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有画的古诗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行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 画菊与某官留别,进又无能追又难。 兰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题画竹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题画竹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炎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柳枝词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尉迟杯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警世通言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菩萨蛮 望采纳,谢谢 2.古诗《画》《画》 【作者】王维 【朝代】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 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 王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3.诗词里面的画角是啥意思,画角:古代乐器名,相传创自黄帝,或曰传自羌族。 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 相关描写:南朝 梁简文帝 《折杨柳》诗:“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唐 陈子昂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水浒传》第十二回:“将台两边左右列着三五十对金鼓手,一齐发起擂来,品了三通画角,发了三通擂鼓,教场里面谁敢高声。”廖仲恺 《青玉案·泉州道中纪见》词:“西风画角悲征戍,人意也消何处?”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词:“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参考资料:画角的百度百科。 4.诗词里面的画角是啥意思,画角:古代乐器名,相传创自黄帝,或曰传自羌族。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 相关描写: 南朝 梁简文帝 《折杨柳》诗:“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 唐 陈子昂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水浒传》第十二回:“将台两边左右列着三五十对金鼓手,一齐发起擂来,品了三通画角,发了三通擂鼓,教场里面谁敢高声。” 廖仲恺 《青玉案·泉州道中纪见》词:“西风画角悲征戍,人意也消何处?” 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词:“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参考资料:画角的百度百科 5.古诗中什么是画中的物象、画外的物象,都有哪些这样的诗诗歌中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景象、物象。 人物形象。①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宋朝晁以道说:“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是说诗歌要有诗意和画境,诗意和画境来自情思与景物的融合,而关键却是把情思以景象化之。 鉴赏诗歌的物象(意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拟人、象征)。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1、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就表现了李白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2、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赋予了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3、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被寄寓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所以松柏象征着坚贞和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5、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6、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7、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8、鹧鸪鸟 :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9、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10、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后来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 11、梅子: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12、竹:生命力,节操,贞节,气节,谦虚,虚怀若谷,清高。 13、长亭:送别之意。如: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4、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5、鸳鸯:指恩爱的夫妻,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16、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牛峤《感恩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