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题诗后幼儿教案

1. 唐诗题诗后

唐诗题诗后

1.古诗题诗后怎么理解

贾岛·《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إ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إ

归卧故山秋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

附:《送无可上人》原诗 作者:贾岛

圭峰霁色新, 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 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 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 天台作近邻。

2.古诗:《题诗后》全文的意思是什么

《题诗后》全文的意思是: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1、原文

《题诗后》

唐代·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2、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3.古诗:<题诗后>的意思

1、译文

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2、原文

题诗后

(唐)贾岛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3、《题诗后》是唐代贾岛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在《送无可上人》 之后。 贾岛,唐代杰出诗人。他是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贾岛题跋版刻像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这首诗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4.【应该怎么做【诗词赏析】的题诗词赏析的题应该怎么下手,从哪些

一、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二、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突破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 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三、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例如: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四、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例如: 江 楼 感 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五、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例如: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中的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该联的诗眼.“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六、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 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 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七、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突破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 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例如: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再看第三句,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程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八、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例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

5.古诗 《题诗后》的译文是什么

两句诗我想了三年才写好,读着它我的眼泪流下来。

如果好朋友不喜欢这首诗,我就回老家去睡大觉,再也不作诗了。 贾岛写诗非常认真,每个字都要花大力气,再三推敲。

人们把象贾岛这样的诗人叫做“苦吟派”就是辛辛苦苦作诗。这首《题诗后》正是他苦吟的写照。

他是在一首诗的后面写的这首诗,那一首诗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从这首诗的一二句却可以看出,他写那一首诗是想了很久才写好的,读起来自己都感动得流出眼泪,可见他写诗所花功夫之大,诗意感人之深。

由此可以想见,贾岛对那一首诗是满意的。尽管如此,他在三四句里还说,要是了解我的朋友不喜欢它,我就回故乡睡大觉,再也不写诗了。

这说明他对自己写诗要求极高。自己写的诗一定得让人喜欢、欣赏,否则就不写,这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写作态度。

这种态度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写作如此,读书也应如此。

这首诗可能夸大了写诗的辛苦,但是它启示我们,不论做什么,不付出辛苦和代价,是不能得到好的成果的。当然,我们还要提倡文思敏捷,要提倡高速度、高效率,但是无论是写作还是读书,都要态度认真,保证质量。

6.题诗后这首古诗谁知道

题诗后(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译文

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题解

作者作诗每字每句都精益求精,反复推敲,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

赏析

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作者作诗每字每句都精益求精,反复推敲,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