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1唐诗三百首

1.古诗三百首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 尽:消失。

4.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再。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编辑本段]【王之涣《登鹳雀楼》的鉴赏】

〖诗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2.《唐诗三百首》全集一共有多少首诗

共311首。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

其代表作家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

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

此后 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

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诗集部分诗人介绍:

1、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3、崔颢

崔颢(公元704年—754年),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氏,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

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4、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唐诗三百首

3.《唐诗三百首》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唐诗三百首》为清代孙洙编撰。

孙洙(1711〜1778年),字苓西(一作临西),号蘅塘,晚号 退士,江苏无锡人。乾隆年间进士,历官大城、卢龙、部平县令,改江宁教授。

此书编成于乾隆十 六年(1751年),原为童蒙读物。本书刻本很多,且篇数往往有所不同,约有321首、317首、310 首数种。

《唐诗三百首》是用《唐诗别裁》作为蓝本再加选淘汰而成的,但《三百首》一出,《别裁》 反而不及其流传广泛。本书入选77位作者,以杜甫作品入选最多,其次为王维、李白、李商 隐。

所选作品分五言古诗、五言乐府、七言古诗、七言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体裁。 编选者的目的在于普及,而读者也喜爱它的简要,便于诵习。

从选录的篇 幅来看,关于人情的诗歌(如寄赠、感怀等)占了近四分之一,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贺知章 的《回乡偶书》、李白的《赠汪伦》、《静夜思》等广为人知、充满着浓郁友情、乡情味道的作品 都入选其中。 编选者本着温柔敦厚的审美情趣,对表现情感的诗歌的关注远远超过对事实的 叙写之作,因此像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秦中吟》这些诗都未入选。

这是本书编 选的一个缺陷。 《唐诗三百首》出现之后,迅速流行,被视为唐诗人门读物的不二首选,一直影响到现在。

4.求古诗三百首的前一百首的诗名

咏鹅(唐·骆宾王) 风(唐·李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山中(唐·王勃) 渡汉江(唐·宋之问)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咏柳(唐·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贺知章)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凉州词(唐·王之涣) 春晓(唐·孟浩然)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 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 闺怨(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鹿柴(唐·王维) 竹里馆(唐·王维) 鸟鸣涧(唐·王维) 相思(唐·王维) 山中(唐·王维) 田园乐(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静夜思(唐·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唐·李白) 赠汪伦(唐·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送友人(唐·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望天门山(唐·李白) 客中行(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夜宿山寺(唐·李白) 黄鹤楼(唐·崔颢) 凉州词(唐·王翰) 营州歌(唐·高适) 别董大二首(其一)(唐·高适)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江南曲(唐·储光羲)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前出塞(唐·杜甫) 春望(唐·杜甫) 春夜喜雨(唐·杜甫) 赠花卿(唐·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绝句二首(其一)(唐·杜甫) 绝句四首(其三)(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逢入京使(唐·岑参) 月夜(唐·刘方平) 枫桥夜泊(唐·张继) 寒食(唐·韩翃) 征人怨(唐·柳中庸)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塞下曲六首(其二)(唐·卢纶) 塞下曲六首(其三)(唐·卢纶)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游子吟(唐·孟郊) 秋思(唐·张籍) 新嫁娘词三首(其一)(唐·王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竹枝词(唐·刘禹锡) 浪淘沙九首(其一)(唐·刘禹锡)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望洞庭(唐·刘禹锡)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悯农二首(其一)(唐·李绅) 悯农二首(其二)(唐·李绅) 江雪(唐·柳宗元) 菊花(唐·元稹)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题诗后(唐·贾岛) 题金陵渡(唐·张祜) 闺意献张水部(唐·朱庆馀)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 江南春(唐·杜牧) 泊秦淮(唐·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山行(唐·杜牧) 秋夕(唐·杜牧) 清明(唐·杜牧)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乐游原(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官仓鼠(唐·曹邺) 雪(唐·罗隐) 台城(唐·韦庄) 题菊花(唐·黄巢) 伤田家(唐·聂夷中) 春怨(唐·金昌绪)。

5.唐诗3百首第一首叫什么

唐诗三百首的第一、二首诗是张九龄《感遇》

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⑴,桂华秋皎洁⑵。

欣欣此生意⑶,自尔为佳节⑷。

谁知林栖者⑸,闻风坐相悦⑹。

草木有本心⑺,何求美人折⑻?

兰叶春葳蕤⑴,桂华秋皎洁⑵。

兰草到了春天长得分外繁盛,桂花到了秋天开得十分皎洁。

欣欣此生意⑶,自尔为佳节⑷。

一派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自然成为美好的季节。

谁知林栖者⑸,闻风坐相悦⑹。

这谁知道那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闻到了芬芳更加喜悦。

草木有本心⑺,何求美人折⑻?

草木自有本性,何求美人赏识采折呢?

本诗采用比兴的手法歌颂春兰、秋桂,从而抒发诗人的情怀。

诗人在开篇用整齐的对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茂盛芬披的春兰,皎明洁净的秋桂,然后生动地写出它们的勃勃生机,转而写到人们对它们的态度,最后引出全诗主旨:春兰、秋桂的美好,完全出于自然本性,而并非为了求得人们的赏识。诗人以此比喻洁身自好的君子。

本诗虽短小,但用尽全力,结构严谨,诗境意尽没有落空。诗意温和,不知不觉中,在咏物的背后,讲出了高雅的生活哲理。[1]

⑴兰:此指兰草。 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⑵桂华:桂花,“华”同“花”。

⑶生意:生机勃勃

⑷自尔:自然地 。佳节:美好的季节

⑸林栖者:山中隐士

⑹ 坐:因而

⑺本心:天性

⑻美人:指林栖者山林高士、隐士

⑨闻风:闻到芳香。

⑩坐:因为。

⑾葳(wei)蕤(rui):枝叶茂盛而纷披。

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

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

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

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

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感遇·其二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岂:难道。

伊:那里,指江南。

岁寒心:耐寒的本性。

荐:进献。

嘉客:嘉宾贵客。

奈何:无奈。

阻重深:山高水深,阻隔重重。

运命:命运。

循环:周而复始,变化莫测

寻:探求。

徒言:只说。

树:种植。

此木:指丹橘。

阴:树阴。[2]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

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

而是具有松柏秉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

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命运遭遇往往不一,

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

难道丹桔不能成阴?

6.唐诗三百首里一共有多少首李白的诗

唐诗三百首的李白的诗一共27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该书选入77家诗作共310首,刻印时又补入了杜甫的《咏怀古迹》3首,也就是313首。按照五、七言古近各体编排,以杜甫诗为重点,其次是王维、李白、李商隐、王之涣等人的诗作。

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一共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扩展资料:

《唐诗三百首》李白的诗具体如下:

1、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2、月下独酌(李白)

3、春思(李白)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5、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6、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7、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8、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

9、清平调(李白)

10、行路难(李白)

11、将进酒(李白)

12、玉阶怨(李白)

13、长相思(李白)

14、长干行(李白)

15、蜀道难(李白)

16、子夜吴歌(李白)

17、关山月(李白)

18、静夜思(李白)

19、怨情(李白)

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21、早发白帝城(李白)

22、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23、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24、赠孟浩然(李白)

25、渡荆门送别(李白)

26、送友人(李白)

27、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诗三百首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