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是谁

1. 古诗词大赛

古诗词大赛

1.古诗文大赛

学问类: 1、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

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3、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4、何谓至行?曰:庸行。

何谓大人?曰:小心。 5、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己,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刘忠介《人谱》) 6、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1、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

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2、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3、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4、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5、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6、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7、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8、敬守此心,则心安。敛抑其气,则气平。

9、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冰处得力。

10、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11、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12、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13、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14、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义。 15、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

理胜,则气平矣。 16、自处超然,处人蔼然

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17、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8、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并集。 19、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

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20、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桀谬戾,可胜言哉? 21、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

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22、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豀刻当矫之以浑厚。 23、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24、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 1、聪明睿知,守之以愚。

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2、富贵,怨之府也。

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

欢乐,悲之渐也。 3、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4、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以为意。

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5、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6、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7、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8、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9、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10、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11、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12、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3、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14、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

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15、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

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6、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17、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18、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19、心不妄动,身不妄动,口不妄动,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20、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21、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2、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23、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

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24、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25、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6、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己之心责己,则寡过。 27、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28、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29、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30、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31、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32、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33、胡文定公曰: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险。

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34、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3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36、足恭伪态,礼之贼也。

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37、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敦品类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

2.中国诗词大会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成为年初电视节目中一匹最大的“黑马”。

前晚,节目总决赛落下帷幕,“00后”复旦女孩武亦姝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综艺和鲜肉霸屏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为此,不少专家从各个角度点评了《中国诗词大会》口碑与收视齐飞的原因。

“中国人诗心不死”,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原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蒙曼认为,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喷发。蒙曼(现场嘉宾)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几年前曾有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称,这两句诗自己特别喜欢,但恨才华不够,希望有人能续写两句。

“中国人诗心不死,这就是很好的例证”,蒙曼回忆称,帖子发出后最终有上百万人在跟帖。“从诗经开始,人们非常习惯诗词这种审美方式,愿意用这个来表达感情,虽然这样的文学形式逐渐被放弃了,但是基因还在,《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一下激发了中国人的诗词基因。”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00后”选手武亦姝也得到了网友大量的关注。在蒙曼看来,武亦姝的走红和诗词大会成功的道理相近,因为他们都激发了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情感共鸣,而并不是因为她夺得了最后的冠军。

因为早在节目刚刚播出时,武亦姝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就在“飞花令”环节一战成名。当时的主题字是“月”,武亦姝微笑着将《诗经·豳风·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脱口而出,令大量网友折服其气度和才情,也让不少人高呼,这才是“00后”的正确打开方式。蒙曼认为,激发人们心中埋藏最深的情感,往往会得到奇迹般的喷发,诗词如此,人亦如此。

“我们都喜欢那种国民好闺女形象,谁家里有这么一个姑娘,心里都会觉得特别开心”,蒙曼坦言,“我们心目中对一个女孩不就是这样期盼的吗?希望她很文静,有高雅的品位,学问好,人不做作,落落大方,人淡如菊,中国人对于年轻女性的审美品位,武亦姝都囊括了。”靳智伟(媒介专家)文化的痛点常成传播的热点关于诗或词,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

一部中国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诗歌史。盛世必言诗,“大江东去”形成唐宋诗词创作的顶峰,“红军不怕远征难”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豪情;节日必言诗,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入世必言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世必言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触景时言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情时言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闲适时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媒介专家靳智伟看来,虽然在现代诗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自古当中国人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

“文化的‘痛点’常常可以转化为传播的‘热点’与多媒体‘槽点’”,靳智伟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民族文化基础,通过电视传播手段,让电视受众以‘会诗’的形式与选手对话,与前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审美情操”,在靳智伟的眼中,中国古典诗词的多元文化信息,与电视手段的有机结合,也使得《中国诗词大会》形成了诗样传播调性与多元文化传播形态。

“这使得节目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强化哲理的同时没有酸腐的道学气味。”■第二季亮点改进赛制武亦姝若在首季也许走不到最后赛制的创新性是《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不仅仅可以选拔优胜者,还构成了本节目叙事结构的框架,是节目形成悬念和传播趣味点的重要手段。

《中国诗词大会》则以独创形式的赛制结构——“内循环搏击擂台赛”博得了不少观众的眼球。节目通过海选形成现场百人团成员,百人团通过擂主争夺战形成当期擂主,攻擂失败者重新回到百人团。

这种循环赛制使得比赛形成富有弹性的趣味结构。对于攻擂的选手来说,题目的难度实际上是把双刃剑。

因为高难度的题目可以更多地击败百人团选手获得更高的分值,但也可能将自己打败。低难度的题目自己可以轻松驾驭,但可能无法获得攻擂的分值而导致自我淘汰。

这样的场内循环打分结构,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然而,这样的双刃剑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总决赛时就产生了爆冷门的情况。

当时,李子琳从节目刚开始便像武亦姝一样因出色的诗词储备量和冷静的头脑获得了网友极大的关注。而后,李子琳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一直杀到决赛,却被在最后一期节目中首次攻擂的殷怡航击败屈居亚军。

第一季结束后,很多观众感到大赛的赛制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因此最后的选手获胜名次难以服众。因此,第二季将赛制修改成积分制,比赛一共十场,前九场是通常的比赛,最后一场即第十场则是让前九场表现较优的守擂者、攻擂者和挑战者集中起来同场较。

3.古诗背诵大赛作文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经常教我们背诵一些古诗词,时间长了,我们积累的古诗越来越多。

所以老师为了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果,决定来一场古诗背诵大赛。 既是比赛嘛,当然也要有一定的规则了。

首先老师给每个人一分基础分,然后通过抽签决定背哪首诗,背对了加一分,错了扣一分,其他人可以抢答别人不会的,背下加分,卡壳背不下去了不扣分,反正就当玩了。最后按得分高低评出四个奖次。

比赛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女生代表张媛博,看那神态,沉着又冷静,可说轻松过一关。 第二个人是贾永航,他一开始就紧张,结结巴巴地背,把以前特别熟练的都忘记了,求助一次之后,还是想不起来,急得他满脸通红,抓耳挠腮的,大家也跟着着急,可帮不上忙啊!就因为好心提醒,那个同学还被扣了分呢。

最后贾永航不得不放弃,失去一分,把机会留给了抢答的同学。由于抢答举手的人实在太多了,老师已经分不出先后,就用石头、剪子、布选择最后的背诵者,而选手们更是个个跃跃欲试,奋勇争先,甚至站起来,高举着双手,大声喊着:“老师,我!我!”…… 比赛结束了,四个奖次各有所属,拿到奖品的同学喜笑颜开。

虽然我与奖品无缘,但我依然为获奖的同学骄傲,因为他们是如此地优秀,而我有幸和他们坐在同一间教室里。

4.综合性学习

(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中的词语含义的理解,阅读材料,根据“一方面运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可以解释“活”的含义;“通过丰富多元化的方式‘热’呈现”,可以解释“热”的含义.(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古诗词的朝代风格的把握,A是唐代山水诗,C是唐代感怀诗,E是唐代现实主义叙事诗,F是唐代送别诗,J是明代绝命诗,K是背诵边塞诗,B、D、F、H、I、L是唐代边塞诗,据此即可解答.(3)本题考查的是对画面的布局的理解和象征意义的把握,阅读徽标,开放题,可从意象(月亮)、书法、构图等方面赏析,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活”:生动,指传统诗词在声光电的背景中变得生动起来;“热”:指多元的呈现方式.(2)B、D、F、H、I、L(答对四个即可,如有答错,在原有得分基础上每个扣0.5分,扣完2分为止)(3)示例:一轮明月,具有诗情画意,符合诗词大会的内涵;“中”字由一位对月吟诗的人变形而成,体现中国味;一个人的衣袖幻化为长长的卷轴,象征着源远流长的诗词文化。

5.综合性学习活动2017这个春节,《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度过了一段难

(1)拟写宣传标语时,标语的内容一定要与主题相关,语意要简洁,要富于文采,可使用对偶或比喻的修辞.据此可拟写为:①含英咀华,品万世经典;穿越时空 悟百味人生.②纯净的心灵去感受古典诗文的意境;动人的声音去诠释古典诗文的韵致.③诵千古名句,享一生辉煌,传中华文化,受万人敬仰.(2)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设计活动遵循的原则:①围绕主题设计活动;②活动可操作性强;③活动难度适中,易于开展.做此题要遵循以上原则.开展诗歌比赛,用诗歌写寄语答案:(1)①含英咀华,品万世经典;穿越时空 悟百味人生.②纯净的心灵去感受古典诗文的意境;动人的声音去诠释古典诗文的韵致.③诵千古名句,享一生辉煌,传中华文化,受万人敬仰.(2)开展诗歌比赛,用诗歌写寄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