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五首高一必修三PPT

1. 唐诗五首高一

唐诗五首高一

1.高一未学过的唐诗宋词各五首

唐诗: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春景唤起人们的联想。

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漂流景色寄寓诗人伤感。这首诗独具匠心,诗人从听到的,看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

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全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

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

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它的讽刺笔力。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评析】: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而“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又与王昌龄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同步。

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⑴。清新庾开府⑵,俊逸鲍参军⑶。

渭北春天树⑷,江东日暮云⑸。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⑹。

[1]“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答: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这首诗通过对幽竹的幽竹的赞美,寄寓了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精神的礼赞,采用了反衬的手法,令人回味无穷。

宋词 长相思·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

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

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玉楼春辛弃疾(宋) 何人半夜推山去? 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 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作者住在寺院,天天早上起来,走出山门,行走在山间的小径,对面常常见到有几座山峰。

今日走了半日,才感到奇怪,怎么那些山峰都不见了呢?说明什么?作者住在寺院,修心养性一段日子之后,几乎忘记了自我的存在啊!看来修炼是可以使心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虽然作者自称老僧,但并没有修炼到家,真的是一时糊涂啊!其实,一个从被金人奴役专制统治的北方,逃难到南方,看到宋朝社会的美好,一生为那些依然生活在北方受苦难的同胞忧心悲愤的人,怎么能抛下一切呢!但人总是要老的,青壮年时期的豪气万丈,到了晚年也要回归现实。这首词应该是他晚年的作品,给朋友开个玩笑,也给自己开个玩笑。

潜台词是:浮云遮不住,青山依旧在。所谓来日方长,很多时候我们不必计较一时的得失!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晚年贬官惠州期间,曾叫随行的侍妾朝云歌唱。这首词在感叹春光易逝、佳人难得中,表。

2.《唐诗五首》中五位诗人的简介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汉族。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彰明人 。汉族,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静宁县西南) ,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 另一说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 ,李白即诞生于此 。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 ,但他的一生 ,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 ,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 。在当时封建王朝复杂历史的背景下 ,李白又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 ,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 ,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 ,他感愤时艰 ,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 ,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 ,兵败之后 ,李白受牵累 ,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 ,依当涂县令李阳冰(李白族叔),不久即病卒 ,一说喝醉了酒 ,在水中捞月亮而溺水身亡 。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3.老师叫我们搜集 古诗5首、古词5首、古代小令5首 要求:字数要少

夜泊牛渚怀古 (作者:【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岘山怀古 (作者:【唐】李白)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望中怀古 (作者:【唐】周朴)

齐心楼上望浮云,

万古千秋空姓名。

尧水永销天际去,

姬风一变世间平。

高踪尽共烟霞在,

大道长将日月明。

从此安然寰海内,

后来无复谩相倾。

赤壁怀古 (作者:【唐】崔涂)

汉室河山鼎势分,勤王谁肯顾元勋?不知征伐由天子,

唯许英雄共使君。江上战余陵是谷,渡头春在草连云。

分明胜败无寻处,空听渔歌到夕曛。

古诗词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4.唐诗5首,宋词5首

苏轼的作品: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洞仙歌】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③流年暗中偷换。

【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求高中教材中任意5首古诗词的鉴赏文章,每篇不少于100字

1★雨后池上【作者】 宋代 刘攽 【体裁】 七言绝句【原文】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注释】①磨:打磨。

②檐楹(yán yíng):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③垂杨:杨柳。

④荷:荷花。【译文】(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

雨后的池塘,水面平静,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好比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东风忽起,舞动池边的垂杨,吹落垂杨柔枝细叶上缀满的雨滴,洒落在池中舒展的荷叶上,发出一阵清脆细密的声响。

【赏析】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雨后池上景物十分美丽美,诗人既写其静态,又写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姿,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首句平直叙起,次句从容承之,而以第三句为主,尽宛转变化工夫,再以第四句发之。诗人用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语言结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成因势置景、笔随景迁之妙。

2★田园乐【作者】 盛唐 王维 【体裁】 六言绝句【原文】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尚未起,故此还没有打扫。

(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黄莺在不停地啼叫,已是热闹非凡,但这啼叫声却没有惊扰美梦,山客还在酣睡。

【赏析】《田园乐》是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第一个特点由境生情,诗中有画。

先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然后写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

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

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

“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3★暮过山村【作者】 唐 贾岛 【体裁】 五律【原文】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译文】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路过一座山村,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 山上稀稀落落的人家。

怪禽在荒漠凄寂的旷野上鸣叫,本来就令人闻而惊惶不安;刚好又碰上夕阳下山,山区渐渐暗黑下来,孤单的行人此时此刻自然更加感到不寒而栗。初升的月亮高悬天空,烽火点燃起来,没有越过秦地,表明这一地区平安无事,山区更显得阒静,安谧。

(看到)在零落的桑柘树旁出现了袅袅的炊烟,(我)渐渐向之靠近。【注释】边烽:指边境的烽火。

唐代边烽有两种:一种是报边境有事的紧急烽火,一种是报平安的烽火。这里指前者,即战火。

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赏析】 贾岛以“幽奇寒僻”的风格著称,这一首诗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

诗的布局以“寒水”开始,“烟火”告终,中间历叙旷野中的怪禽、落日、初月、边烽,给人的感受是由寒而暖,从惶恐而至欣慰。山区景物采用移步换景法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动,诗人的情绪也跟着波浪式起伏与发展。

这样,诗的格局便显得有波澜,有开阖,寓变化多样于章法井然之中。4★塞下曲【作者】 盛唐 王昌龄 【体裁】 五言古诗【原文】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译文】深秋的黄昏,军士牵着马来到洮水畔,牵马入水,河水寒冷,令人瑟瑟发抖,塞外的秋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吹在脸上更是像刀割一样。

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这里曾经是长城之战大败吐蕃的地方,斗志高昂,意气风发是众人的说法。

然而,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赏析】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开头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接着,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

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5★★朴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 苏轼 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原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漏断: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

【译文】残月弯弯挂在稀疏的梧桐上,夜。

6.李白古诗5首

塞下曲

李白

其一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其二

天兵下北荒 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 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 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 然后方高枕

其三

骏马似风飚 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 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 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 独有霍嫖姚

其四

白马黄金塞 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 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 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 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 流泪空自知

其五

塞虏乘秋下 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 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 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 少妇莫长嗟

其六

烽火动沙漠 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 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 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 一战净妖氛

7.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

人教版的

必修一:沁园春、雨巷、再别康桥、荆轲刺秦王(背易水诀别一段)、记念刘和珍君(背第2、4节)这些是课本要求背诵的。

而 《烛之武退秦师 》我们的老师要求背全文

必修二: 氓、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第3段)

必修三:蜀道难、杜甫诗: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 琵琶行、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最 后三段)、师说

必修四:念奴娇、定风坡(莫听穿林打叶声)、廉颇蔺相如列传(尾五段)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