄十万加。 前段时间,读唐诗这个公号好像被平台封了。我想找一篇他之前写的关于王维的一篇文章竟然找不到了,好在他的书《读唐诗》出版了。 早就被种草,前几天终于到手了。拿到书我就迫不及待的看起来,就看睡前的一会儿功夫,已经被它深深吸引,让我欲罢不能。 红色的保护套,书皮是素雅的白色。这一红一白,不正是太阳和月亮的颜色?我觉得正好映证了书中的一篇文章:唐诗,就是一场太阳和月亮的战争。 封面的画是一幅线描的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里船”般意境的远山的中式抽象山水画。书是不薄的一本,拿到手里,超带感,正如那千万首唐诗带给我们的承载了近千年历史的厚重感。 未及正文,作者的自序就能吸引你想要一直往下看。他说“只要你认识常用汉字,懂得二十一世纪的汉语,你就是唐诗的有缘人,你和唐诗的距离,真是只隔一道矮矮的墙而已。” 读完全书,你会发现,他此言非虚。亦如书后附带的评论中的罗振宇的评论“从此,唐诗不仅仅通向远古,还通向当下。 在这本书里,你对诗人不会再仰望,而是相逢。” 开篇 读了多少年书,就背了多少年唐诗。 也知唐诗三百首,却从来汉有想过这些诗是怎么经过千年时空、朝代更迭流传到今天的。读完这一章,才体会到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读到唐诗真的是太幸运、太幸福了!通过此篇,我第一次知道了胡震亨、季振宜的名字。 他们俩为了让唐诗能流传到后世,付出了十年心血去为唐诗编写集子。他们之间还有钱谦益,最后到康熙皇帝号令曹寅等人集前人之所成,编著成《全唐诗》,收录当时存世的近五万首唐诗。 这样,那些古老的诗篇才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了解到这几个人前仆后继的为唐诗的传世做出的贡献,我觉得他们的伟大不逊于当年写出传世名篇的大家们。 因为正是他们,我们才能看到一千年前的诗啊。没有他们设法使这些伟大的诗篇保存下来,也许那些诗篇真的无法抵挡岁月的流转而散轶贻尽了。 他们的功劳值得被后世永远铭记。书中写到的诗人及诗篇,除了那些大名鼎鼎的诗人和我们耳熟能详著名诗篇,还有很多我们大多数人(汉细读唐诗三百首、全唐诗的人)没听说过的诗人和他们的诗篇。 他们不是不出名,他们的诗不是写得不好。他们不被我们熟知,乃是我们自己孤陋寡闻。 比如谢胱。六神说他是被李白视为偶像的一位诗人。 他的诗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也是极好的。他虽然不是唐朝人,但是他的诗与唐朝的名诗比也丝毫不逊色。 果然是当得起诗仙崇拜的一位诗人。(附李白写的致敬这位谢公的诗句)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长风万里送秋雁,中间小谢又清发。月下沉吟久不归,令人长忆谢玄晖。 又比如王绩。严格来说他也算不得唐代的诗人,但是作者却难掩对他的喜爱之情,多次的提到他,并且赞美他。 作者说这位王绩性格豪放不羁,有陶渊明之风。又夸他对夫人好,和他的琴瑟和鸣,恩爱到老。 (附他的两首诗在下面)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接下来的篇章作者就按大家所熟知的对唐朝的四个阶段的划分展开了他对唐诗和唐朝诗人们的详尽而独特的解析。这些解析,是六神磊磊式的解析,绝对不同于以往任何人的解析。 他讲出来的故事,生动有趣,经常会加上他个人的想象甚至导演,画面感极强,让人感觉如亲临其境一般。然当你以为这些都是事实的时候,作者笔峰一转,后面加一括号告诉你,这些都是他想象的,当时未必如此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这就是六神厉害之处。然而,这并不是说本书里的描写都是杜撰的,相反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查阅和收录了很多的权威典籍资料。 每篇文章后面都附有多条注解,说明这些说法的出处或来源。这是一本有深度的书,甚至是一本可以当工具书使用的书,而绝不是一本戏说唐诗、只为逗你一乐的书。 初唐四杰 看这本书之前,我所知道的初唐四杰就是王勃、杨炯、卢照邻、洛宾王的并称。他们四人都是极有才华,年少即成名。 成年后,留下的作品却并不多,知道他们差不多都是英年早逝。对他们的诗作,也就是曾经出现在课本上的那些。 四人中王勃算是名气最大的吧,因为那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2.六神磊磊何许人也六神磊磊,本名王晓磊,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曾任新华社重庆分社资深时政记者[1]。其曾获 2016 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新媒体”(个人)等奖项。[2] 其是腾讯“大家”专栏作家,2014年开设微信公众号,以独特视角和幽默风格,解读金庸小说中的有趣细节,借武侠人物评说时事热点、社会现象,创立自媒体江湖“一人一派”[3],成为有影响力的原创自媒体。2017年开设读唐诗内容公众号,单篇唐诗题材文章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阅读传播百万次[1]。 中文名 王晓磊 别名 六神、花露水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84年8月17日 职业 自媒体原创作者 毕业院校 北京广播学院 代表作品 《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哭董卓》 专栏名称 六神磊磊读金庸 专栏名称 六神磊磊读唐诗 著作 《你我皆凡人》 著作 《六神磊磊读唐诗》 创作经历 2007进入新华社重庆分社工作,成为一名时政记者。到2015年底从新华社辞职,八年记者生涯。 微信公众号缘起于2013年12月。六神磊磊开始自己也没想“读金庸”,而是想解读新闻联播,后来觉得执行起来太难,选来选去就选了金庸,因为金庸小说内容丰富,人物也多,和现实联系得比较紧,它的复杂性足够拿来品头论足一番。[3] 2015年,六神磊磊将其读金庸的部分文章收录成册,出版《你我皆凡人》。 2017年,开设解读唐诗内容公众号,7月1日出版同名文集《六神磊磊读唐诗》。[4][5] 获奖及称号 《鲁豫有约》&新榜:2016值得关注的有趣自媒体[6][6] 网易经济学家年会,2016年度最有态度自媒体[7] 2016 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新媒体”(个人)等奖项[8][8][8][2] 人物评价 《六神磊磊读唐诗》这本著作寓庄于谐,举重若轻,堪称一部鲜活的唐诗小史。——张帆 北大历史系教授 六神磊磊是个有趣的人,他读金庸,读唐诗,都别有天地,自成一家。——蒙曼 著名学者[5] 唐诗比他熟的,远没他文采好;比他文采好的,唐诗远没他熟。这是我平生所见有关唐诗可读性最强,见解最精辟的书。读完这本书,你对唐代那个诗歌的锦绣之世,将会有不亚于专业程度的了解。 ——史杰鹏 历史小说家 在节目中他曾气定神闲地对我说,一个写字的人,随时要做好被忘记的准备。我们都会被忘记,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还是要努力被记住。这也是文字的意义。——鲁豫 著名主持人 说唐诗是通向中国文化的 3.六神磊磊有首诗曾在疯狂阅读上发表过,开头第一句就是:张公子,六神磊磊因读写金庸、点评实事而闻名。 而一说到解读唐诗,大家可能会觉得需要严阵以待,手备一本全唐诗集子,拿出高中古文阅读的阵仗,逐字逐句理解再总结中心思想。 六神磊磊告诉你,其实大可不必。 《国家宝藏》第二季,在展示诗仙李白唯一流传至今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时,濮存昕、翟天临朗诵了一首《如果没有李白》,颇为有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没有李白, 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不过千年前少了一个文学家, 《全唐诗》会变薄一点点, 但程度相当有限。 如果没有李白, 几乎所有唐代大诗人的地位, 都会提升一档: 李商隐不用再叫小李, 王昌龄会是唐诗绝句的首席, 杜甫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李白, 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 少用很多成语: 说童年,没有“青梅竹马”; 说爱情,没有“刻骨铭心”; 说享受,没有“天伦之乐”; 说豪气,没有“一掷千金”。 浮生若梦,扬眉吐气,仙风道骨, 这些词都不存在; 蚍蜉撼树,妙笔生花,惊天动地, 也都不见了踪影。 如果没有李白, 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去不少鼓励: 犯了难,说不了,“长风破浪会有时”; 想辞职,说不了,“我辈岂是蓬蒿人”; 处逆境,说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赔了钱,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 更不要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如果没有李白, 我们熟知的神州大地,也会模糊起来。 我们不再知道: 黄河之水从哪里来, 庐山瀑布有多高, 燕山雪花有多大, 桃花潭水有多深, 蜀道究竟有多难。 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的名气, 都要略降一格; 黄山,天台山,峨眉山的风景, 也会失色几许。 如果没有李白, 历朝历代的文豪词帝, 也会少了很多名句: 没有“杯邀明月”, 苏东坡未必会有“把酒问青天”。 没有“请君试问东流水”, 李后主不会让“一江春水向东流”。 没有“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与名”。 金庸的武侠江湖, 将会天缺一角《侠客行》。 千百年来, 蜀人以李白为蜀产, 陇西人以为陇产, 山东人以为山东产。 一个李白, 生时无所容入, 死后千百年,慕而争者无数。 是以, 无处不是其生之地, 无时不是其生之年。 他是天生星,亦是地上英; 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