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海的唐诗有哪些

1. 关于海的唐诗

关于海的唐诗

1.描写海的古诗,(小学六年级)描写海的古诗

十八日潮(之一) 陈师道 一年壮观尽今朝, 水伯何知故晚潮。

海浪肯随山俯仰, 风帆长共客飘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关于海的古诗大全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鹊楼》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柳永《煮海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钱起《送僧归日本》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白居易《题海图屏风》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李梦阳《泰山》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3.描写大海的古诗一定要完整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 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 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问我来何迟,山川几纡直. 答言海路长,风驶飞无力. 昔别缝罗衣,春风初入帏. 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 ----------------吴均《赠杜容成 》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白居易 《江楼夕望招客 》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忆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送僧归日本 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xí)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4.描写大海的古诗

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作品:观沧海 内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品注释 注释: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如歌·瑟调曲》。

“ 夏门” 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 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

《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 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 行》。

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 “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

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乐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 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 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 害。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 弟和乌桓。

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 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 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 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

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 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 不符,不可置信。

我们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来核对,曹操 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 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有至易水”, 他应在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临碣石”、“观沧海”。

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 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 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 的石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 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 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 像绘画的粗线条。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 么”,是叹美之词。“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 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 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 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 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 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 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 悲秋意绪。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 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 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 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 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 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 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 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 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 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 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 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 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 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 了。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 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

5.关于海的古诗大全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柳永《煮海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6.带海的古诗

【年代】明 【作者】李梦阳 【作品】泰山 【内容】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年代】金 【作者】折元礼 【作品】望海潮 【内容】从军舟中作 地雄河岳,疆分韩晋, 潼关高压秦头。

山倚断霞,江吞绝壁, 野烟萦带沧州。 虎旆拥貔貅。

看阵云截岸,霜气横秋。 千雉严城,五更残角月如钩。

西风晓入貂裘, 恨儒冠误我,却羡兜鍪。 六郡少年,三明老将, 贺兰烽火新收。

天外岳莲楼。 想断云横晓,谁识归舟? 剩着黄金换酒,羯鼓醉凉州。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内容】 三万里河东入海,无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回答者:处处皆学问 - 举人 四级 5-7 12:49 题海图屏风 元和己丑年作。

白居易 海水无风时, 波涛安悠悠。 鳞介无小大, 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鳌, 首冠三神丘。 钩网不能制, 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 谓兹鳌可求。 贔屃牵不动, 纶绝沉其钩。

一鳌既顿颔, 诸鳌齐掉头。 白涛与黑浪, 呼吸绕咽喉。

喷风激飞廉, 鼓波怒阳侯。 鲸鲵得其便, 张口欲吞舟。

万里无活鳞, 百川多倒流。 遂使江汉水, 朝宗意亦休。

苍然屏风上, 此画良有由。 石头滩作 崔国辅 怅矣秋风时, 余临石头濑。

因高见远境, 尽此数州内。 羽山数点青, 海岸杂光碎。

离离树木少, 漭漭波潮大。 日暮千里帆, 南飞落天外。

须臾遂入夜, 楚色有微霭。 寻源迹已穷, 遗荣事多昧。

一身犹未理, 安得济时代。 且泛朝夕潮, 荷衣蕙为带 十八日潮(之一) 陈师道 一年壮观尽今朝, 水伯何知故晚潮。

海浪肯随山俯仰, 风帆长共客飘摇。回答者:chenkexin1006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3-12 20:51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回答者:faye13579 - 初入江湖 二级 10-25 15:20 过古庐(连庐) 海上燕云涕泪多,劫灰零乱感如何? 马兵营外萧萧柳,梦雨斜阳不忍过。

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浪淘沙(白居易) 海底飞尘终有日, 山头化石岂无时。 谁道小郎抛小妇, 船头一去没回期。

临江仙(和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 小楼雾□[1]空朦。 翠□[2]初出绣帘中, 麝烟鸾佩惹频风。

碾玉钗遥□□[3]战, 雪肌云鬓将融。 含情遥指碧波东, 越王台殿蓼花红。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定西番(温庭筠) 海燕欲飞调羽, 萱草绿, 杏花红, 隔帘栊。 双鬓翠霞金缕, 一枝春艳浓。

楼上月明三五, 琐窗中。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早梅芳(柳永) 海霞红,山烟翠。

故都风景繁华地。 谯门画戟,下临万井, 金碧楼台相倚。

芰荷浦溆,杨柳汀洲, 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 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 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

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 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蝶恋花(米芾) 千古涟漪晴绝地。 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

水浸碧天天似水。 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生海市。 鏊戴三山,顷刻随轮至。

宝月圆时多异气。 夜光一颗。

7.关于海的古诗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翻译:百川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西归?

2,观沧海 曹操(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画家温泽辉书画作品。观沧海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翻译:经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8.大海的诗词

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屈原《大招》 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禅僧元览《佚题》 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李白《行路难》第一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曹操《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植《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李世民《春日望海》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钱起《送僧归日本》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西洲曲》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程贺《君山》 曾游方外见麻姑,说道君山自古无.原是昆仑顶上石,海风飘落洞庭湖.朱熹《九曲棹歌》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文天祥《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我岂不欲往,大海路阻修.白居易《答微之》 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宋 苏轼 《临江仙》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唐 王之涣 《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