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夏天的唐诗宋词

1.描写春夏秋冬的唐诗宋词

春夏秋冬的唐诗宋词(8首) 春天 唐·韩愈《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宋·宋祁《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夏天 唐·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盛一院香。 宋代·秦观《纳凉》 携?E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秋天 唐·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去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宋·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冬天 宋·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2.关于夏天的古诗、词、曲,各10首,一共30首.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唐·高骈《山亭夏日》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困人天气日初长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清风破暑连三日元·王挥《过沙沟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请写几首描写夏天的古诗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 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 天岂不惜河汉干。

宋 秦观 携?E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s虫鸣处, 时有微凉只是风。

唐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南宋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 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 睡来谁共午瓯茶。 。

4.关于夏天的诗句古诗大全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____杨万里《小池》2、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____高骈《山亭夏日》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____王籍《入若耶溪》5、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____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8、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____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9、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10、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____范成大《喜晴》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____赵师秀《约客 / 有约》12、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13、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____陈文述《夏日杂诗》14、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____高骈《山亭夏日》15、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____陶渊明《四时》16、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____蔡确《夏日登车盖亭》17、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____司马光《客中初夏》18、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____李商隐《赠荷花》19、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20、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____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2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2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王昌龄《采莲曲》23、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____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24、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____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25、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____苏舜钦《夏意》26、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____秦观《三月晦日偶题》27、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____白居易《观刈麦》28、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____李重元《忆王孙·夏词》29、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____苏舜钦《夏意》30、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____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31、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32、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____王安石《初夏即事》33、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____秦观《纳凉》34、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____李商隐《晚晴》35、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____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36、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

____谢逸《千秋岁·咏夏景》37、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

____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38、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____刘将孙《踏莎行·闲游》39、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____白朴《天净沙·夏》40、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____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41、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4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____杜甫《夏夜叹》43、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____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44、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____曾几《三衢道中》45、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46、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____阎选《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47、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____陆游《幽居初夏》48、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____杨万里《夏夜追凉》49、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____司马光《客中初夏》50、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____李白《渌水曲》51、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____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52、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____李白《别储邕之剡中》53、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____谢逸《千秋岁·咏夏景》54、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

____薛昂夫《西湖杂咏·夏》55、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____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56、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____李白《江夏别宋之悌》57、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____李白《子夜吴歌·夏歌》58、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____李白《采莲曲》59、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____杜甫《为农》60、恨入空帷鸾影独,泪凝双脸渚莲光,薄情年少悔思量。

____顾敻《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61、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____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62、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6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____杜甫《江村》64、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____白居易《采莲曲》65、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____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66、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____黄庭坚《鄂州。

5.关于描写夏季的诗词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写的这首小词,我很喜欢。我觉得它写得很“俏”。

这是一首描写初夏的词,上阕描写景色,“花褪残红青杏小”,春天的红花已经凋谢殆尽了,而杏子还小着呢。李清照的“应是绿肥红瘦”,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已是千古名句! 下阕写情。这情来得却无厘头,隔着高高的围墙,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直是一种单相思!所以,“多情却被无情恼”,那也是难怪的事了。

这首词,不知东坡写于何时。但它与咱惠州却有一番关系的。

据《林下词谈》:“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

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子瞻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

读来不禁令人唏嘘…… 秋 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朝杜牧的这首诗叫做《秋夕》。说是“秋夕”,那敢情跟夏天没什么关系了。

我不这样看,我只觉得这首诗里有浓浓的夏天的味道。请看,萤火虫,是夏天的虫子;“轻罗小扇”,夏天才扇扇子的嘛。

还有后面两句:“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直让我怀念起夏夜在农村纳凉的情景来了。“牵牛织女星”,那也是七夕前后的事。

七夕,不也是夏季吗? 咳,杜牧老兄,你不如把题目改做《七夕》吧!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里才会有荷的惊艳。五月寻芳毕竟早,莲叶未接天,水面何田田。

待到七月,又多少有些晚景凄凉,却是“留得残荷听雨声”才算贴切了。世上最好的事物,美好的不过都是恰好的那一刹那。

呵呵,这又是扯远了。 这个题目有意思得紧,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接接看? 《咏石榴》 张弘范 猩红敢教染绛囊, 绿云堆里润生香。

游蜂错认枝头火, 忙驾熏风过短墙。 石榴花囊似被猩猩的血染得那样鲜红。

在浓绿叶荫中散发着清香。过往的蜜蜂误以为枝头榴花是燃烧的火焰,闻香而不敢采,吓得赶忙乘风飞过墙去。

多么形象,多么生动。 《香山避暑二绝》其一 纱巾草履行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 古人说得好,心静自然凉,而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正是这种在酷暑中寻找清凉世界的意境。

老年退休以后的白居易,厌倦了政治上的尔虞我诈,隐居在东都洛阳,醉于心清静无为,全身远害,已经再没有什么政治风云可以让他动心思了,他只是尽自己的能力行善,在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特意施散家财,开凿疏浚龙门八节滩河道,以利舟行,使得过往的航船再没有往日的风险,成为当时出名的义举。他自己则一味的修身养性,吃斋念佛,在洛阳龙门对面的香山别墅里,安度晚年了。

这首诗写的就是他在别墅中消夏的情趣,只见诗人戴着纱巾,穿着草鞋,身上是一袭单衣,在傍晚时分,沿着山路下来,坐在轿子中,一面观赏着路旁山上茂密的草木,一面享受着清凉的山风,哪里还有一点暑热的影子,不知不觉中,竟然沉沉睡去,一觉醒来时,才发现已经到了家门口了。诗人这种境界正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所以才能在酷暑中,怡然自得,安然度夏,有了这种平和的心态,自然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一路凉风”,乾隆皇帝评这首诗是“北窗高枕,无此恬适。

真足破除热恼。”(《唐宋诗醇》卷二十六)的确说得不错,当把一切都看透了之后,一切的“热恼”也就不系于心中了,这才是白居易“香山避暑”的不二法门呀。

6.描写夏天的古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韩愈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李白《采莲曲》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关于夏天的诗词

夏时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无名杂诗》【明】施耐庵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描写夏天的好词好句: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蝉声阵阵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蝉声阵阵 烈日当空 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 酷暑难耐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汗流浃背 蝉不知雪 簟纹如水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浮瓜沉李 寒来暑往 火伞高张 肉山脯林 夏雨雨人 夏日可畏 蝉不知雪 春风夏雨 沉李浮瓜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冬日夏云 簟纹如水 冬温夏凊 冬温夏清 浮瓜沉李 浮瓜沈李 寒耕暑耘 寒来暑往 火伞高张 夏雨雨人 皎阳似火 阑风伏雨 阑风长雨 秋行夏令 暑往寒来 暑雨祁寒 无冬无夏 夏炉冬扇 夏日可畏“夏天的太阳炽热得像火一样烘烤着大地,然而,这正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它使一切生命获得了能量。

花草树木允(需带“口”字旁)吸着雨露,承受着阳光,蓬勃向上,五谷杂粮无不努力进取。” “夏天的河流浑浊涨满,像急匆匆地去赶海潮。

夏日的天空变幻莫测,时而多云低矮,仿佛是催人行动的命令;时而阳光直射,毫不宽恕,像是威严的老人;时而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以至“东边日出西边雨”,像个性格还不定型的孩子。” 我喜欢,我喜欢狂风暴雨的夏天,因为夏雨是那么豪爽干脆。

夏天的荷花给我们露出笑脸,夏天的荷叶向我们展示魅力。 雨从空中洒向各个角落,雨滴很像一颗颗晶莹透明的珍珠,好看极了。

雨滴从屋檐、墙头、树叶上跌下,就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最后连在一起,形成水柱。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

近看,街道上连一个人影也没有,白白花的全是水,简直成了一条流淌的河,上面争先恐后地开放着无数的水花;远看,楼房和树木都是模模糊糊的。 风夹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着。

路上行人刚找到一个避雨之处,雨就劈劈啪啪地下了起来。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像瓢泼的一样,看那空中的雨真像一面大瀑布!一阵风吹来,这密如瀑布的雨就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豆大的雨点落在了地上,溅起水花,那水花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喷泉。水花落在地上的时候,又变成了一个个小水泡,小水泡看起来就像一顶顶透明的小帽子。

细心看那雨点变成一个个小帽子的过程,真是有趣极了! 雨更大了,房顶上,街道上,溅起一层白蒙蒙的雨雾,宛如缥缈的白纱。这时一阵风猛刮过来,那白纱袅袅地飘去,雨点斜打在街面的积水上,激起朵朵水花。

突然一阵北风吹来,一片乌云从北部天边急涌过来,还拌着一道道闪电,一阵阵雷声。刹那间,狂风大作,乌云布满了天空,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打落下来,打得窗户啪啪直响。

又是一个霹雳,震耳欲聋。一霎间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斜下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6.水满池塘叶满枝,曲廊危榭惬幽期。 风和海燕分泥处,日永吴蚕上簇时。

闲理阮咸寻旧谱,细倾白堕赋新诗。 从来夏浅胜春日,儿女纷纷岂得知。

7.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8.夏风多暖暖,树木有繁阴。 新笋紫长短,早樱红浅深。

烟花云幕重,榴艳朝景侵。 华实各自好,讵云芳意沉。

有关夏天的古诗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

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

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