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

1. 浙江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

2. 语文古诗词默写

浙江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

1.201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必备古诗

论语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克己复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五、仁者爱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十一、诲人不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十三、沂水春风“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六、君子之风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曾子曰:“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八、周而不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十二、高山仰止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十四、中庸之道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十四.“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

2.浙江省的语文高考的要求背的古诗或者文言文有哪些

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一)古文(12篇)

论语(《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篇章)

寡人之于过也 《孟子》

劝学(节选:从“君子曰”到“用心躁也”) 《荀子》

逍遥游(节选:从“北冥有鱼”到“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从“廉颇曰”到“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

报任安书(节选: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到“难为俗人言也”) 司马迁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滕王阁序并诗(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岂效穷途之哭”) 王勃

师说 韩愈

阿房宫赋 杜牧

秋声赋(节选:从“余曰”到“物过盛而当杀”) 欧阳修

六国论(节选:从“齐人未尝赂秦”到“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

赤壁赋 苏轼

(二)古诗词曲(12篇)

渔父 《楚辞》

蜀道难 李白

登高 杜甫

琵琶行 白居易

锦瑟 李商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长亭送别 (【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王实甫

3.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20篇(最少20篇)

2010年高考题(10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10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

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10年北京卷)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这是李白诗“登高望四海①”(《古风》其三十九)。

这首诗与《行路难》是同时期的作品。诗中借景寓情,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就是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的混乱现象的揭露。①、四海,指天下。

②、漫漫,广阔无边。③、被,覆盖。

大荒,广阔的原野。两句意为: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荒寒。

④、两句意为:荣华富贵象东流水一样,转瞬消逝;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多端。⑤、徂(cú)晖,夕阳的余辉。

⑥、帜棘,有刺的灌木。鸳,通“鵷”。

相传鵷雏非梧桐不栖。两句意为:梧桐本是鸳鸾栖息的树木,现在却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帜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现在反成了鸳鸾栖身之处。

⑦、归去来,回去吧。东晋诗人陶明渊明不愿逢迎权贵,弃官还乡,曾作《归去来辞》。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两句意为:还是回家去吧,弹剑高歌《行路难》。

参考答案:(1)(3分) A(2)(4分)要点: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10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8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5分)译文: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岗。

4.求浙江06

11 年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2)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_______。(《楚辞》)(3)盖将自其变着而观之,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4)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不知江月待何人,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年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谨庠序之教, , 。

(《孟子》)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杯焉则胶, 。(《庄子》) (4) 。

独上高楼, 。(晏殊《蝶恋花》)(5)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林逋《山园小梅》)09年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1)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2)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4)__________________,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_____________.(欧阳修《秋声赋》)(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 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08年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4个小题)(4分) (1)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07年 6、下面是学生默写的古诗文名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①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②渐黄昏,戍角悲吟,都在空城。

(姜夔《扬州慢》)B、①夙兴夜寐,靡室劳矣。(《诗经•氓》)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C、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 D、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膝王阁序》) ②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孤烟衰草凝绿。

(王安石《桂枝香》)06年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3分)(1)臣生当陨首, 。

(李密《陈情表》)(2)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3)思厥先祖父, , ,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4)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黍离》)(5)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秦观《踏莎行》)希望可以被采纳。

5.201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必备古诗

论语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克己复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五、仁者爱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十一、诲人不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十三、沂水春风“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六、君子之风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曾子曰:“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八、周而不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十二、高山仰止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十四、中庸之道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十四.“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

6.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

2004——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萃 第四部分:古诗文 4.1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记忆型默写 【2004年福建卷】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⑵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治家格言》) 【2004年广东卷】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 。(苏轼《赤壁赋》) (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 。(《三国演义》卷首词) 【2004年湖北卷】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2)碧云天,黄花地, ,北雁南飞。 ,总是离入泪。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3)且夫天地之间, ,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9. 【2004年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战战兢兢, , 。(《诗•小雅•小曼》) (2) ,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3)想当年,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2004年辽宁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

(王实甫《西厢记》) 15、【2005黑吉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舍南舍北皆春水, 。

, 。 盘餮市远无兼味, 。

肯与邻翁相对饮, 。(杜甫《客至》) (2)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

(《汉乐府•长歌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

(苏轼《赤壁赋》) 17、【2005山东】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_______________,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 ⑵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⑶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18、【2005浙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隔叶黄鹂空好音。

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3)流水落花春去也,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浪淘沙》)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19【2005年】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_______________, 一夜飞渡镜湖月。_________________,送我至剡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藤王阁序》)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0【2005年】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

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_______。

(李白《将进酒》) (2)句读之不知,_____,或师焉,或不焉,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高适《别董大》) 22、【2005晋冀徽豫】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岂文章著,______________。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2)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江南好,______________。

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______________,此情无计可消除, ______________,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 ⑴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

7.浙江省2010高考语文要背那些文言文,那些古诗词

祝你高考顺利--

2010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一)古文(12篇)

《论语》(《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篇章)

1、《为政以德》——2.1、2.3、16.1章从“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到“而在萧墙之内也” (第1页、第2页)

◎2、《克己复礼》——12.1、3.1、16.2、13.3章(第7页、第8页)

3、《知其不可而为之》——18.5章和18.7章从“子路曰”到该章结束部分

(第18页、第20页)

4、《仁者爱人》——1.6、5.26两章(第23页、第24页)

◎5、《君子之风》——15.9、4.16、6.11、7.16、7.19、6.23、8.7章(第28页、第29页)

◎6、《周而不比》——2.14、16.4、15.23、12.24章(第38页、第39页)

7、《诲人不倦》——7.8、11.22章(第53页、第54页)

◎8、《高山仰止》——17.4、9.11章(第58页、第59页)

9、《沂水春风》——从“点!尔何如?”到“吾与点也!”(第63页)

◎10、《中庸之道》——11.16、13.23、13.24、17.13章(第67页、第68页)

古文背诵:

◎1、孟轲《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必修四 第4页)

2、荀况《荀子》——《劝学》(节选:从“君子曰”到“用心躁也”)(必修一 第35页)

3、庄周《庄子》——《逍遥游》(节选:从“北冥有鱼”到“而后乃今将图南”)

(必修五 第93页第一、二、三段)

◎4、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从“廉颇曰”到“为刎颈之交”)

(必修三 第101页最后一段)

◎5、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到“难为俗人言也”)

(必修五 第74-75页第五、六段)

◎6、王勃——《滕王阁序并诗》(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岂效穷途之哭”)

(必修四 第70-71页第二、三段)

7、韩愈——《师说》(必修一 第37页)

◎8、杜牧——《阿房宫赋》(必修二 第71页)

◎9、欧阳修——《秋声赋》(节选:从“余曰”到“物过盛而当杀”)

(必修四 第73页第二段)

10、苏洵——《六国论》(节选:从“齐人未尝赂秦”到“是又在六国下矣”)

(必修二 第70页)

11、苏轼——《赤壁赋》(必修一 第84页)

(二)古诗词曲(12篇)

◎1、《楚辞》——《渔父》(必修五 第77页)

◎2、李白——《蜀道难》(必修四 第59页)

3、杜甫——《登高》(必修四 第61页)

4、白居易——《琵琶行》(必修四 第62页)

◎5、李商隐——《锦瑟》(必修四 第64页)

6、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必修四 第66页)

◎7、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必修四 第66页)

8、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必修四 第67页)

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必修二 第75页)

◎10、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必修四 第67页)

1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必修二 第76页)

◎12、王实甫——《长亭送别》(节选:【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必修五 第50页第一、二支曲;第54页最后两支曲)

(注意:加◎的篇目不是会考篇目,应重点先复习解决背诵;《琵琶行》全文背诵也是难点;《秋声赋》、《滕王阁序并诗》、《逍遥游》都应该重点突破;《报任安书》背诵部分有许多经典论据。要求默写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8.求:12年浙江高考语文课文背诵收录

2011年和2010年没变化,2012年应该差不多,不会变附:2011年浙江语文高考背诵篇目一.《论语》(10篇) 1、《为政以德》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克己复礼》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知其不可而为之》 •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4、《仁者爱人》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君子之风》 •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周而不比》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7、《诲人不倦》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8、《高山仰止》 •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9、《沂水春风》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0、《中庸之道》 •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二.古文(11篇) 1.《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

语文古诗词默写

1.初中古诗默写人教版请答题古诗文复习资料班级:

1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2 愁云惨淡万里凝3 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4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5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6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7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8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9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10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11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12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13 何陋之有14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15 秦时明月汉时关 但使龙城飞将在16 雪上空留马行处17 千里莺啼绿映红18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19 择期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 碧水东流至此回 21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2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23 下笔如有神24 断肠人在天涯-------------应该就是这样了。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