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的地位和成就

1. 唐诗的地位

唐诗的地位

1.论述唐诗的文学地位及影响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这个朝代诗人众多,诗作繁富,其辉煌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如果将历代诗歌比作艺术的百花园,那么在这座花园中,花儿开得最鲜艳,最繁盛最惹人喜爱的,就属唐诗这朵奇葩了。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

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诗的发展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是唐诗的开创时期。唐初诗坛承袭齐梁的浮靡诗风,流行宫体诗,能够摆脱宫体诗浮靡诗风影响的诗人是王绩,他推崇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诗歌风格,主要 描 写 田 园 风 光 和 个 人 的 田 园 生 活 , 诗 风 疏 淡 质 朴 。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的主要贡献是破坏和改造了宫体诗,奠定了五律,发展了七言歌行。继“四杰”之后使律诗定型的 两 位 诗 人 是 沈 佺 期 和 宋 之 问 。

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作家是陈子昂。他推崇汉魏古诗,提倡“汉魏风骨”、“风雅兴寄”,他以复古为革新,扫除了宫体诗的浮靡诗风,端正了唐诗 的 发 展 方 向 , 为 盛 唐 诗 歌 高 峰 的 到 来 铺 平 了 道 路 。

盛唐诗歌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盛唐的两大诗歌流派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还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李颀、崔颢等。李白和杜甫是盛唐双峰并峙的大诗人,他们的 诗歌代表了唐诗乃至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和称 “ 吴中四士 ” 。中唐前期诗歌创作处于低潮,后期重有出现繁荣景象。

唐代宗大历年间在诗坛享有盛名的十位诗人合称“大历十才子”。中唐前期元结、顾况注重反映现实民生,是杜甫开创的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到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中间的过渡性诗人。

中唐前期的刘长卿和韦应物以山水诗见称,是王维、孟浩然的余绪;卢纶、李益的边塞诗,是高适、岑参的余绪。中唐后期的两大诗派是新乐府派和韩孟诗派。

中唐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一批诗人,自觉发扬杜甫的写实精神,从生活源泉中觅取诗材,写下了大量赋咏新题材、运用新语言、标以新诗题的乐府诗,掀起了一场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的中坚诗人还有张籍、王建、李绅等。 韩孟诗派与新乐府派几乎同时出现,以韩愈、孟郊为代表。

他们标榜“ 陈言务去”,尚古拙,求奇险,艺术上避熟就生,因难见巧,刻意求新,形成奇崛险怪的风格特色。在两大诗派之外,能够独树一帜,成就较突出的诗人有刘禹锡 、柳宗元 、李贺 等 。

晚唐是唐诗的夕阳返照时期。诗坛的整体状况是感伤气息浓重,雕琢风气盛行。

晚唐前期极负盛名的诗人是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他们也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

晚唐后期出现了以皮日休、聂 夷中、杜荀鹤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发扬中唐新乐府派的创作精神,注重反映社会民生,但艺术成就不高。 原因:唐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高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封建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变革,促使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为诗歌创作开拓了新的源泉,提供了新的材料。

唐诗突破了六朝后期诗作大多束缚于玄言、山水、宫体,或抒写个子失意苦闷的的小圈子,广泛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和民生疾苦,朝廷政事与地方动乱,边塞战争及民族习俗,都市生活同田园风光,以及礼教、门第、爱情、婚姻、商人、手工工人的情况等,其概括的广度和表现出来的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变革,把庶族寒门推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力量,也是唐诗的主要创作群。

庶族文人一般来说视野比较开阔,其中部分文人由于社会地位的低下和生活的困顿,同广大劳动人民有着比较近接触和联系,并在诗歌创作中反映出来。唐诗的繁荣,同唐代社会思想比较解放也有密切的关系。

唐代统治者对自己的统治抱有一定的自信,同时又需要协调内部矛盾以利于长治久安,所以在意识形态方便采取了比较开放自由的政策,对儒、释、道各派思想兼容并蓄,有时还允许和鼓励人们对时政展开批评;这对于解除时人的思想束缚,促进诗歌创作的自由发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唐诗的兴盛,也是唐代文化艺术普遍繁荣的产物。

当时文化的相对普及和诗歌群众基础的扩大,给诗歌创作带来新的生命力。唐代各种文艺形式的充分发展,也给予诗歌多方面的影响。

古文运动、传奇小说以及佛经、变文里的故事,促成了中唐以后诗歌的散文化、故事化和玄怪等特殊倾向,而曲子词的兴起,又给晚唐温、李一派诗歌开拓了用新境界,还有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自然会作用到诗歌身上。唐代的巨大成就,还是唐代诗人们多方面地批评继承文学遗产,推陈出新的结果。

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从《诗经》开始到唐代,已经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前人丰富的创作经验,无不为唐诗所充分吸收。

2.唐诗的文学地位以及影响

地位: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

它继承了魏晋以来的诗歌精华,而且由于唐代开放的风气,清明的政治,以及统治者的推崇,使唐代诗歌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唐代科举制就要专门的考诗歌。而且唐代的诗人多数喜欢漫游,比如李白,杜甫都游遍了大半个中国,使得诗人的眼界开阔,诗歌题材广泛,联想丰富。

总之唐代的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地位,是我国诗歌史上的最高峰。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方式多样,题材丰富,给后世的诗歌创造提供了很好的模板,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同样由于唐诗成就太高使得后人很难超越,因此开发了新的文学领域,宋词的出现与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绝对原创,保证没有史实错误。

3.唐诗的文学地位以及影响

地位: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它继承了魏晋以来的诗歌精华,而且由于唐代开放的风气,清明的政治,以及统治者的推崇,使唐代诗歌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唐代科举制就要专门的考诗歌。而且唐代的诗人多数喜欢漫游,比如李白,杜甫都游遍了大半个中国,使得诗人的眼界开阔,诗歌题材广泛,联想丰富。总之唐代的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地位,是我国诗歌史上的最高峰。

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方式多样,题材丰富,给后世的诗歌创造提供了很好的模板,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同样由于唐诗成就太高使得后人很难超越,因此开发了新的文学领域,宋词的出现与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绝对原创,保证没有史实错误。

4.唐诗的历史地位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统一的帝国(疆域约1100多万平方千米)。并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文明的国家!在唐鼎盛时期不仅物质富庶繁华,而且文化也极其繁荣,而诗歌尤其得到发展;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

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有唐朝代,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还超出两到三倍! 在两千多有名望的诗人中,特别突出的属世界级的大诗人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以外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五六十名,这一数字也大大超出战国至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连鲁讯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唐后就没好诗了;实在是后来人写古诗,要先读唐诗是很必要的。

唐诗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无疑是中华以及世界文坛上浓墨重彩的笔触!更是世界文化发展发展史上最具文采的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峰。 其他见/view/18810.htm。

5.论述唐诗的文学地位及影响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这个朝代诗人众多,诗作繁富,其辉煌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如果将历代诗歌比作艺术的百花园,那么在这座花园中,花儿开得最鲜艳,最繁盛最惹人喜爱的,就属唐诗这朵奇葩了。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

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诗的发展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是唐诗的开创时期。唐初诗坛承袭齐梁的浮靡诗风,流行宫体诗,能够摆脱宫体诗浮靡诗风影响的诗人是王绩,他推崇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诗歌风格,主要 描 写 田 园 风 光 和 个 人 的 田 园 生 活 , 诗 风 疏 淡 质 朴 。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的主要贡献是破坏和改造了宫体诗,奠定了五律,发展了七言歌行。继“四杰”之后使律诗定型的 两 位 诗 人 是 沈 佺 期 和 宋 之 问 。

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作家是陈子昂。他推崇汉魏古诗,提倡“汉魏风骨”、“风雅兴寄”,他以复古为革新,扫除了宫体诗的浮靡诗风,端正了唐诗 的 发 展 方 向 , 为 盛 唐 诗 歌 高 峰 的 到 来 铺 平 了 道 路 。

盛唐诗歌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盛唐的两大诗歌流派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还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李颀、崔颢等。李白和杜甫是盛唐双峰并峙的大诗人,他们的 诗歌代表了唐诗乃至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和称 “ 吴中四士 ” 。中唐前期诗歌创作处于低潮,后期重有出现繁荣景象。

唐代宗大历年间在诗坛享有盛名的十位诗人合称“大历十才子”。中唐前期元结、顾况注重反映现实民生,是杜甫开创的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到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中间的过渡性诗人。

中唐前期的刘长卿和韦应物以山水诗见称,是王维、孟浩然的余绪;卢纶、李益的边塞诗,是高适、岑参的余绪。中唐后期的两大诗派是新乐府派和韩孟诗派。

中唐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一批诗人,自觉发扬杜甫的写实精神,从生活源泉中觅取诗材,写下了大量赋咏新题材、运用新语言、标以新诗题的乐府诗,掀起了一场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的中坚诗人还有张籍、王建、李绅等。 韩孟诗派与新乐府派几乎同时出现,以韩愈、孟郊为代表。

他们标榜“ 陈言务去”,尚古拙,求奇险,艺术上避熟就生,因难见巧,刻意求新,形成奇崛险怪的风格特色。在两大诗派之外,能够独树一帜,成就较突出的诗人有刘禹锡 、柳宗元 、李贺 等 。

晚唐是唐诗的夕阳返照时期。诗坛的整体状况是感伤气息浓重,雕琢风气盛行。

晚唐前期极负盛名的诗人是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他们也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

晚唐后期出现了以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发扬中唐新乐府派的创作精神,注重反映社会民生,但艺术成就不高。 原因:唐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高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封建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变革,促使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为诗歌创作开拓了新的源泉,提供了新的材料。

唐诗突破了六朝后期诗作大多束缚于玄言、山水、宫体,或抒写个子失意苦闷的的小圈子,广泛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和民生疾苦,朝廷政事与地方动乱,边塞战争及民族习俗,都市生活同田园风光,以及礼教、门第、爱情、婚姻、商人、手工工人的情况等,其概括的广度和表现出来的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变革,把庶族寒门推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力量,也是唐诗的主要创作群。

庶族文人一般来说视野比较开阔,其中部分文人由于社会地位的低下和生活的困顿,同广大劳动人民有着比较近接触和联系,并在诗歌创作中反映出来。唐诗的繁荣,同唐代社会思想比较解放也有密切的关系。

唐代统治者对自己的统治抱有一定的自信,同时又需要协调内部矛盾以利于长治久安,所以在意识形态方便采取了比较开放自由的政策,对儒、释、道各派思想兼容并蓄,有时还允许和鼓励人们对时政展开批评;这对于解除时人的思想束缚,促进诗歌创作的自由发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唐诗的兴盛,也是唐代文化艺术普遍繁荣的产物。

当时文化的相对普及和诗歌群众基础的扩大,给诗歌创作带来新的生命力。唐代各种文艺形式的充分发展,也给予诗歌多方面的影响。

古文运动、传奇小说以及佛经、变文里的故事,促成了中唐以后诗歌的散文化、故事化和玄怪等特殊倾向,而曲子词的兴起,又给晚唐温、李一派诗歌开拓了用新境界,还有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自然会作用到诗歌身上。唐代的巨大成就,还是唐代诗人们多方面地批评继承文学遗产,推陈出新的结果。

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从《诗经》开始到唐代,已经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前人丰富的创作经验,无不为唐诗所。

6.唐诗、宋词、元曲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怎么排列

唐诗是我国文学遗产之一,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中知名者约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竟达四万九千多首,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音节和谐,文字精炼,为创造今天的新诗歌,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宋词兴起于唐代,经过五代的发展,极盛于宋代。它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所以有人叫它“诗余”、“曲子”或“长短句”。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只有在我国这样文化发达的国家,才能产生和发展。

元曲是一种古典戏曲剧本。如果排位,仍然是唐诗第一,宋词居中,元曲次之。

7.初唐四杰诗唐诗中的地位是什么

号称“孤篇压全唐”的名诗。

春 江 花 月 夜年代:唐代作者:张若虚体裁:乐府《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实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爱国学、爱唐诗宋词的人,想必都知道张若虚及其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

据说《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始创于那个“全无心肝”的陈后主陈叔宝。然而陈叔宝究竟在这个美丽的题目下写了些什么,却因诗已失传,无从知晓。荒淫无道的隋炀帝杨广倒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两首《春江花月夜》,不过只五言四句,短浅空洞。陈叔宝还写过一首《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在文论中与《春江花月夜》并提,诗也还留存于世,虽是七言,却仅六句,况且肉麻得紧,与隋炀帝如出一辙,都是臭名昭著的宫体诗。

宫体诗以宫廷为中心,以艳情为内容,描红点翠,堆香砌玉,浮华荒谬,空虚无聊;从梁陈到隋唐,百余年间,主宰文坛,造成诗国的黑暗,遗下无数罪孽。南朝士族生活优裕,偷安成习,以能作五言诗作为表示自己是士流的手段,如果不会作诗就会被人鄙视、不能参加社会活动,诗歌完全成了荒淫腐朽生活的点缀,建安气质、魏晋风骨早已荡然无存。唐前期的诗歌创作沿袭了南朝文风,诗人们“竞一韵之奇,争一家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就是大唐开国创业英主李世民也不能免俗,表现不出象宋太祖赵匡胤《日出》诗那种“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的气魄。李世民对诗人张昌龄的文澡很赏识,但张昌龄等应进士科不第,李世民问原因,考官说他们文风浮靡,不是好材料,李世民也就默认了。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同时入霸诗坛,称为初唐四杰。四杰在古诗向律诗的过渡中起到了开拓作用。文武双全的裴行俭对四人却十分轻视,说士人要有远大前程,首先靠器识,其次才是文艺。王勃虽有文才,浮澡浅露,不象享受爵禄的材料。杨炯大概可以做个知县,其余人能得好死就算不错了。这些评说足见新诗的发展道路艰难。对打破宫体诗的束缚、铺平新诗发展之路,初唐四杰是有贡献的,杜甫评四杰诗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个评价既是对当时诗坛基本态度的客观反映,也是对四杰诗的确评。

在六朝浮华文风笼罩下,宋之问、阎朝隐等宫廷幸臣成了诗坛上一伙把头式人物。卢照邻和骆宾王始终在齐梁余风里打转,王勃和杨炯又一个早死、一个远宦,因此初唐四杰的成就并不大。成就最高的王勃也不过给我们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好诗句,而几乎没有令人振奋的好的诗篇,更不要说为盛唐诗人提供典范。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也许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说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