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实践精神的诗句

1.关于实践的诗句有哪些

1、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林希元(明) 2、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中)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宋) 4、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巴人(中) 5、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瞿秋白(中) 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宋) 7、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英.托·富勒 8、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波斯) 9、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子思 10、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廖沫沙(中) 11、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鲁迅(中) 12、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中) 13、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萧伯纳(英) 14、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歌德(德) 15、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小塞涅卡 16、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莎士比亚(英) 17、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18、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邹韬奋(中) 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么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费希特 21、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陆游(宋) 22、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颜元(清) 23、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陶行知(中) 2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中) 25、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26、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李光地(清) 27、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陀思妥耶夫斯基 28、如果你不带偏见地去考虑问题,如果你思考一下这些准则的一般性质,你就可以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因为所有的准则事实上都是实践上的.——布拉德利 29、任何理论都不如现实具体.——沈从文(中) 30、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克罗齐(意) 3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德) 32、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列宁 33、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下.——** 34、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自吃一吃.——**(中) 35、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徐特立(中) 36、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苏) 37、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德.费尔巴哈 38、理论上一切争论而未决的问题,都完全由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来解决.——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39、离开实际的理论是死理论,离开理论的实际是瞎实际.——刘伯承(中) 40、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苏) 41、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有害的.——**(中) 42、仅仅一个理论上的证明,也比五十件事实更能打动我.——狄德罗 43、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王廷相(明) 44、凡是在理论上正确的,在实践上也必定有效.——康德 45、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46、不要担心犯错误,最大的错误是自己没有实践的经验.——法.沃韦纳戈 47、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况(战国)。

2.关于注重实践的诗句有哪些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译文: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先秦 荀子 《劝学》

译文: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先秦 荀子《劝学》

译文: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

4、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荀子·儒效》

译文:不知道如果不是听到的,听到不如见到他,见他不你知道的,知道的不比行的。学习到行动了。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先秦 老子《道德经》

译文: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3.关于实践精神的名言警句

1.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4.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5.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6.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7.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

8.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9.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

——杨振宁

10.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狄德罗

11.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 ——萧伯纳(英)

12.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 ——歌德(德)

13.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 ——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14.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萨迪(波斯)

1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况(战国)

4.关于注重实践的诗句名言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才学如果不用就会永远埋没.——萨迪工作中,你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远大的固定的目标结合起来.——马雅可夫斯基经验是永久的老师.——歌德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歌德有的人不犯错误,那是因为他从来不去做任何值得做的事.——歌德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柏拉图科学的大胆的活动是没有止境的,也不应该有止境.——高尔基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烛.——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我们要向自然索取.——米丘林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么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费希特凡是在理论上正确的,在实践上也必定有效.——康德如果你不带偏见地去考虑问题,如果你思考一下这些准则的一般性质,你就可以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因为所有的准则事实上都是实践上的.——布拉德利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车尔尼雪夫斯基凡在理论上必须争论的一切,那就干脆用现实生活的实践来解决.——车尔尼雪夫斯基假如一个人尽想着“我办不到”,那他果然就会办不到.——车尔尼雪夫斯基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才气,才气必须经过磨练.——车尔尼雪夫斯基实践“以客观世界为前提,作为他物的客观世界走着自己的道路”.——黑格尔实践“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黑格尔在捷径道路上得到的东西决不会惊人.当你在经验和诀窍中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居里夫人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这种人能由他们的工作取得最大利益;……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居里夫人实践中的失败主要由于不知道原因而发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两种企望——对知识和力量的企望——真正相和在一起了.——培根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小塞涅卡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费尔巴哈再没有什么比下面这一点更为一般人视为当然的了,这就是:有某些思辩的和实践的原则.——洛克任何一项劳动都是崇高的,崇高的事业只有劳动.——卡莱尔谁若只做了一半,就等于没有做.——巴比塞上天绝不帮助坐而不动的人.——沙孚克里斯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才智是实验的女儿.——达·芬奇理论是军官,实践是士兵.——达·芬奇智慧因为用得过度而毁坏的不多,大多都是因为不用才生锈.——鲍乌维要达到预期的目的,求实精神要比丰富知识更重要.——博马舍从我自己痛苦的探索中,我了解前面有许多死胡同,要朝着理解真正意义的事物迈出有把握的一步,即使是很小的一步也是很艰巨的.——爱因斯坦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绝不要再谈论一个好人应该是怎样的一种人了,就去做这样的一个人吧!——安顿尼诺坚硬优质的钢条,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瑰丽美观的贝壳是经过水冲日曝而得的.我们的意志和毅力也必须在火热的斗争中接受严峻的考验,去经受长期的锻炼.——加里宁一个人假如不脚踏实地去做,那么所希望的一切就会落空.——摩路瓦一个人的经验是要在刻苦中得到的,也只有岁月的磨炼能够使它成熟.——莎士比亚。

5.关于实践的古诗

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2、《劝学》先秦:荀子

原文: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译文: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3、《朱子语类》宋代:朱熹

原文: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译文:理解得越清楚,实践就越扎实;实践越扎实,认识就会更加清晰。

4、《送崔先生东归》宋代:洪咨夔

原文:

相望几何驿,时许闻成谋。

积诚泮群疑,实践激众媮。

译文:在驿站与之对望,不一会就想出办法了。诚实受到了疑虑,实践才能激发众人的快乐。

5、《离骚》先秦:屈原

原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译文: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让我的马在咸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

6.有关精神的古诗句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出自近现代谭嗣同的《狱中题壁》

译文: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译文: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译文: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4、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译文: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7.有关精神的古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

李白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反映唐代反击西北部少数民族侵扰战争情况。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极写边地的酷寒,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全从侧面写出,意脉贯通,措语天然,不拘格律。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

从结构上看,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概括生活,表现主题。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以“随金鼓”和“抱玉鞍”来硐终绞棵欠苡律钡屑案叨染?枥纯艿那榫啊=嵛擦骄洹霸附??陆#?蔽?堵ダ肌保??舜?娼?棵侵笔阈匾埽??且粼巷?希??坪雷常?泶锪耸乃老??呋迹???⒐Φ脑竿?刖鲂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指剑门关以南,也称剑南,这里代指古代蜀地。蓟北,即蓟州,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一带,是安史叛军举兵叛乱地。

由于个人的生活遭遇和身处复杂动荡的时代,杜诗大多都有沉郁、悲凉、凝重的色彩,但此诗却不同,它一扫往昔沉郁悲壮的气氛,写得大喜若狂、轻快明朗。 首联点明事实原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

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 颔联两句以转作承,着笔深化,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 这是一首有名的“快诗”,开篇伊始,即运笔如飞,四联八句,一气呵成,情感炽烈。

它之所以 脍炙人口,千古传唱,主要在于它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南 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吴钩,一种形似剑而弯的刀。

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称。这里泛指武器。

凌烟阁,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像的高阁。 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的第五首,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的愿望。

诗的首句“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势急切,气魄豪迈,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在鼓动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接下来的次句承前启后,气势磅礴,喊出挥刀杀敌、驰骋战场、收复失地的心声,字里行间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希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令人读了为之精神振奋。诗的后两句则是呼吁有志男儿“带吴钩”效命沙场,以鼓励别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一样,为国建功立业。

(当然,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诗中也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全诗运用设问、借代等修辞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壮志豪情与爱国热情溢于字里行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泛指边地。 诗的前两句点明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对复国大业充满胜利信心。

“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心头始终郁结着慷慨之情,所以当夜深人静、听窗外风雨时,触景生情——由风雨大作的气势联想到官军杀敌的神威,诗人激动不已,即便入梦也是铁马冰河,从而抒发了诗人宝刀不老,愿为收复中原大地而驰骋杀敌的壮志豪情,并以此喻写、衬托抗金义士的坚强勇武及收复失地的壮志。

全诗意境开阔,气魄。

8.形容“实践”的诗句

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杨万里《过沙头》

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朱子语类》

6.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7. 诗少古风惟近体,学惭实践谩虚谈。—— 刘克庄《用厚后弟强甫韵》

8. 驾言各勇往,实践仍精思。——程端蒙《送次卿兄还新安》

9. 积诚泮群疑,实践激众媮。—— 洪咨夔《送崔先生东归》

10. 精体兮实践,见汝颜之瞠。——章粲《絜矩书院示学子》

上一篇
汴京宋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