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首诗的诗名是什么1、这首诗歌的名字是《清明》。 2、《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3、注释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4、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5、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2.清明时节的雨的诗句1、出处: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2、全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注释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4、写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3.四库全书 御批找四库全书荟要查找下,祝你找到 经部(121种)易类 1 周易经传注疏 2 周易口义 3 横渠易说东坡易传 4 易璇玑紫岩易传 5 汉上易传 6 周易义海撮要 7 周易玩辞复斋易说 8 大易粹言 9 周易本义易小传 10 朱文公易说 11 童溪易传 12 周易辑闻易裨传 13 周易郑注郭氏传家易说 14 易象意言学易记 15 东谷易翼传三易备遗 16 周易传义附录 17 易学启蒙通释易纂言 18 俞氏易集说 19 周易本义通释丙子学易编 20 周易本义附录纂注大易象数钩深图 21 周易启蒙翼传易数钩隐图 22 周易本义集成易象图说 23 大易辑说易图通变 24 周易会通 25 日讲易经解义 26 御纂周易折中 27 御纂周易述义易纬乾坤凿度书类 28 尚书注疏 29 尚书全解 30 东坡书传书纂言 31 尚书详解禹贡指南 32 增修东莱书说 33 尚书说书经集传 34 尚书句解禹贡说断 35 书集传纂疏禹贡山川地理图 36 书传辑录纂注 37 尚书纂传 38 日讲书经解义 39 钦定书经传说彚纂诗类 40 毛诗注疏 41 御纂诗义折中 42 诗缉 43 毛诗本义诗解颐 44 毛诗李黄集解 45 诗补传 46 吕氏家塾读诗记 47 诗经集传诗传遗说 48 毛诗指说诗集传名物钞 49 诗地理考陆氏诗疏广要 50 诗经疑问诗总闻 51 钦定诗经传说彚纂春秋类 52 春秋左氏传注疏 53 春秋左氏传说春秋尊王发微 54 春秋公羊传注疏 55 春秋谷梁传注疏 56 叶氏春秋传春秋辨疑 57 春秋本例春秋权衡 58 春秋集解 59 春秋胡氏传春秋提纲 60 春秋张氏集注陈氏春秋后传 61 春秋通说春秋臣传 62 春秋经筌 63 春秋或问春秋刘氏传 64 春秋详说 65 苏氏春秋集解读春秋编 66 春秋本义 67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68 春秋诸传会通 69 春秋阙疑 70 春秋属辞 71 赵氏春秋集传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 72 日讲春秋解义 73 钦定春秋传说彚纂 74 御纂春秋直解 75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春秋春王正月考礼类 76 周礼注疏 77 周礼订义 78 礼经会元考工记解 79 太平经国之书三礼图 80 仪礼注疏 81 仪礼集说 82 经礼补逸仪礼郑注句读 83 礼记注疏 84 礼记集说 85 陈氏礼记集说 86 日讲礼记解义 87 钦定周官义疏 88 钦定仪礼义疏 89 钦定礼记义疏 90 大学衍义 91 大学衍义补孝经类 92 御定孝经注论语集说 93 御纂孝经集注论语注疏 94 孝经注疏论语解 95 御定孝经衍义论语类 孟子类 96 孟子注疏 97 孟子说孟子集疏 98 孟子传四书类 99 四书集注章句四书通证 100 四书集编 101 四书纂疏 102 四书通 103 四书通旨四书辨疑 104 四书纂笺 105 日讲四书解义经解类 106 经典释文 107 五经文字五经蠡测 108 九经字样六经奥论 109 群经音辨六经正误 110 经说十一经问对小学类 111 尔雅注疏释名 112 尔雅翼 113 广雅玉篇 114 埤雅汉隶字源 115 说文解字 116 御定康熙字典 117 御制增订清文鉴 118 广韵钦定同文韵统 119 集韵 120 古今韵会举要 121 御定音韵阐微 史部(61种)正史类 1 史记 2 前汉书 3 后汉书 4 三国志 5 晋书 6 宋书 7 南齐书 8 梁书 9 陈书 10 魏书 11 北齐书 12 周书 13 隋书 14 南史 15 北史 16 旧唐书 17 唐书 18 旧五代史 19 五代史 20 宋史 21 辽史 22 金史 23 元史 24 钦定明史编年类 25 前汉纪 26 后汉纪 27 资治通鉴 28 御批通鉴纲目前编 29 御批通鉴纲目 30 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 31 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 32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时令类 33 御定月令辑要地理类 34 山海经皇清职贡图 35 水经注 36 春明梦余录 37 钦定西域同文志诏令类 38 太祖高皇帝圣训太宗文皇帝圣训世祖章皇帝圣训 39 圣祖仁皇帝圣训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40 圣谕广训世宗宪皇帝圣训 41 朱批谕旨法制类 42 钦定大清会典 43 钦定大清通礼 44 皇朝礼器图式 45 国朝宫史别史类 46 国语元史纪事本末 47 吴越春秋贞观政要 48 十六国春秋 49 十国春秋 50 通鉴纪事本末 51 宋史纪事本末 52 明史纪事本末 53 通志故事类 54 通典 55 文献通考史评类 新册次 书名 56 唐鉴评鉴阐要目录类 57 直斋书录解题 58 经义考 59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器用类 60 西清古鉴 61 钱录帝王经世图谱 子部(49种)儒家类 1 家语日知荟说 2 荀子中论 3 春秋繁露孔丛子 4 盐铁论帝范 5 说苑帝学 6 新序扬子法言 7 太玄经御定资政要览 8 白虎通义御定小学集注 9 御纂性理精义傅子 10 中说钦定执中成宪 11 御纂朱子全书 法家类 12 管子韩非子纵横家类 13 虎钤经 战国策兵家类 14 内经素问难经本义扁鹊针灸神应玉龙经 15 御纂医宗金鉴农家类 16 齐民要术农桑辑要 17 御定广群芳谱 18 钦定授时通考数术类 19 京氏易传御制历象考成后编 20 周易参同契通真义周髀算经 21 五经算术御制律吕正义 22 新仪象法要测圆海镜分类释术 23 御制历象考成 24 御制数理精蕴 25 钦定仪象考成 26 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墨家类 27 墨子晏子春秋道家类 28 老子道德经列子 29 御定道德经注庄子 30 关尹子抱朴子 31 文子鹖冠子杂家类 32 淮南鸿烈解曲洧旧闻 33 论衡颜氏家训 34 潜夫论博物志小说家类 35 拾遗记唐摭言 36 述异记世说新语 37 酉阳杂俎 38 北梦琐言老学庵笔记考证类 39 新唐书纠谬 40 困学纪闻杂艺类 41 御定书画谱 42 钦定淳化阁帖释文墨法集要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类书类 43 御定渊鉴类函 44 御定骈字类编 45 御定分类字锦 46 御定子史精华 47 御定佩文韵府 48 御定韵府拾遗 49 钦定叶韵彚辑 集部(112种)别集类 1 圣祖仁皇帝御。 4.清明杜牧古诗在哪里写的清明 杜牧古诗在哪里写的(在书房里写的。)没有考证。甚至此诗是否杜牧所写,还有争议。下面的资料可参考。《锦绣万花谷》此诗题为“杏花村”,无作者名仅注为“出唐诗”。——既不知作者为谁,何以论定为“唐诗”?若确知为唐诗,何以不知作者为谁?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改此诗题为“清明”,并署名“杜牧”,但无一字考证说明,可信度极低。 《千家诗》、《御选唐诗》袭自《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不足为据。 由于此诗来历可疑、韵脚违背诗韵但合于词韵,后人多有怀疑此诗为南宋以后作品;《全唐诗》、《唐诗别裁集》皆未录入此诗。 5.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这首诗歌的名字是《清明》。 2、《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3、注释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4、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5、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6.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名是什么,求全首诗诗名是《清明》;全诗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为: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该诗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所著,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清明前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如果是在清明当天下雨,便叫做“泼火雨”。杜牧在诗中遇到的雨,正是“泼火雨”。 以“纷纷”二个字来形容清明时的雨,可以说是形象又绝妙。 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断魂”在诗词里可是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 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寻找一个小酒店,可以歇歇脚,避避雨,还可以小饮几杯,解解春寒,最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散散心头萌发的愁绪。 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凸显了杜牧高超的艺术表达手法。 一般表达人问路时,对方的回答都是有“声音”的,而诗人这里的一“指”,不但让我们看到了“画面”,还隐藏了背后答话的“声音”。 。 7.借问酒家何处有的下一句是什么1. “借问酒家何处有”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2.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3. 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清明》,全诗原文: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