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经思齐 诗经思齐1.请问《诗经》中的诗歌《思齐》的内容〖原文〗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译文〗 雍容端庄是太任,周文王的好母亲。贤淑美好是太姜,王室之妇居周京。太姒美誉能继承,多生男儿家门兴。 文王孝敬顺祖宗,祖宗神灵无所怨,祖宗神灵无所痛。示范嫡妻作典型,示范兄弟也相同,治理家国都亨通。 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庙里真恭敬。暗处亦有神监临,修身不倦保安宁。 如今西戎不为患,病魔亦不害人民。未闻之事亦合度,虽无谏者亦兼听。 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载誉皆俊秀。 2.夫妇有别的古代故事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诗经。 思齐》 男女有别的另一层含义是说,男女的职责不相同。女子承担着家庭、社会的重任,而且都是默默无闻的在奉献。 所以古人对女子的赞美是:厚德载物。下面我再给大家讲《诗经》的另一首诗,《思齐》。 “齐”字,念“斋”音。这首诗赞美了一些伟大的女性。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 不显亦临,无射亦保。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 ○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望采纳~~~~~。 3.思齐大任,父王之母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思齐》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题解] 赞美文王善于修身、齐家、治国,这同他祖母和母亲的教育、妻子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注释] 1、齐(摘zhāi):肃敬。《毛传》:“齐,庄。” 2、周姜:《集传》:“媚,爱也。周姜,大王之妃大姜也。” 3、大姒(似sì):《毛传》:“大姒,文王之妃也。” 《郑笺》:“徽,美也。嗣大任之美音,谓续行其善教令。” 4、惠:恭顺。《郑笺》:“惠,顺也。” 5、恫(同tóng):痛。《毛传》:“恫,痛也。” 6、寡妻:嫡妻。《毛传》:“刑,法也。寡妻,适(嫡dí)妻也。” 7、御:《玉篇o彳部》:“御,治也。” 《集疏》:“刑寡妻,至兄弟,以御家邦,即身修、家齐、国治之道也。” 8、雍雍、肃肃:《集传》:“言文王在闺门之内则极其和,在宗庙之中则极其敬。” 9、射:厌倦。《通释》:“临者,临视之义。保者,保守之义。” 10、肆:故。戎疾:灾难。不:语助。殄(舔tiǎn):绝。 11、烈假:瘟疫。瑕:远。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十:“不,语词。不闻,闻也;不谏,谏也。式,用也。入,纳也。言善言则用之,进谏则纳之。” 12、斁(杜dù):败坏。《集传》:“古之人,指文王也。” 13、誉髦斯士:《毛传》:“古之人无厌于有名誉于之俊士。” [参考译文] 大任端庄又谨慎,她是文王老母亲。周姜为人最可爱,大王妻子住京城。大姒继承好名声,百个儿子先后生。 文王孝顺敬先公,神灵满意无怨恨,神灵放心无伤痛。他用礼法待妻子,一视同仁对弟兄,推行全国都遵从。 和和气气在宫廷,宗庙祭礼更恭敬。临朝理事最清明,不知厌倦保百姓。 大的祸乱已肃清,害人瘟疫不发生。好的意见都采纳,逆耳忠言也能听。 如今成人品德好,小孩也都能深造。文王教育不知倦,英才辈出个个高。 4.依据诗经里的诗句起名郭思齐 太棒了! 你们孩子的名字能用《诗经》集齐父母的姓,而且是男女通用的! —— 这是源自《诗经·雅·大雅·文王之什》 《思齐》全诗二十四句,毛传将其分为五章,前两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郑玄作笺,将其改为四章,每章均为六句。 原文: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二章六句,包含两层意思。前三句承上而来,言文王孝敬祖先,故祖神无怨无痛,保佑文王。后三句言文王以身作则于妻子,使妻子也像自己那样为德所化;然后又作表率于兄弟,使兄弟也为德所化;最后再推及到家族邦国中去。这三句颇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味。 薛瑄说:“《思齐》一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备焉。”(见《传说汇纂》)确实,它反映出传统道德在文王身上的完满体现。 5.诗经中的六义是什么,分别有什么意思诗经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1.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2.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3.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4.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5.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 6.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