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枝词诗词1、《竹枝词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释义: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2、《竹枝词二首·其二》——唐代:刘禹锡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释义: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长吟唱本乡歌。今朝北方客子思归去,回乡迎来纥那披绿罗。 3、《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唐代: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释义: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4、《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释义: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5、《竹枝词九首·其八》——唐代:刘禹锡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释义:巫峡苍苍在烟雨迷蒙的时节,凄清的猿啼从最高的树枝上传来。这里愁苦的旅人自然断肠,但从来不是由于那猿啼声音悲哀。 2.竹枝词四首全部的诗词竹枝词四首⑴ 其一 瞿塘峡口水烟低⑵,白帝城头月向西⑶。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⑷。 其二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⑸。 蛮儿巴女齐声唱⑹,愁杀江楼病使君⑺。 其三 巴东船舫上巴西⑻,波面风生雨脚齐⑼。 水蓼冷花红簇簇⑽,江篱湿叶碧凄凄⑾。 其四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⑿。 怪来调苦缘词苦⒀,多是通州司马诗⒁。[1] 3.竹枝词诗词1、《竹枝词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释义: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2、《竹枝词二首·其二》——唐代:刘禹锡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释义: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长吟唱本乡歌。 今朝北方客子思归去,回乡迎来纥那披绿罗。 3、《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唐代: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释义: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4、《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释义: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5、《竹枝词九首·其八》——唐代:刘禹锡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释义:巫峡苍苍在烟雨迷蒙的时节,凄清的猿啼从最高的树枝上传来。 这里愁苦的旅人自然断肠,但从来不是由于那猿啼声音悲哀。 4.古诗竹枝词诗词竹 枝 词 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词语解释】晴:与情字谐音,双关妙用.竹枝词:是巴渝民歌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唱:一说“踏”.唱歌声,西南地区,民歌最为发达.男女的结合,往往通过歌唱;在恋爱时,更是用唱歌来表情达意.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译诗、诗意]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一片平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5.刘禹锡留给我们怎样的诗词那到就只有《竹枝词和乌衣巷》吗多得很 刘禹锡诗全集 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 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 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 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卷354_2 「宜城歌」刘禹锡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 荒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卷354_3 「顺阳歌」刘禹锡 朝辞官军驿,前望顺阳路。野水啮荒坟,秋虫镂宫树。 曾闻天宝末,胡马西南骛。城守鲁将军,拔城从此去。 卷354_4 「莫瑶歌」刘禹锡 莫瑶自生长,名字无符籍。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 夜渡千仞谿,含沙不能射。 卷354_5 「度桂岭歌」刘禹锡 桂阳岭,下下复高高。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 寄言迁金子,知余歌者劳。 卷354_6 「插田歌」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卷354_7 「葡萄歌(一作蒲桃)」刘禹锡 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 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 分岐浩繁缛,修蔓蟠诘曲。 扬翘向庭柯,意思如有属。 为之立长檠,布?C当轩绿。 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渗漉。 繁葩组绶结,悬实珠玑蹙。 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 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 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 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 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 卷354_8 「蛮子歌」刘禹锡 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 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 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顾。 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卷354_9 「马嵬行」刘禹锡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 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 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 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 共爱宿妆妍,君王画眉处。 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 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 邮童爱踪迹,私手解鞶结。 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 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 将入咸阳市,犹得贾胡惊。 卷354_10 「百花行」刘禹锡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 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 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 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 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 时节易??晚,清阴覆池阁。 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 卷354_11 「壮士行」刘禹锡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茅。 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 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 悍睛忽星堕,飞血溅林梢。 彪炳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呶号。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卷354_12 「苦雨行」刘禹锡 悠悠飞走情,同乐在阳和。 岁中三百日,常恐风雨多。 天人信遐远,时节易蹉跎。 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 卷354_13 「华山歌」刘禹锡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 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卷354_14 「抛球乐词」刘禹锡 五彩绣团圆,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卷354_15 「华清词(一作华清宫词)」刘禹锡 日出骊山东,裴回照温泉。 楼台影玲珑,稍稍开白烟。 言昔太上皇,常居此祈年。 风中闻清乐,往往来列仙。 翠华入五云,紫气归上玄。 哀哀生人泪,泣尽弓剑前。 圣道本自我,凡情徒颙然。 小臣感玄化,一望青冥天。 卷354_16 「送春曲三首」刘禹锡 春向晚,春晚思悠哉。 风云日已改,花叶自相催。 漠漠空中去,何时天际来。 春已暮,冉冉如人老,映叶见残花,连天是青草。 可怜桃与李,从此同桑枣。 春景去,此去何时回。 游人千万恨,落日上高台。 寂寞繁花尽,流莺归莫来。 卷354_17 「初夏曲三首」刘禹锡 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 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 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 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 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 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 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 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 卷354_18 「捣衣曲」刘禹锡 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一一远相续,家家音不同。 户庭凝露清,伴侣明月中。长裾委襞积,轻?垂璁珑。 汗馀衫更馥,钿移麝半空。 报寒惊边雁,促思闻候虫。 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盈箧寄何处,征人如转蓬。 卷354_19 「?田行」刘禹锡 何处好?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 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 6.《竹枝词》全诗是什么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又作“还”,“晴”又作“情”; "闻郎江上踏歌声","踏"又作"唱"。 译文 正是一场太阳雨后,两岸杨柳摇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涨,平静如镜.少女心情抑郁地漫步在岸边,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江上随风飘来,仔细一听,原来是久无音讯的情郎思恋自己的情歌.东边阳光灿烂西边雨绵绵,原以为是无情实则还有情。 相关诗词 7.《竹枝词》也属于词牌吗竹枝词 即“竹枝”。 唐代乐府曲名。原是四川东部一种与音乐、舞蹈结合的民歌。 唐刘禹锡被贬夔州时,在那里学习 《竹枝词》,并改作新词一首,多写当地风土人情和男女恋情,也有曲折地表现他胸中积愤的。每首七言四句,形同七绝,语言通俗优美。 其后作者颇多。 《竹枝词》有民歌色彩,可用来歌唱,后来用作词牌。 竹枝词,又名《巴渝》。唐教坊曲名,本巴渝民谣,后用作词调名。 刘禹锡《竹枝词》序:"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 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 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扬之,附于末。 后之聆巴渝,知变风之自焉。" 此调有不同诸格体,俱为单调,在此先列一体。 两句,十四字。两句均押平声韵。 词谱: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例: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隔子眼应穿。 (皇甫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