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江南逢李龟年乐乐课堂

1. 唐诗江南逢李龟年

唐诗江南逢李龟年

1.古诗《江南逢李龟年》及意思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解】:

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2、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3、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韵译】: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评析】:

2.古诗"江南逢李龟年"翻译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1. 李龟年: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著名音乐家。

2. 岐王:唐睿宗的第四个儿子,名叫李范。他爱好文艺,封为岐王。

3. 崔九:名涤,中书令崔湜之弟。他是玄宗的宠臣,任殿中监。

[简析]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开首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岐王宅”“崔九堂”是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第宅,是他们两人的相逢之地,“寻常见”“几度闻”写两人相会的频繁。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可见对这首诗的评价是较高的。

3.古诗《江南逢李龟年》赏析,短点的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绝句之一。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具人。他在天宝五年到了长安,后去考科举,因李林甫把权弄奸,全体考生落第,终生未成进士。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所以又称杜少林。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离。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各地,被叛军所俘,后脱险。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后定居成都,在剑南节度使幕中任工部员外郎,所以又称杜工部。晚年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疾而亡。

《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晚年在潭州时写的。李龟年是唐玄宗时著名的歌手,在安史之乱之后流落江南。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却意境深远。第一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指作者青年时和李龟年的接触,那时正是开元盛世,岐王宅和崔九府都是文人会聚的地方,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怀念。然而又笔锋一转:“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句话写出了当时情景的凄凉。在过去诗人向往的江南,花纷纷落下,两个老人重逢。这多么感人呀!开元盛世已经成为历史,唐代开始走向衰落。在这首诗里透出一股股悲伤之情。整首诗看似平常,却蕴含深意,一切尽在言外,绝妙,绝妙!让人感受到当时凄惨悲凉的情景

4.古诗诵读《江南逢李龟年》的意思是什么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离乱,年华盛衰,人情聚散,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出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白话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5.江南逢李龟年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是他七言绝句中脍炙人口的一篇佳作。

杜甫与李龟年久别重逢,本来是一件快事,而杜甫此诗却以叹息出之,这是为什么呢?细味文词,可知究竟。

起联,以对偶起,想当年李龟年曾以动人的歌艺,经常出入于岐王、崔九之家。两句以一“见”一“闻”,显出两人的关系;以“寻常”、“几度”,写李氏每与皇亲、达官交往,盛极一时。先作一顿,以起下文。

前人论诗,认为绝句要纡曲回环,婉转变化,句绝而意不绝。本诗就是这样。末联“正是”一转,以“又”字收束。诗以转而意深,从“江南好风景”,可以想象出“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大好境界。然而花飞春去,好景不长,于这个“时节”偏“又逢君”,“落花”象征李的身世,这里已不是“岐王宅里”,又不是“崔九堂前”,更不是李特承恩遇时唐玄宗的宫中,而是远离京师的“江南”--潭州(今之长沙),怎不令人低徊叹息!

杜甫对李的遭遇深表同情,原因何在?由于他“往时文采动人主,今日饥寒趋路旁”,出峡浮江,依亲靠友,无家可归,与李之名重昔时,此际流浪“江南”,卖唱自给,处境正复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重逢“悲君亦自悲”,借他人的遭遇,抒自己的怀抱,寄义深远,又妙在不肯道破。有人认为白居易的《琵琶行》,假商妇之琵琶,浇胸中之块垒,是从此诗脱胎而来。但此诗用绝句体,“含意未申”,而白诗则用歌行体,畅发其旨,同中有异,这又是不可不知的。

这诗仅仅是感伤两人的际遇吗?不,它更饶有深意。开元盛世,歌舞承平,自经安史之乱,大唐帝国转趋衰微,李与作者身世的变化,正是时代兴替的缩影,“落花时节”隐喻世乱时艰,弥觉可痛。四十年后,两人再会,年华老去,人事已非,盛极而衰,国难民困,目睹花落春残,抚今思昔,能不慨然!用一个“又”字,寄无穷的时世今昔之感,又岂只在怜君亦自怜而已。

6.古诗(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

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