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伏的诗句

1.关于抱负的古诗词

关于伟大抱负的诗句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4、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失题》清秋瑾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7、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步出夏门行》

8、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陆游《自嘲》

9、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后汉书》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1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6、有志者事竟成也!——刘秀

17、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9、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1、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

22、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曹植《白马篇》

2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4、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

2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6、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2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2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29、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3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司马迁

3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33、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左思《咏史(二)》

2.关于奋战的诗句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

3.关于诗词的诗句

关于古诗的名言 1、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张舜民 2、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迪斯雷利 3、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5、学无止境。

——荀子 6、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7、百闻不如一见。

——《汉书》 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9、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黄庭坚 1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12、诗言志,歌永言。——《尚书》 1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1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15、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陶渊明 16、多病题诗无好句。——陈与义《定风波》 17、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1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19、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2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史记》 2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2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 24、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袁枚 2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26、舞蹈是脚步的诗歌。——德莱顿 27、诗必兼才、学、识三者。

——方东树 28、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钱钟书《围城》 2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3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3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4、句句夜深得,心从天外归。——刘昭禹《风雪》 35、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韩愈《符读书城南》 3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3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 38、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含蓄》 39、穷则变,变则通。

——《易经》 4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41、晚节渐于诗律细。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42、诗以神韵为心得之秘。——翁方纲 43、诗歌是艺术的女王。

——托·斯普拉特 44、诗是成熟的理性。——歌德 4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46、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韩愈 47、《诗》无达诂。

——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 48、能理乱丝,乃可读诗。——杨慎《古今谚》 49、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史记》 5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5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5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5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54、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 55、诗品出于人品。

——刘熙载《艺概·诗概》 56、诗出于民之情性。——欧阳修《定风雅颂解》 57、诗不可无为而作。

——薛雪《一瓢诗话》 58、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5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6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62、诗以风骨为要。——李重华 6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 6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66、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 6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6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6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7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7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72、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沧浪诗话·诗辩》 73、不读诗书形体陋。——吴嘉纪 7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7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7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77、旭日衔青嶂,晴云洗绿潭。——释寒山 78、诗如禅机,在于参悟。

——广濑淡窗 79、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8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8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8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83、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 84、诗有说谎的特权。

——蒲林尼二世 85、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人陆游 86、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 8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88、志者诗之本也。

——朱熹 8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9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91、音乐是空气的诗歌。——保罗 92、诗不着题,如隔靴搔痒。

——阮阅《诗话总龟》 9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9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9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9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97、村村皆画本,。

4.关于劝学的诗句

古人写过不少劝学诗,从诗歌欣赏的角度看,未必有多少艺术性,但在老百姓中流传很广,所有的读书人,童年时都学过这样的诗句。譬如《神通诗》中的句子:“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譬如“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当然,还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从前成人教子,在这些诗句中各取所需,让孩子背诵。我小时候,就在日记本上抄过其中的句子。

后来读古诗多了,发现一些更有趣的劝学诗。劝学诗中,韩愈的《劝学诗》很有名:“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短短二十个字,讲了很多读书的道理,书要多读,还要多思,要真正明白书中的道理,读书不能满足,要学以致用,要重实践。说到读书的境界,不得不提到朱熹的两首《观书有感》,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书读到这样的境界,当然是智者,是大学问家了。

和劝学诗相类的,有不少提倡惜时的诗,譬如大书法家颜真卿写过一首《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样的诗,比空讲道理的规劝有意思。陶渊明也写过一首劝人珍惜时间的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说到惜时诗,很自然想起古人的《昨日歌》、《今日歌》和《明日歌》,这三首诗,出现在不同的时代,但如出一辙,都是用大白话,讲了珍惜生命的道理。

《昨日歌》:“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这三首诗,现在读来,依然觉得生动晓畅,道理也讲得通俗贴切,可以引起今人共鸣.

唐 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韩愈《劝学诗》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宋太宗《勤读》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愁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 刘过《书院》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明 杨继盛《言志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5.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句

1、《小至》——唐代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译文: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

2、《小雪》——唐代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译文:随风飞舞的雪花看不厌,再多了还可以让树林和山峦看不见。正在为生计发愁的我坐在书房的窗户下,窗外飞来一片雪花也带进来一片严寒。

3、《早发》——唐代李郢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译文:草色青翠,上面点缀着许多冰冷的露水,秋虫的声音此起彼伏,就像在家乡听到的一样。

4、《立秋》——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译文:出窝不久的乌鸦啼叫着一起飞散了,只留下寂寞的玉屏立在那里。枕边吹来一阵一阵清新的凉风,像是扇子在一下下的搧动。从睡梦中起身,来到寂静的院子里,沉睡中依稀感觉到的秋声却是无处可寻。明媚的月色下,满阶的梧桐落叶。

5、《减字木兰花·立春》——宋代苏轼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译文:竖立春天的绿幡,剪成春天的彩胜。一阵春风,吹我酒醒。此地不像海角天涯,卷起的杨花,颇似雪花。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