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植物图鉴潘富俊

1. 唐诗植物

2. 唐诗植物图鉴

唐诗植物

1.唐诗中有哪些植物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王昌龄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杜甫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邱为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常建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王维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杜牧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王维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白居易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刘长卿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杜甫

2.描写植物的古诗词大全600首

植物

梅花【唐】(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草【唐】(白居易)

离离园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杨柳枝词【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摊破浣溪沙【宋】(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写桂花)

鹧鸪天【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桂花)

西江月梅【宋】(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水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浣溪沙咏桔【宋】(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

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山园小梅【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3.谁有描写植物的唐诗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雨过山村 作者: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合昏者,落叶乔木,羽状叶白天展开,黄昏时闭合,因此名为”合昏”.”其青叶对生,昼开夜合,**如一.”亦称为"合欢".其分布于华北,华南,华北,西南等地区之山谷及平原,常栽为行道树.<古今注>云:”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欲捐人之忿,则赠以青赏.”青裳即合欢,意谓若要忘掉烦忧可赠以丹棘, 丹棘即忘忧草,若要防他人之怨忿则相送之合欢. 杜甫曾云<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足收骨肉.世情恶衰竭,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桑者,落叶乔木或灌木,有果曰椹,味甜美.原产华北与华中,现布生世界各地.古时栽桑养蚕是重要的农业活动,<白虎通>说:”王者所以亲耕,后亲蚕,所以率天下农蚕也”.另桑木可做弓,桑弧可做箭,朱熹也曾诗云:”岂知男子桑蓬志,万里东西不作难.” 李白诗云:”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萝者,由名松萝,长松萝.全株呈灰绿色,长丝状,全长10-14厘米或50-100厘米.常自树梢悬垂或生长于沟谷岩壁上.其分布与中国大部分地区.<诗经>,<楚辞>以及唐诗皆可见萝,青萝,翠萝,松萝等语. 孟浩然亦云:”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薇者,今名野豌豆,小巢菜.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柔有荚果.产与西北西南省区之山坡或林缘草丛处.<史记/伯夷列传>说伯夷忠于商朝,不愿接受周朝俸禄,因而”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三秦记>更云,伯夷,叔齐只吃野豌豆,不食其他五谷,居然”三年颜色不异”. 王维诗云:”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麦者,小麦也.一年或越年生草本,秆直立,丛生,高60-100厘米.叶长披针形.育果俗称麦粒.全球广泛栽培,已是人类主要食物.周代之前,麦都指大麦.后小麦引进中国后,方有大麦,小麦之分.据<群芳谱>所载:”小麦之名始见与<名医别录>.”另外,麦秆可编织草帽或制纸,其草帽色泽黄且素美. 王维又诗云:”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豆蔻者,曰红豆蔻,白豆蔻,草豆蔻.多年生草本,茎丛生,高可达3米.密生多花,蒴果长圆形,长1-1.5厘米,成熟时为棕红色或枣红色.产与两广及云南等地森林之中.需提一句,供作香料用的肉豆蔻仅产于印尼的班达岛,非中国文学作品中所提之豆蔻. 杜牧之<赠别>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合昏,桑,萝,薇,麦,豆蔻皆植物也.在旧时的农耕时代,人与它们应常见常相伴吧.如今,农耕依然在,却非昔日之山水.不去感慨,不去责谴,更非复古,只是你看,它们竟是如此拥有着岁月,甚至永恒的美丽.或万物同种,或皆从自然.这一切,俱往矣,就学一点点吧,我怎么就能忘记了呢?小小的台灯,丢失与遗忘的钢笔,匆忙或缓慢的脚印.它们也是植物,一如我们的生命,不管别人在不在乎,它们都在的. (另注:本文大多文字皆摘选自<唐诗植物图鉴>一书,作者:潘富俊)。

4.谁有描写植物的唐诗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雨过山村

作者: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合昏者,落叶乔木,羽状叶白天展开,黄昏时闭合,因此名为”合昏”.”其青叶对生,昼开夜合,**如一.”亦称为"合欢".其分布于华北,华南,华北,西南等地区之山谷及平原,常栽为行道树.云:”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欲捐人之忿,则赠以青赏.”青裳即合欢,意谓若要忘掉烦忧可赠以丹棘, 丹棘即忘忧草,若要防他人之怨忿则相送之合欢.

杜甫曾云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足收骨肉.世情恶衰竭,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桑者,落叶乔木或灌木,有果曰椹,味甜美.原产华北与华中,现布生世界各地.古时栽桑养蚕是重要的农业活动,说:”王者所以亲耕,后亲蚕,所以率天下农蚕也”.另桑木可做弓,桑弧可做箭,朱熹也曾诗云:”岂知男子桑蓬志,万里东西不作难.”

李白诗云:”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萝者,由名松萝,长松萝.全株呈灰绿色,长丝状,全长10-14厘米或50-100厘米.常自树梢悬垂或生长于沟谷岩壁上.其分布与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唐诗皆可见萝,青萝,翠萝,松萝等语.

孟浩然亦云:”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薇者,今名野豌豆,小巢菜.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柔有荚果.产与西北西南省区之山坡或林缘草丛处.说伯夷忠于商朝,不愿接受周朝俸禄,因而”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更云,伯夷,叔齐只吃野豌豆,不食其他五谷,居然”三年颜色不异”.

王维诗云:”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麦者,小麦也.一年或越年生草本,秆直立,丛生,高60-100厘米.叶长披针形.育果俗称麦粒.全球广泛栽培,已是人类主要食物.周代之前,麦都指大麦.后小麦引进中国后,方有大麦,小麦之分.据所载:”小麦之名始见与.”另外,麦秆可编织草帽或制纸,其草帽色泽黄且素美.

王维又诗云:”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豆蔻者,曰红豆蔻,白豆蔻,草豆蔻.多年生草本,茎丛生,高可达3米.密生多花,蒴果长圆形,长1-1.5厘米,成熟时为棕红色或枣红色.产与两广及云南等地森林之中.需提一句,供作香料用的肉豆蔻仅产于印尼的班达岛,非中国文学作品中所提之豆蔻.

杜牧之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合昏,桑,萝,薇,麦,豆蔻皆植物也.在旧时的农耕时代,人与它们应常见常相伴吧.如今,农耕依然在,却非昔日之山水.不去感慨,不去责谴,更非复古,只是你看,它们竟是如此拥有着岁月,甚至永恒的美丽.或万物同种,或皆从自然.这一切,俱往矣,就学一点点吧,我怎么就能忘记了呢?小小的台灯,丢失与遗忘的钢笔,匆忙或缓慢的脚印.它们也是植物,一如我们的生命,不管别人在不在乎,它们都在的.

(另注:本文大多文字皆摘选自一书,作者:潘富俊)

5.有哪些描写植物的古诗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春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莲花 (清)王文治 长夏阴阴万绿棑,杖藜转过别峰来; 方塘水静无风动,一朵白莲随意开。

莲花 (清)张问陶 新雨迎秋欲满塘,绿槐风过午阴凉; 水亭风日无人到,让与莲花自在香。 荷 (清)费丹旭 一棹西泠路,芰荷开绕塘; 歌声起何处,飞出两鸳鸯。

残荷 齐石白 山池八月污泥竭,犹有残荷几瓣红, 笑语牡丹无厚福,收场还不到秋风。 咏芙蓉 南朝 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芙蓉 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咏荷诗 江 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古风(其二十六) 唐.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折荷有赠 唐.李 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以下是《红楼梦》中有关花的诗: 咏白海棠1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咏白海棠2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3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白海棠4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白海棠5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咏白海棠6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唐诗植物图鉴

1.诗经植物图鉴怎么样

在我生长的地方,有许多未名的野花,随意开放在田野里,有的瞬间即灭,有的要开放一个夏天,红蓼花就是其中之一。

蓬蓬松松的一株,小的也占半米见方的空间。从六月开放到九月,颈顶的总状花序,淡红至鲜红,玲玲珑珑地挂满一株。

此一处,彼一处,它经历了原野的青葱、墨绿与衰败。但是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它的名字。

在它未生花以前,我们只是折断它的茎节,吮吸里面的汁液;在它生花后,我们更多的采摘花序比它小一些的狗尾巴草,做狗马之类的玩具。离开老家后,就再未见过。

今年夏天,在单位的后山上,偶然发现花畦里出现了零零落落的红蓼花,它们长得植株要比我见过的大了不少,这令我回想起少年往事,倍觉温馨,穿越后山上下班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件乐事,但是,我只能跟别人说一句特丑陋的话,这花我家周围特别多。 假期要结束时,去新华书店转悠,看见了一本《诗经植物图鉴》,浏览时,翻到一页,看见了这花,才知道叫红蓼,古代叫游龙、红萆、茏古等,郑康成说,因为它“枝叶之放纵”,所以叫游龙。

在《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中,诗人把它与桥松对比,责骂自己的男友,不够正经,全无承担大事的气象,“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隰是低湿地,我们家是国家保护的低湿地带,子充,就是有才有貌,端然有序的帅哥了。

世道千年,女子对爱人的选择,大致相同,也由此可见一斑。 假期结束,我兴致勃勃地上班去,一月不见,后山的红蓼已经有两米左右的高度了,它们矗立在花畦间,花开不败的气象,蔚为壮观,中间拥挤着的半米多高的大红的美人蕉,差不多开败了,地面上紫鸡冠花已经开放,零落的蔷薇还有些碎红随风摇曳,路西的石头下的有几棵白色鸢尾花盛开着,叫人想起舒婷写的《会唱歌的鸢尾花》。

秋天才开始,群芳汇萃的合唱,在石头间流水声中,把生命演绎到本质与清空的境界。这使我想起电视里看见的原恋合唱团,这些五十来岁的完全由于热爱走到一起的人们,他们在莫斯科候机厅里的即兴无伴奏合唱,令喧闹的大厅呈现出幽冥般的沉寂,自然与人,生命与热爱,人类文化的根本的永不枯竭的泉源,蓦然呈现。

后山是我们单位的花园,已经存在多年,它有个枯燥的名字,叫不惑园。但今年夏天却成为我心灵的慰藉,把我感动,这只是因为我又看见了少年时代的花朵。

走下山来,有一座破旧的红砖墙院,外面也是高过院墙的红蓼。据说人工栽培红蓼也只是这几年的事情,但是显然硕果可嘉,这红蓼比我早先见过的要高近三分之二,但据古书上说,高度可达三米多。

它也是古代的风景,被古代诗人吟咏过。张耒写到,“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陆游写过,“数枝红蓼醉清秋”。

我对红蓼的了解,要完全归功于潘富俊著、吕胜由摄影的《诗经植物图鉴》,这本书虽然贵了点,可仍然是贵有所值。 一个人能由衷地记住多少少年时代见过的花卉,大概也能说明其一生的命运轨迹与性格。

我生于蛮荒之地,感动我的野花野草,通常不知道名字,知道以后,总是欣悦不已。叹息也不会少的,就仿佛不经意间翻开了命运的纸牌,只差暗自垂吊与怜悯了。

《诗经植物图鉴》潘富俊著、吕胜由摄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288页,定价45元。另有〈楚辞植物图鉴〉 〈唐诗植物图鉴〉。

2.谁有描写植物的唐诗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雨过山村 作者: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合昏者,落叶乔木,羽状叶白天展开,黄昏时闭合,因此名为”合昏”.”其青叶对生,昼开夜合,**如一.”亦称为"合欢".其分布于华北,华南,华北,西南等地区之山谷及平原,常栽为行道树.<古今注>云:”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欲捐人之忿,则赠以青赏.”青裳即合欢,意谓若要忘掉烦忧可赠以丹棘, 丹棘即忘忧草,若要防他人之怨忿则相送之合欢. 杜甫曾云<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足收骨肉.世情恶衰竭,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桑者,落叶乔木或灌木,有果曰椹,味甜美.原产华北与华中,现布生世界各地.古时栽桑养蚕是重要的农业活动,<白虎通>说:”王者所以亲耕,后亲蚕,所以率天下农蚕也”.另桑木可做弓,桑弧可做箭,朱熹也曾诗云:”岂知男子桑蓬志,万里东西不作难.” 李白诗云:”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萝者,由名松萝,长松萝.全株呈灰绿色,长丝状,全长10-14厘米或50-100厘米.常自树梢悬垂或生长于沟谷岩壁上.其分布与中国大部分地区.<诗经>,<楚辞>以及唐诗皆可见萝,青萝,翠萝,松萝等语. 孟浩然亦云:”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薇者,今名野豌豆,小巢菜.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柔有荚果.产与西北西南省区之山坡或林缘草丛处.<史记/伯夷列传>说伯夷忠于商朝,不愿接受周朝俸禄,因而”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三秦记>更云,伯夷,叔齐只吃野豌豆,不食其他五谷,居然”三年颜色不异”. 王维诗云:”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麦者,小麦也.一年或越年生草本,秆直立,丛生,高60-100厘米.叶长披针形.育果俗称麦粒.全球广泛栽培,已是人类主要食物.周代之前,麦都指大麦.后小麦引进中国后,方有大麦,小麦之分.据<群芳谱>所载:”小麦之名始见与<名医别录>.”另外,麦秆可编织草帽或制纸,其草帽色泽黄且素美. 王维又诗云:”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豆蔻者,曰红豆蔻,白豆蔻,草豆蔻.多年生草本,茎丛生,高可达3米.密生多花,蒴果长圆形,长1-1.5厘米,成熟时为棕红色或枣红色.产与两广及云南等地森林之中.需提一句,供作香料用的肉豆蔻仅产于印尼的班达岛,非中国文学作品中所提之豆蔻. 杜牧之<赠别>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合昏,桑,萝,薇,麦,豆蔻皆植物也.在旧时的农耕时代,人与它们应常见常相伴吧.如今,农耕依然在,却非昔日之山水.不去感慨,不去责谴,更非复古,只是你看,它们竟是如此拥有着岁月,甚至永恒的美丽.或万物同种,或皆从自然.这一切,俱往矣,就学一点点吧,我怎么就能忘记了呢?小小的台灯,丢失与遗忘的钢笔,匆忙或缓慢的脚印.它们也是植物,一如我们的生命,不管别人在不在乎,它们都在的. (另注:本文大多文字皆摘选自<唐诗植物图鉴>一书,作者:潘富俊)。

3.中国古代有哪些花的名称

曼莎珠华 曼陀罗 紫菀 鸢尾 鸢萝 风信子 无忧花 露薇花 月光花 彼岸花 醉蝶花 素馨 含笑 虞美人 风铃草 天堂鸟 薄雪草 溪苏 月苋草 雪见草羽衣甘蓝; 雀榕; 风铃草; 花毛茛; 辛夷,即紫玉兰; 木樨; 荼蘼; 知风草; 杜虹花; 孟仁草; 海金沙; 九重葛; 戴星草; 琼崖海棠;水半夏 ;血桐,即橙桐;夕颜,即葫芦花 ;朝颜,即牵牛,囧 ;文殊兰 ;文心兰 ;蜀葵,即戎葵,锦葵 ;醉蝶花 ;菊苣 ;流苏 ;月橘,即九里香 ;海桐,即七里香 ;紫阳花,即绣球 ;萱草,即忘忧草 ;玻璃翠,即何氏凤仙 ;地衣 ;香薷 ;合欢 ;贝多罗花,又名印度素馨,大季花,鸡蛋花 ;雪滴花,即雪铃花,铃兰水仙 ;天目琼花 ;飞燕草 ;夕雾草;昨夜荷草,即瓦松 ;香蒲 ;木莲 ;木芙蓉 ;紫露草;锦屏藤 即蔓地榕、珠帘藤、一帘幽梦 ;胭脂花,即紫茉莉 ;石龙芮 ;蓝雪花 ;滨繁缕 ;香雪草 ;玉簪;剪秋萝 ;迷迭香 ;曼荼罗 ;月见草 ;使君子,又名留求子 ;铃兰:别名草玉玲、君影草、香水花、鹿铃、小芦铃 ;琴叶珊瑚;玉帘,即葱兰,葱莲 ;墨兰 ;江南星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