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夕的古诗词 夕的古诗词1.带夕字的古诗词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谢灵运《游南亭》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玉阶怨 ---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秋思 ---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七夕 ---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孟浩然 长爱夫怜第二句,请君重唱夕阳开。---白居易《听歌六绝句·想夫怜》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有哪些含有“夕”字的古诗词句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谢灵运《游南亭》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玉阶怨---谢眺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秋思---白居易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七夕---曹松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孟浩然长爱夫怜第二句,请君重唱夕阳开。 ---白居易《听歌六绝句·想夫怜》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写夕阳的诗句有哪些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4.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5.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6.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7.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8.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9.日落西山头,人约黄昏后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12.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13.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14.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15.夕阳黯晴碧,山翠互明灭.16.剩云残日弄阴晴.晚山明.1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18.晚日寒鸦一片愁.19.衰草残阳三万顷.20.流连狂乐恨景短.奈夕阳送晚.~有什么要求可以追问我或私信我~有问题可以把鼠标移动到我头像可以看见:求助知友,点击即可~满意的话请点击左下角【采纳为满意答案】。 4.带夕字的诗句徐志摩《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经 ·王风》中的《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宋·张耒《和周廉彦》: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明·杨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5.关于夕字的诗句1. 玉阶怨---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2. 秋思---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3. 七夕---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4. 《柳桥秋夕》陆游 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 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 5. 《病中七夕》 杨万里 良辰美景底须来,苦恼如山正满怀。蝉度清歌侑溪柳,花吹黄雪洒官槐。 新秋风物俱堪赏,久病心惰自不佳。说与儿童休乞巧,老夫守拙尚多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