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竹枝词古诗词毛笔字

1. 竹枝词古诗词

竹枝词古诗词

1.竹枝词古诗

竹 枝 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词语解释】

晴:与情字谐音,双关妙用。

竹枝词:是巴渝民歌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

唱:一说“踏”。唱歌声,西南地区,民歌最为发达。男女的结合,往往通过歌唱;在恋爱时,更是用唱歌来表情达意。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译诗、诗意]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一片平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2.竹枝词诗词

1、《竹枝词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释义: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2、《竹枝词二首·其二》——唐代:刘禹锡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释义: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长吟唱本乡歌。

今朝北方客子思归去,回乡迎来纥那披绿罗。 3、《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唐代: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释义: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4、《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释义: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5、《竹枝词九首·其八》——唐代:刘禹锡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释义:巫峡苍苍在烟雨迷蒙的时节,凄清的猿啼从最高的树枝上传来。

这里愁苦的旅人自然断肠,但从来不是由于那猿啼声音悲哀。

3.竹枝词古诗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

唐代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

之后人们对竹枝词越来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其二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元 萨都刺:竹枝词湖上美人弹玉筝,小莺飞度绿窗楞。

沈郎虽病多情在,倦倚屏山不厌听。 贡师泰: 西湖竹枝词二首 葛岭东家是相门,当年甲第入青云。

楼船撑入里湖去,可曾望见岳王坟。 芙蓉叶底双鸳鸯,飞来飞去在横塘。

人生多少不如意,水远山长难见郎。

4.古诗竹枝词的意思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

在初春的江边,看着我心爱的郎君在江上打渔,听见他的曼妙歌声.看那天空,东边是晴天,西边却是雨天.不知道晴啊还是无晴啊.晴情谐音,花季的少女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与苦涩之中,猜测着心上人的心意.猜测着那个人到底喜不喜欢自己.巧用太阳雨的自然景观,表达少女的心情. 赏析这是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予以表达.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如镜面.第二句写耳中所闻,忽然听到熟悉的歌声,怎能不怦然心动.自然地引出第三四句,描写心理活动.自己心爱的这个人啊,倒像是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有情又似无情,看似无情却还有情.通过这两句将少女迷茫又眷恋的忐忑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5.关于竹枝词的古诗

竹枝词作者: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注释1. 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

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人爱好并仿制。

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2. 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难以捉摸。

赏析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这首诗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历来受到读者喜爱。

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