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书局《全宋词》版本问题1999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署名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的新版《全宋词》。新版合旧版《全宋词》及孔凡礼《全宋词补辑》于一编,采用简体字横排,并把旧版附录中已经列出的排印、标点、底本等方面的错误,纳入新版的相应位置。中华书局编辑部暨孔凡礼等先生在校读中又是正了有关的讹误。关于新版《全宋词》的学术含量,中华书局编辑部在书前的”改版重印说明”中认为:”这样,经过全面修订的改版重印的《全宋词》,无论在整体质量,还是在网罗资料上,都有明显提高,版式也有了更新。希望它为学术界同仁及广大宋词爱好者提供更大的便利”。在整体质量上,确较旧版有所提高。但是,作一部广为词学研究者翻检引用的学术名著,新版《全宋词》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在辑佚方面。新版《全宋词》的修订者注意到了近年来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的宋词辑佚成果,并把这些辑佚成果增添到新版中去,但是仍然有些作品遗漏。在校勘方面。旧版《全宋词》初以唐圭璋先生一人之力编定,继以王仲闻先生的参订及后来唐先生本人的修订,词句错讹之处仍在所难免。新版《全宋词》虽经中华书局编辑部暨孔凡礼等先生的审核修订,亦不免留下些许遗憾。 新版《全宋词》把旧版第一册前的总目次分排到每册之首,这本无可厚非;但新版却删除了旧版第五册后面的作者笔画索引,旧版《全宋词补辑》书前的目次及书后的作者笔画索引也被删除了。读者若想查找某个词人的作品,尤其是不太著名的词人,只能把新版《全宋词》每册前的目次翻检一遍,使用起来颇感不便。仅从作者检索方面来说,新版《全宋词》就不如旧版便捷。 2.中华书局出版的全部关于宋词的书通俗青少年版: 宋词三百首详析 作者: 郭伯勋 宋词三百首 作者: 吕明涛、谷学彝评注 宋词三百首(新注本) 作者: 上疆村民编,古学彝注 宋词三百首(精)--国民阅读经典 作者: 刘乃昌评注 宋词--中华经典精粹解读 作者: 蔡义江 编著 宋词排行榜 作者: 王兆鹏、郁玉英、郭红欣 著 宋词故事--中华经典故事 作者: 马丽宁、司垚编著 唐宋词选读百首 作者: 杨敏如著 宋词三百首诵读本--“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 作者: “中华诵•经典 诵读行动”读本编委会 少儿看图读唐诗 读宋词 1-6册 宋词精粹解读 较为专业版本:全宋词 1-5册 作者: 唐圭璋,出版过多次,价格大概200左右 全宋词审稿笔记 作者: 王仲闻撰,唐圭璋批注 繁体竖排,价格680 全宋词语言词典 作者: 廖珣英 编 中华宋词鉴赏辞典 作者: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宋词鉴赏大辞典 作者: 刘石主编,清华大学中文系《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 组 编 唐宋词鉴赏大辞典 作者: 刘石、杨旭辉主编,清华大学中文系、苏州大学 《唐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 宋词题材研究作者: 许伯卿 著 宋词声律探源大纲 词论 作者: 刘永济 著 名家书画宋词精萃 作者: 迟乃义主编 名家书画·宋词 作者: 迟乃义、铂淳主编 名家讲宋词--文史知识主题精华本·名家讲名诗 作者: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 名家讲宋词--中国文化经典导读 作者: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 名家讲宋词(插图本) 作者: 唐圭璋,缪钺著 宋词纪事 作者: 唐圭璋 编著 宋词赏析 作者: 沈祖棻 著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作者:周汝昌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微睇室说词 作者: 刘永济 著 宋词体演变史 作者: 木斋著 宋词说宋史 作者: 诸葛忆兵 唐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 作者: 孙艳红著 唐宋词体通论 作者: 苗菁 3.“宋词”是什么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五代时期的《花间集》就很明显地展露了词美丽绚烂的文采,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 虽然艺术成就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是在思想内涵上层次还不够。宋代初期的词一开始也是沿袭这种词风,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 像曾因写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 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奠定了边塞词在宋词中的地位,使只闻歌筵酒席、宫廷豪门、都市风情、脂粉相思之类的世人一新耳目。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4.哪位高人有小学1~6年级语文课本上所有的唐诗宋词元曲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傅玄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孔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孟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荀子·劝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论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汉书》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毛诗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轻则寡谋,骄则无礼。 --《国语》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唐·王勃 《滕王阁序》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苏轼 《赤壁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明·凌蒙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诸葛亮 《后出师表》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久旱逢甘雨(霖),他乡遇故知。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老子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元·无名氏 《争报恩》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训俭示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 《游子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 《春夜喜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诗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宋·朱淑真 《生查子》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魏·曹植 《白马篇》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韩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晋·陶渊明 《移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李商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贾岛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 丘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 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吕氏春秋》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作者: 九州不肖生 封 2008-7-16 14:22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古代名句精选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三国·诸葛亮 《诫子书》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涉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管子 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刘备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 《滁州西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 《离骚》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 《离思》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