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为什么是现实主义

1. 诗经为什么

诗经为什么

1.诗经为什么第一篇是关雎

中国的四书五经都是讲人生的大道,为什么开篇是「关雎」? 中国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诗经》,这么重要的经典第一篇文章是什么?提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是很重要的一本经,但是它开篇为什么要取这一篇「关雎」?中国的四书五经都是讲人生的大道,为什么开篇是「关雎」?跟我们昨天讨论的结论是一样的,五伦关系哪一伦最关键?「夫妻」,所以「关雎」提的是找对象的原则。 我在一间中学演讲,我就问什么叫「窈窕淑女」?有一位女同学举起手来说,就是身材非常姣好的女性。

圣人的意思传到现在都已经面目全非了,所以我们有责任要为往圣继绝学,从哪里继?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先教正确。所以你现在有儿子的时候要告诉他,娶妻要娶什么?贤德。

「关雎」里面,为什么要举关雎这种鸟类?这都有很深的含义。因为关雎这种鸟类找了一个伴侣之后,终生不换,非常守节,这个男女当中都有道义,有恩义。

为什么要用关雎来叙述夫妇之间的道义?因为我们知道成人最贵的、最重的是什么?是他的面子。所以你直接告诉他说,你怎么对你太太这么不好?你怎么对你先生这么不好?他(她)马上恼羞成怒,你(你)管我这么多干什么!所以中国的《诗经》利用比喻的方法来提醒你,来点醒你,告诉你连鸟都知道要忠于它的伴侣,那我们当人更应该忠于我们的伴侣。

所以意思就是告诉你,我们人可不能比不上鸟,可以人而不如鸟乎?真正明白了,一听就觉得惭愧,我们可不能连鸟都不如。但是不肯接受的人,用这样的方法提醒他,也不会跟他结冤仇。

所以懂了就懂了,就能够去反省。 而「关雎」后面有两行内容提到「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荇菜」是一种植物,是专门在祭祀祖宗的时候要采来祭祀。

诸位朋友,荇菜都是谁去采?都是媳妇去采,媳妇采来祭祀祖宗,这个意义非常深远,所以汕头有一句话说,「儿子孝,不如媳妇孝」。因为这个媳妇很有贤德,当她采着荇菜去祭祀她们家族的祖宗,祖宗在天之灵一看,这个女子有贤德,我的家族可以旺几代?最少可以旺三代。

但是相反的,假如这个媳妇没有贤德,采这个荇菜,祖宗在天之灵都要掉眼泪。所以说娶一个好媳妇旺三代,娶一个不好的媳妇败三代,所以娶妻要注重贤德。

2.为什么有诗经

《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以看出学习《诗经》对于上层人士以及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见(理应也是当时社会上层一般人的意见),“《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论来推测当时人对《诗经》的看法,他们所定的“无邪”的范围还是相当宽广的。许多斥责统治黑暗、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认为是“无邪”即正当的感情流露。第二,尽管如此,《诗经》毕竟不是一部单纯的诗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项文化积累,又是贵族日常诵习的对象。所以,虽然其中收录了不少民间歌谣,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与社会公认的政治与道德原则相冲突的内容。

希望采纳

3.《诗经》为什么被称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们读到的这些优美的诗句来自于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民间歌谣,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集中反映了西周时期平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国风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是《诗经》中的精华。“雅”是周代统治者在举行重大典礼和朝会时的音乐,其主要功能是宣扬周王朝统治的仁德和对百官平民的教化之功。

“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小雅》中有一些内容诞生于春秋时代政治衰乱时期,因而也有对黑暗现实的揭露与批判,具备一定的思想价值。 “颂”是周代贵族们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内容一般是对祖先和神明的颂扬与赞美,对远古时代的一些历史风貌有所涉及。

在艺术风格上,《诗经》善于运用简朴的语言生动地描摹事物,以朴素 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语言准确、优美,不仅富有形象性,而且多为 四句或六句的对句,读来朗朗上口,很有旋律感和艺术感染力。 《诗经》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对我国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 诗歌艺术的起点,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 重要符号。

4.诗经之首为什么是关雎

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诗经》,其地位是大家公认的。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这首诗应当是人们所熟悉、所了解的。为什么把《关雎》放在《诗经》的第一首?各有其说。

《关雎》这首叙事抒情诗,主要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实际上,《关雎》表现的是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状况。

在古代先哲们的心中,家的观念是社会的细胞,国家一词,从顺序看是国在前家在后,但是,古人的观念是家在前国在后。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

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

……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以及孟子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佐证。

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其起点就是男女婚姻的美满与否。有德有才的君子和温柔贤淑的女子结合。

从这些方面思考,我们古代的先哲在对社会、国家的发展上,把男女组合成美好社会细胞的追求看做最重要的,是令人钦佩的。 另外,我们从历史兴衰的角度再看,殷纣之亡由妲己,周幽之乱起褒姒。

其衅每起自阃闱。历史的教训,先贤不能不思考。

因此《关雎》最为《诗经》第一首,是隐含着先贤治国以及民族优秀发展的期望,其用意值得玩味。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