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楚辞的诗歌有哪些

1. 楚辞的诗歌

楚辞的诗歌

1.诗经,楚辞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发展地位

风(诗经)、骚(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朝的历史叙事诗.也有许多反映人民生活的.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诗经》在后代历来作为启蒙必读必背教材,被历代文人雅士引用和发展,也有其中产生许多名句和俗语.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可以说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2.【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1.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2.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 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

3.搜集诗歌、一首诗经一首楚辞一首汉赋一首汉乐府诗一首建安诗一首魏

诗经: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xiǎn狁yǔn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yōu止. 忧心烈烈,载zài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pìn.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huáng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mǔ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j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fēi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楚辞: 《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汉乐府诗: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建安诗: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北朝民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唐诗: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宋词: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元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明清诗歌: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其二)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关于楚辞的诗歌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脉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渚宫》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渚宫寂莫依古郢,楚地荒茫非故基。

二王台阁已卤莽,何况远问纵横时。

楚王猎罢击灵鼓,猛士操舟张水嬉。

钓鱼不复数鱼鳖,大鼎千石烹蛟螭。

当时郢人架宫殿,意思绝妙般与倕。

飞楼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赵千蛾眉。

临风扬扬意自得,长使宋玉作楚辞。

秦兵西来取钟卢,故宫禾黍秋离离。

千年壮观不可复,今之存者盖已卑。

池空野迥楼阁小,惟有深竹藏狐狸。

台中绛帐谁复见,台下野水浮清漪。

绿窗朱户春画闭,想见深屋弹朱丝。

腐儒亦解爱声色,何用白首谈孔姬。

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无纸风颸颸。

陈公踪迹最未远,七瑞寥落今何之。

百年人事知几变,直恐荒废成空陂。

谁能为我访遗迹,草间应有湘东碑。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