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振振公子

1. 诗经

诗经振

1.诗经中有振的诗句吗

《殷其雷》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麟之趾》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螽斯》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2.古诗里有振的诗句有哪些

1、六月莎鸡振羽

先秦

诗经

《七月》

2、高举振六翮

汉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3、朱华振芬芳

魏晋

阮籍

《咏怀》

4、振衣千仞冈

魏晋

左思

《咏史》

5、酒酣气益振

白居易

《轻肥》

6、城头铁鼓声犹振

王昌龄

《出塞》

7、直北关山金鼓振

杜甫

《秋兴八首》

8、新声玉振

向子諲

《点绛唇·春蕙秋兰》

9、北风振野云平屋

苏庠

《菩萨蛮·北风振野云平屋》

10、传与陪都振鹭行

王安中

《鹧鸪天·茜雾红云捧建章》

11、等闲舞雪振歌尘

朱敦儒

《鹧鸪天·通处灵犀一点真》

12、犹振画梁尘

王之道

《满庭芳·雪霁风温》

13、乐振海门潮

曹勋

《临江仙·连夜阴云开晓景》

14、寰海振淳风

史浩

《满庭芳·玉阙朝回》

15、数百银袍振鹭飞

史浩

《鹧鸪天·晓日曈曨花露稀》

16、振空破地

史浩

《念奴娇·银塘江上》

17、玉振更金声

侯置

《水调歌头·天地孕冲气》

18、云度岩扉风振谷

姚述尧2

《临江仙·云度岩扉风振谷》

19、浩歌声振林杪

管鉴

《念奴娇·登高作赋》

20、振袂早归来

魏了翁

《水调歌头·烟雨敛江色》

21、当年玉振於江表

刘克庄

《贺新郎·何必游嵩少》

22、遐迩振欢声

无名氏

《导引·民康俗阜》

23、箫瑟振和声

无名氏

《导引·元符锡命》

24、玉振复金相

无名氏

《十二时/忆少年》

25、振珩璜、神格至诚

无名氏

《导引·清都未晓》

26、振鹭玉珊珊

无名氏

《六州》

27、自是振振佳公子

无名氏

《贺新郎·路入蓝桥境》

28、声誉振螺川

无名氏

《水调歌头·阿谁煎凤髓》

29、还解振家声

无名氏

《水调歌头·玉琯届良月》

30、明朝早振蓐收权

无名氏

《鹧鸪天·此夕薰风息舜弦》

31、振袂蓬莱阆苑

无名氏

《木兰花慢·本轻清体妙》

32、振水禽山兽

无名氏

《喜迁莺·厌离尘垢》

33、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

先秦

屈原

《渔父·屈原既放》

34、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

陆游

《示儿》

35、晞春振藻

魏晋

曹摅

《答赵景猷》

36、振厥弛维

魏晋

卢谌

《赠刘琨诗二十首 一》

37、露柱振腮摆尾

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

38、颓纲振举是其人

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

39、桃华浪里振修鳞

释正觉

《偈颂二百零五首》

3.带有振字的诗词

《伤辽东战亡》李世民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

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

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

防身岂乏智,殉命有余忠。

《饯王晙巡边》李隆基

振武威荒服,扬文肃远墟。

金坛申将礼,玉节授军符。

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余。

昔时吴会静,今日虏庭虚。

分阃仍推毂,援桴且训车。

风扬旌旆远,雨洗甲兵初。

坐见台阶谧,行闻袄祲除。

檄来虽插羽,箭去亦飞书。

舟楫功须著,盐梅望匪疏。

不应陈七德,欲使化先敷。

《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苏颋

恻矣南邻问,冥然东岱幽。

里閈宁相杵,朝叹忽迁舟。

君心惟伯仲,吾人复款游。

对连时亦早,交喜岁才周。

序发扶阳赠,文因司寇酬。

讵期危露尽,相续逝川流。

卧疾无三吊,居闲有百忧。

振风吟鼓夕,明月照帷秋。

藓驳题诗馆,杨疏奏伎楼。

共将歌笑叹,转为弟兄留。

感物存如梦,观生去若浮。

余非忘情者,雪涕报林丘。

《陇右途中遭非语》员半千

赵有两毛遂,鲁闻二曾参。

慈母犹且惑,况在行路心。

冠冕无丑士,贿赂成知己。

名利我所无,清浊谁见理。

敝服空逢春,缓带不著身。

出游非怀璧,何忧乎忌人。

正须自保爱,振衣出世尘。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卢照邻

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

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

单于拜玉玺,天子按雕戈。

振旅汾川曲,秋风横大歌。

《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卢照邻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

群龙在职,振鹭盈朝。

丰金辉首,佩玉鸣腰。

青蒲翼翼,丹地翘翘。

歌云佐汉,捧日匡尧。

天工人代,邈邈昭昭。

4.《诗经》的赋比兴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国风·周南·关雎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国风·召南·驺虞

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国风·召南·江有汜

比: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国风·卫风·硕人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国风·卫风·淇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鹤鸣

兴: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卷耳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